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光學研究創始者嚴濟慈:任期僅5年,成中科大最有影響力校長之一中國光學研究創始者‍‍引領中科大再度崛起“名譽”不減當年

說起國内的頂尖高校,自然少不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所幾乎憑借一己之力帶動合肥成為高新技術産業中心的名校,一直都是國内基礎科學研究、尖端技術研發的先鋒。

都說好的大學離不開一名好校長,中科大也是如此。

改革開放之後,已經遷至合肥的中科大,迎來的全新的發展時期。但剛剛來到合肥,外部資源不如北京,加上部分當時與中科大一同遷出北京的高校都陸續遷回北京,中科大内部出現了一些人心浮動的現象。

1980年開始,著名實體學家嚴濟慈出任中科大校長,作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嚴濟慈校長雖然任期隻有5年,但他為中科大做了很多基礎的建設和改革,不僅穩住了人心,更使得中科大快速發展,奠定了中科大日後成為世界名校的基礎。

光學研究創始者嚴濟慈:任期僅5年,成中科大最有影響力校長之一中國光學研究創始者‍‍引領中科大再度崛起“名譽”不減當年

中科大嚴濟慈像

嚴濟慈是近現代著名的實體學家,是中國現代實體學研究工作的創始人之一、中國光學研究和光學儀器研制工作的創始者之一,被譽為是“中國研究水晶壓電效應第一人”,在壓電晶體學、光譜學、大氣實體學和應用光學等領域有重大建樹。

1901年,嚴濟慈出生于浙江省東陽縣一個農村家庭,17歲時以浙江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今南京大學)實體系,畢業後赴法國讀研,并于1927年獲法國國家科學博士學位。

光學研究創始者嚴濟慈:任期僅5年,成中科大最有影響力校長之一中國光學研究創始者‍‍引領中科大再度崛起“名譽”不減當年

嚴濟慈在東陽縣立中學畢業證

學業有成的嚴濟慈并沒有被法國優厚的條件所吸引,而是選擇了回國。新中國成立後,嚴濟慈等實體學家開始得到重視。1955年,嚴濟慈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如今的院士),後任技術科學部主任。

那時候,新中國的建設如火如荼,正需要大量的人才,但是當時國家的科技力量十分薄弱,難以适應國家發展的需要。而中國科學院彙集了全國科學人才,如果能夠利用自身優勢創辦一所專注于尖端技術的新型大學,就能快速培養優秀的科學後備力量。

1958年6月8日,中國科技大學籌備委員會成立,嚴濟慈也是籌備委員會的委員之一。為了使這樣一所大學能夠順利創辦,嚴濟慈等人積極奔走,聯系各個部門,做好了充滿的準備。

同年9月2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正式成立,成為“中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而嚴濟慈則當仁不讓成為中科大教授。

可能那時候就連嚴濟慈也沒有想到,後來他會成為中科大的校長,而且是最有影響力的校長之一。

因為有中科院的“撐腰”,中科大自成立開始就吸引了大批人才,建校第二年就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直到上世紀60年代末,中科大與北京許多高校一起,整體遷出北京。幾經周折後,中科大來到了安徽合肥,從此改變了發展軌迹。

在“文革”這段特殊的曆史時期,中科大的發展也進入十分緩慢的地步,甚至一度交由安徽省主要上司,完全沒有了早些年辦學的“血氣方剛”。改革開放之後,中科大迎來了全新的發展階段。此時,嚴濟慈擔任中科大的副校長,開始籌劃在原北京中科大校址上建立中科大研究所學生院。作為全國第一所研究所學生院,該學院一直得到嚴濟慈等人的大力支援,後來成立後,嚴濟慈親自出任首任院長。中科大也在這時候,開設了全國第一個天才少年班。

時間來到80年代初,國内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教育改革風潮。1980年4月,嚴濟慈開始掌舵中科大,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極大地推進了中科大邁向一流大學的程序。

光學研究創始者嚴濟慈:任期僅5年,成中科大最有影響力校長之一中國光學研究創始者‍‍引領中科大再度崛起“名譽”不減當年

中科大

第一個重大推進是完善中科大的人才培養體系。

1980年7月,嚴濟慈校長在北京主持召開了中科大工作會議,會議确定了培養中科大高水準的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完整體系的培養目标,進而建立了中科大授予三級學位的完整學位體系。

同時,中科大也開始實行學分制,并且在校内實行免修、選修、跳級等措施,使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通過多種方式完成學業;

1985年,中國科大還開辦了不分系科專業的教學改革試點班,設立主輔修制、雙學位制,試行導師制,能夠對成績優異的學生單獨拟定培養計劃。

通過多種措施的改革,中科大的人才培養體系日漸完善,為各級人才的培養創造了堅實的體制基礎。

第二個重大推進是提升了人才培養和科研水準。

中科大從一開始成立就定位為建設世界高水準大學,培養國家需要的頂尖人才。

嚴濟慈擔任校長之後,增設了一些當時急需的新興技術方面的系科、專業,使中科大培養了大批當時國家需要的人才,奔赴到社會所需的各個領域。

學生在學校裡不是隻會停留在課本上,要提升科研水準,就必須多參加科研活動。嚴濟慈鼓勵學生盡早參加學校的科研工作,設立學生科研專項費用,開放部分實驗室供學生使用,鼓勵學生進軍科技前沿。

同時,為了進一步提升學校的教學水準,嚴濟慈積極支援學校與日本東京大學等國外機構的合作交流,選派中青年教師出國培養。5年時間裡,一大批優秀中青年教師出國進修,歸來後成為中科大的教學、科研骨幹。

第三個推進是為中科大争取了大量優質資源。

國家在“七五”期間列舉的重點建設大學名單中,一開始并沒有中科大。1983年12月,嚴濟慈上書中央上司同志,陳述了中科大的資源、實力,使中國科大順利成為“七五”期間國家重點建設的10所大學之一。

同時,他還積極拜訪安徽省、合肥市上司,為新校區的建設争取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援。也是因為學校擴建完成,中科大也終于下定決心留在合肥。

嚴濟慈任職期間,中科大還建立了我國高校中第一個大科學工程——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也開啟了大型實驗室進駐高校的新紀元。

幾年時間裡,中科大各項工作得到迅速恢複和發展,培養出國内第一批博士,人才專業水準高,各領域人才進入投身工作後被能成為各領域的引領着,被譽為“科大現象”。

光學研究創始者嚴濟慈:任期僅5年,成中科大最有影響力校長之一中國光學研究創始者‍‍引領中科大再度崛起“名譽”不減當年

中科大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

1985年,嚴濟慈年事已高,無力再為學校奔走,是以卸任中科大校長,轉而擔任學校的名譽校長。雖然不再主持實際校務管理工作,但他對中科大的關心和支援從來沒有停止過。

1991年12月,中國科大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在舉行國家鑒定和驗收儀式,校方邀請中國科大名譽校長嚴濟慈前來合肥出席儀式。當時嚴濟慈已經91歲,依然頂着寒冬前往,足以看出他對中科大的重視。

如今,嚴濟慈雖然已經離我們而去,但他對實體學的貢獻和對建設中科大所做的努力,都已經永久載入史冊。

光學研究創始者嚴濟慈:任期僅5年,成中科大最有影響力校長之一中國光學研究創始者‍‍引領中科大再度崛起“名譽”不減當年

嚴濟慈出席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驗收儀式

中科大為了紀念嚴濟慈,于2009年與中科院實體研究所聯合創辦了培養高層次實體人才的嚴濟慈實體科技英才班,也就是著名的“嚴濟慈班”。如今,整個班已經成為赫赫有名的頂尖人才培養基地,培養了包括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研發團隊最年輕成員鄧宇皓、“石墨烯神童”曹原等。

2012年5月,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許可,一顆國際永久編号第10611号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嚴濟慈星”。

如今的中科大,“千生一院士,八百碩博生”,20年不擴招,堅持小規模、高品質辦學,是享譽中外的研究型大學。相信中科大繼續努力,很快能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告慰嚴老,也為中國現代教育樹立值得學習的榜樣。

參考資料

方黑虎(中國科大檔案館副館長):《溫暖人物 | 嚴濟慈:中國科大是我的掌上明珠》

光明網:《【科技名家】嚴濟慈:一生追尋科學之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