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威故事 | 前凉修築姑臧城

作者:武威文體廣電旅遊

前凉修築姑臧城

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的祁連山下,有一座繁華而富庶的都城。這座都城的形狀特别奇怪,它南北長,東西向兩個方向延伸出兩座小城。遠遠望去,它有頭有尾有翅膀,就好像一隻展翅南飛的大鳥。因為旁邊有蓋臧河流過,來來往往的人們就把這座城叫作“蓋鳥城”或“翅城”。

城裡飛檐鬥拱,雄偉壯麗,别的不說,光城門就修了二十二座,是當時中國都城中城門修得最多的城市。另外還有衆多的樓台觀閣、佛寺塔廟以及稠密的學館、書屋、商鋪和軍營,一座在河西走廊赫赫有名的地标性建築高達十五米的靈鈞台就矗立在城的北邊。人們在這座城裡安居樂業,幸福而滿足。這座城就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前涼國的都城—姑臧,其城址就在今天的甘肅武威市區。

武威故事 | 前凉修築姑臧城

都城的建造在我國曆史悠久,并且早就有了一定的規制。從傳統意義上講,曆朝曆代修建的都城,比如說長安城、洛陽城以及後來的北京城等,都是四四方方的。那麼,前涼國的都城姑臧為什麼會修成一隻飛鳥的形狀呢?這裡邊還有個傳說。

相傳,最早的姑臧城是西漢時期遊牧在武威附近的匈奴人所建,匈奴被漢朝趕走後,移民來的漢族人就居住在了這裡,到了東晉十六國時期,這裡成了前涼國的國都當時中原戰亂不斷,許多漢族的名門大族、老百姓紛紛攜家帶口逃往河西走廊,絡繹不絕的逃難者的到來使姑臧城裡人滿為患,前涼幾代國王除了另修城鎮安置投奔姑臧的群眾外,不得不對姑臧城進行大規模的擴建。

武威故事 | 前凉修築姑臧城

到了前涼第三代國王張駿即位時,他的爺爺張軌、叔叔張茂已經在原來姑臧舊城的南、北兩邊各依着原來的舊城加築了一座新城。這樣一來,南城、舊城、北城由南向北依次排開,姑臧城就被擴建成長方形了張駿即位後,出于經濟發展的需要,準備再次擴建姑臧城。要是按照從前中原都城的樣子修的話,姑臧城應該修成四四方方的,可是這時的姑臧城已經被前涼前面幾代國王給修成長方形了,那到底該怎麼修呢?一時間這成了擺在涼王張駿面前的一個大難題

而就在這個時候,姑臧城的大街小巷裡突然流傳開一首歌謠:“鴻從南來雀不驚,誰謂孤雛尾翅生,高舉六翮鳳凰鳴。”沒來由地突然傳出這種歌謠肯定是有什麼征兆的。涼王張駿聽說後心裡“咯噔”了一下,為什麼呢?原來之前張駿的父親張活着的時候,就有一首詭異的歌謠在姑臧城的小孩子間傳唱:“蛇利炮,蛇利炮,公頭墜地而不覺。”當時因為不知道歌謠唱的是什麼意思,大家聽了以為是娃娃們唱着玩的,也就沒當回事。這時候,從關中來的一個叫劉弘的妖道住在姑臧城南的天梯山裡。他在山洞裡懸挂了一面鑄有紋飾的透光鏡,然後晃動燈火,營造出一種神秘而詭異的幻象,迷惑了不少信衆。張寔的好幾個部下都被他拉攏皈依了此教。信衆多了,劉弘的權力欲望也膨脹起來,竟想取代張寔。一天夜裡受到劉弘洗腦的張寔的兩個部下趁張寔熟睡之際殺了張寔,并砍下張寔的頭,準備向劉弘請功之前城裡流傳的歌謠,這時就有了答案,“公頭墜地而不覺”唱的就是張寔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被人砍掉了腦袋雖然後來包括劉弘在内的一幹人等全部被誅殺,但這首歌謠給包括張駿在内的幾代國王心中都留下了不小的陰影。而現在姑臧城裡突然又流傳開歌謠,那它到底預示着什麼呢?一時之間姑臧城裡的老百姓都議論紛:“這次,涼王家裡不會又有什麼事吧?”

武威故事 | 前凉修築姑臧城

由于奇怪的歌謠,涼王張駿感到不安,修城的事就暫時不提了。直到有一天,姑臧城裡突然來了個白發老翁,他對城裡一個小官說:“這姑臧城啊,頭前有山,東西兩邊有河,可惜北邊都是石頭灘,把這姑臧城的風水給壓住了,是以前面幾代涼王被殺的被殺、絕後的絕後。要是能給它修上兩個翅膀,讓它像隻鳳凰鳥一樣飛起來,這姑臧城和城裡的人就能飛黃騰達了…”說罷飄然而去。小官就把這個白發老翁的話報告給了張駿,張駿一聽感覺好像真是這麼回事。除了他的父親被殺以外,他的叔叔張茂确實因為無後才把王位傳給了他。現在既然修城能夠飛黃騰達,那就先不管那幾句歌謠唱的究竟是什麼意思了。于是張駿即刻召來修城官吏,一番研究後,張駿令人在姑臧舊城的東、西兩側依城牆各擴建一城。就這樣,前涼姑臧城被修成了一隻長着翅膀的大鳥形狀。其中,南城凸出象征鳥頭;中城象征鳥的身體;東西延伸的東苑城與西苑城酷似飛鳥展開的翅膀;北城象征鳥的尾巴。

說來也奇怪,“鳥形”的姑臧城從此就真的“飛黃騰達”了。張駿在位的二十二年裡,前涼國富民強,疆域一度西達今天的新疆帕米爾高原,東面延伸至今天水附近,光統轄郡治就有二十二個。張駿俨然成了一個“西北王”,當時的西域各國紛紛向前涼俯首稱臣。西域的國王們為了讨好張駿,還接連派使臣向前涼進貢火浣布、孔雀、犎牛、大象等奇珍異寶。鄯善國王元孟還向張駿進獻了兩個能歌善舞的鄯善美女。張駿大為高興,專門派人在姑臧城裡修了迎接貴客的賓遐觀,以供鄯善來的美女居住。

武威故事 | 前凉修築姑臧城

後來,有個從長安來的會解谶語的術士來到姑臧朝見張駿。這時,張駿想起之前的歌謠,就向術士詢問那首歌謠的意思。那個術士解了一下,欣然說道:“這裡面的孤雛’說的不就是殿下您嗎?殿下年少時失去父親,就像是失怙的雛鳥。可誰能想到殿下英明卓絕,如今已經成了一隻翻飛于九天、可以放聲長鳴的鳳凰呢!”衆人這才恍然大悟。

國内一片歌舞升平,張駿也就開始了窮奢極欲的享樂生活。除了擴建姑臧城外,他還對城内自己居住的宮殿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南城與中城裡有他的宮殿區,裡面建有規模宏大、壯觀的宮殿建築群。在姑臧城東西兩邊的東苑城和西苑城裡,還專門修建了供張駿和家人們休閑娛樂、打獵的西苑和花園。裡面養着魚鳥百獸,種植着奇花異草,還有從西域進獻來的孔雀、大象等珍奇動物。北城内還建有一個大的花果園,培育着各種名果異花。

武威故事 | 前凉修築姑臧城

要說姑臧城内最豪華氣派的宮殿,莫過于張駿時修建的謙光殿了。根據有關史料記載,謙光殿的外部以中國傳統的帝王專用的黃色裝飾,門窗欄杆上雕刻精美,上面還用黃金、珠翠點綴。整個建築顯得雍容華貴、富麗堂皇。殿門上挂着金絲穿綴的珍珠珠簾,殿内擺放着工藝複雜、可以反射出美麗動人的珍珠般光澤的雲母屏風,地面上鋪放着厚實的西域地毯。謙光殿的四周還修有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四時宮”。四時宮裝修得極為豪華,内部裝飾顔色會随着宮殿外部顔色有所變化。殿裡吃喝玩樂的用品華麗而奢侈,張駿會按照不同的季節選擇不同的宮殿居住。這裡是他冬天取暖、夏日乘涼的首選場所。到了晚年,張駿就不再講究那麼多了,隻是盡興任意遊玩居住。

武威故事 | 前凉修築姑臧城

前涼姑城内繁華的街市,規模宏大的建築,金碧輝煌的宮殿,使得前涼以後的後涼也把這裡選作都城。姑臧成了河西走廊曆史上建都時間最長的城市。武威至今也保留着“五涼古都”的美譽。

來源:涼州文化研究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