大家平時買的烤腸都多少錢?
網上生烤腸,低價的每根可低于1元,高價的每根單價甚至高于10元。
線下熟烤腸的價格差異同樣很大,便宜的2元,貴一些的每根10元,最貴的可達20元。
這其中10倍的差價在哪呢?

首先大家要知道:所有商家在宣傳産品的時候,優點會盡可能放大,而對于缺點則是能避就避,避不開就模糊處理。
是以,那些不讓你知道,或者說的模棱兩可的話,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都藏在這裡。
1、搜尋“純肉烤腸”,如果商家不說是什麼肉,那基本就是“雞肉”。
2、如果商家說了豬肉,但沒有标明百分比,那基本雞肉比豬肉多。
3、如果商家沒有明确不添加澱粉和雞鴨雜肉,那這兩樣東西基本都加了。
注:大家辨識雞肉腸和豬肉腸的時候,可以看它切開面。如果裡面的肉是顆粒的,那就是豬肉,如果是纖維狀的就是雞肉。
4、如果肉的占比偏低,隻有七八十,商家又說不加澱粉和雞鴨雜肉,那基本就是注了大量的水以及保水劑了。
注:保水劑就是“三聚磷酸鈉”,很多肉制品都會添加,既能增重,又能讓肉質吃起更加鮮嫩q彈,一舉兩得,之前我們考察的牛肉丸中,很多也會添加。
5、如果商家不說腸衣是天然的,那基本就是人工腸衣。
注:人工腸衣還有個好聽的名字“膠原蛋白腸衣”。
真的有不加肉的“澱粉腸嗎”?
有小夥伴說:“我就愛吃澱粉腸,多一點肉都吃不下!”
這要讓你失望了,至少目前為止,我們還沒遇到過一家廠做烤腸純靠澱粉和蛋白澱粉就能賣出去的。
大家也不要把“香精”想的那麼神奇,香精是可以用來增香,但想把澱粉大變活人,吃出“肉味”還是不可能的,而且加多了還會“拉嗓子”。
按照行業話來說“還是要加點肉,有點肉味的。”隻是肉加的很少,而且也别指望能用什麼好肉,基本都是邊角肉。雞皮,雞肉打碎後混合的。
小夥伴們想要辨識也非常簡單,看烤腸的顔色。
越紅的烤腸,肉越少。
無論是雞肉腸,還是豬肉腸,顔色都是自然的肉色,豬肉因為是紅肉,顔色會偏深,但絕對不會是鮮紅色。
紅曲紅、誘惑紅這些色素都是為了模拟豬肉的顔色,但和真正的豬肉色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為什麼不建議買“含防腐劑”的烤腸?
因為烤腸屬于腌制品,高鹽,高糖都屬于天然的防腐劑。烤腸的鈉含量nrv值基本要達到30%以上,有些離譜點的nrv值甚至要到50%以上,妥妥的吃鹽大戶。
同時,烤腸都是真空灌制,無菌真空包裝,配送都是冷鍊運輸,這種情況下,即便不添加防腐劑,冷凍也能保持12個月。
如果還需要添加亞硝酸鈉的話,差不多是這兩種情況。
一、使用的是冷凍肉。
二、衛生狀況不樂觀。
具體是哪種情況,大家自行判斷。
最後,給大家整理個問題大全,如果商家都能明确的給出答案,那品質方面絕對是很高的。
1、是純肉嗎?
2、是純豬肉嗎?
3、是冷凍肉嗎?
4、是天然腸衣嗎?
5、有防腐劑嗎?
6、有保水劑嗎?
7、有澱粉嗎?
8、有大豆蛋白嗎?
9、有色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