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異性相吸是因為種族繁殖,同性相吸才是愛情?
科學家們從超過1500個物種中觀察到了同性之間的性行為,并對其中500種物種的同性性行為進行了充分的記錄,發現裡面不僅有短暫的性關系,也有長期的夥伴關系。
比如美洲野牛,公牛們每年就隻等交配期的時候和母牛交配一次,剩下的時間,一般就是和其他公牛玩。還有灰雁,經常就是兩隻公灰雁 “一生一世一對鳥”,從一而終、特别地恩愛。
求知欲旺盛的朋友可能會好奇,在交配過程中,動物是如何決定誰是攻受呢?
雌雄同體,即在一個生物體中雌、雄性狀都明顯的現象。雌雄同體是指動物同時具有具有兩性腺體。
那雌雄同體的動物又該怎麼繁衍後代呢?
比如有一種生活在熱帶的小魚,叫黑色石斑魚。
每天日落之前的一兩個小時,他們開始發情,在礁石旁邊遊來遊去地找對象。一旦找到以後,他們就會開始輪流扮演雌性和雄性的角色,這一次我排出了精子,那麼接下來我就排出卵子,通過體外受精來繁殖,不争不搶、不吵不鬧,特别和諧。
蛞蝓俗稱鼻涕蟲,是一種軟體動物,外表看起來像沒殼的蝸牛,與部分蝸牛組成有肺目。
蛞蝓
鼻涕蟲雌雄同體,在交配的時候,會先找到另一隻鼻涕蟲,約好一起到樹上去,然後一起分泌粘液,再把身體互相纏繞在一起。
就在這命懸一線的時候,這兩隻鼻涕蟲就會把自己的雄性生殖器亮出來,然後把尖端碰在一起,交換彼此的精液。通過體外受精,來達到生命大和諧。
藻類海蛞蝓/海羊-袖珍小羊
海蛞蝓不是蛞蝓,又稱海麒麟。海蛞蝓是軟體動物家族中的一個特殊的成員。是無殼蝸牛,也是海螺的親戚,身上的貝殼和呼吸腮都已經退化消失。它們的貝殼已經退化為内殼。
海蛞蝓也是一種雌雄同體的生物,海底栖息,體裸露,雌雄兩個生殖孔間有卵精溝相連。身上就會有一個丁丁,一個陰道,交配的時候得互相打配合。但是他們照樣不争不搶,而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同時進行。
又名“海兔”
不過有的海蛞蝓,在交配的時候,會互相把對方一針爆頭!主要是這種海蛞蝓的丁丁長得太奇怪了,頂端是分岔的。其中要進入對方陰道的那一頭又粗又鈍,這才是用來輸送精子的主要工具。另一頭又尖又細,傷害不大。
有的海蛞蝓在交配時喜歡“多人運動”。做海洋勘察的人就經常在海底發現幾十個海蛞蝓疊在一起,你連着我、我連着他,密密麻麻地堆成一座小塔。
正是連鎖交尾的海蛞蝓
但是,雖然很多雌雄同體的生物在交配過程中是不用打起來的,但是這不代表就沒有打起來的。比如說扁蟲。
這種扁形動物,外表看起來就像一條手絹,扁扁的,五顔六色,有着好看的大花邊。但是它們交配起來,兇殘指數爆表,必須得先好好地打上一架!
扁蟲平時就和花蝴蝶似的,扁扁地貼在水底扭啊扭、飄啊飄,看起來優哉遊哉,但是,一碰到對面有合适的戰鬥對象,它們就會把自己的身體豎立起來。
這兩隻扁蟲豎立身體,可不是為了比身高,而是為了亮出腹部的白色丁丁,這是他們一會兒要用到的重要武器。接下來,它們就要和對方貼身搏鬥,開始拼刺刀了。隻見它們一邊刺向對方,一邊靈活地閃避,你進我退,你退我進……
如同擊劍比賽,隻不過它們争的可不是金牌,而是雄性的地位。誰先刺破對方的表皮,快速地把精子注射進去,誰就赢了。而輸了的那個呢,被刺疼了不說,還得乖乖當妹子,懷胎生娃。
如果棋逢對手了,這場特殊的擊劍比賽,一般得打一個小時呢。要是過了很久都沒分出個勝負,它們就會停戰,收起丁丁,就此别過。不過更常見的情況是,對戰雙方都會被刺中,最後兩邊都得生孩子。
扁蟲互相拼刺刀,至少還是明着來的,成王敗寇、願賭服輸、坦坦蕩蕩。可另一種生物,蝸牛,卻是暗地裡捅刀子。
蝸牛在交配的時候,雙方都是會受精的,按理來說機會均等,沒什麼好争的。可是問題就出在,蝸牛有一個特殊的殺精體質。超過99%的精子,在進入蝸牛體内以後,馬上就會丢了小命。
因為蝸牛體内有個器官叫交配囊。它會分泌出一種酶,把精子給溶解掉。為什麼蝸牛要有這樣的體質,它們不想繁衍後代?
恰恰相反。科學家們猜測,蝸牛的這種體質,是為了讓接受精子的一方有更多的選擇權,把不喜歡的精子毀掉,讓基因最好的蝸牛來當孩子他爸。
這種避孕機制也是有漏洞的。每隻蝸牛都是雌雄同體,對方有什麼手段,自己都一清二楚。是以,蝸牛們還進化出了一支“丘比特之箭”,在交配的時候偷偷地射向對方。
這個箭頭上帶有一種粘液,會讓交配囊的管道肌肉收縮,讓裡面的酶不好流出來。這樣一來,自己的精子存活率變大。
不僅如此,科學家還發現,有些種類的蝸牛在中了這個丘比特之箭以後,産卵量就變少了,壽命也短了。
是以,蝸牛在射箭的同時,也會避免自己被對方的箭射到。别看兩隻蝸牛交配的時候,看起來親親熱熱的,實際上各有各的鬼心思,實在是塑膠夫妻情。
編輯|涼山
排版|涼山
路上讀書:全球名校博士30分鐘精讀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