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小說裡面頗有點劍走偏鋒而受到一部分人抵死鐘愛的《掌中之物》,其實由原著劇情改編的劇集早在2018年就已經開拍。但由于種種原因,該劇一直處于封存狀态,遲遲沒有與觀衆見面。直到2020年11月,《掌中之物》改名為《陽光之下》,宣告稽核成功之後,才再次浮出水面。
是以,這次沒有啥前期宣傳就突然釋放出來,也就是相當于直接空降!

《陽光之下》的原著小說《掌中之物》擁有龐大的書迷群體,男主角傅慎行因為其邪魅的人格,和冠絕的外貌在“紙片人”界的呼聲也是相當的高。
這部原著小說,是典型的用犯罪内容包裹下的虐戀亞文化。整個劇情既有犯罪故事,又有虐戀亞文化,尤其是作為主線的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感情故事,就是在這種虐戀關系當中,展現了控制和反控制的一種生存和戀愛方式的可能性。
小說講述的并不是像普通偶像劇一樣俊男美女談戀愛的故事,甚至于,男女主之間的感情,都類似于一種情感和現實生活裡的一種報複行為——女主把男主送進監獄,男主用女主的親人夫妻朋友威脅她、逼她打掉自己的孩子,且毫無愧意,一手把她拖進地獄,兩人之間除了報複就是複仇。
就人設而言,是因為男主傅慎行很反正常的并不是個正面角色,而是個無惡不作的大反派,他借着愛的名義從身體和心靈上綁架一個不愛他的無辜女性。這樣離經叛道的基礎設定,在看慣了四平八穩的男女愛情題材裡,覺得與衆不同,才開始追捧。
但是實質上,就文學水準和故事構架能力,把《掌中之物》放到虐戀亞文化的小說題材内容當中,它不過是一部極為普通的作品。隻不過因為我們的文化環境限制了讀者的閱讀視野,使得思想單純的孩子們因為從未見過,是以覺得稀奇古怪、驚為天人。
改編版的電視劇《陽光之下》由蔡文靜、劉凱、彭冠英領銜主演,王勁松、嶽旸、李東恒、馬藜、李硯、多布傑、馮雷、薩日娜、孫之鴻聯合主演。
從《掌中之物》改名為《陽光之下》後,該劇的尺度小了很多不說,就連男女主角都改名換姓,傅慎行改為封潇聲,何妍改為柯瑩。許多網友不滿,認為改的名字不僅土還讓人沒有代入感了。但觀衆的一件一般都是被無視的,是以,原本大衆所期待的傅慎行永遠也不會出現了。
電視劇前兩集的劇情其實很簡單,從原著裡的單線,變成了兩條線索交織的雙線性叙事——
第一條線是女主柯滢。
開篇劇情就是一位名為申世傑的亡命之徒在逃亡路上帶着2個手下搶劫了開車路過的柯滢,在柯滢的抵死反抗之下,申世傑和一個手下受傷,另一個手下被車撞的傷勢過重,幹脆不治身亡,這件事也讓申世傑與柯滢結下了最初的沖突。
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申世傑與封氏集團的總裁封潇聲互換身份,用7個月的時間整容成封潇聲的模樣,最後還殺死他并成功頂替了他的位置,一手造成了申世傑已經墜崖身亡的假象。
改頭換面的封潇聲再次出現在柯滢的世界裡,逐漸成為了柯滢人生的噩夢。
故事進行到這裡,基本上能夠與小說中的情節一一對應,隻不過或許是編劇考慮到了觀衆的觀看體驗,或許是為了埋伏筆,更或許是為了應付稽核尺度,故意删減了一些大尺度的戲份,讓劇情在事态上相對變得緩和。
而第二條線索,來自原著裡相當于龍套的表面上送餐員、快遞小哥,實際上是警方卧底的小武。而且,在前幾集的劇情裡,小武确實是以一個卧底的面目,遊走在事态裡的——最先仗義幫着哥們兒要賭賬,時而虛張聲勢,時而故作慫貨,編劇确實給了很大的展示空間和時長,而且按照劇方的演員表排名來看,小武的展現時長就注定他會是《陽光之下》的主角,他會以卧底的身份和柯滢一起揭開封潇聲的神秘面紗并且會配合相關部門将他繩之以法。
為了規避原著《掌中之物》内容裡面太多亞文化圈文化可能受到的稽核和一般觀衆的道德困境,編劇加重了刑偵這條線,使得《陽光之下》的故事,更加接近一部傳統的懸疑刑偵類型劇,而非原著的虐戀罪案劇。
可問題在于,《掌中之物》最受觀衆喜愛的部分就是其中的虐戀,一旦剝除了這個受争議的點,就原著的文學和情節建構水準,它真的連一般的懸疑刑偵題材的水準都夠嗆!
為此,編劇在充實原著劇本的過程裡下了大功夫——為了給原本陰暗的主題增加正能量方向的底蘊,還在劇情裡添加了女性意識崛起的政治正确方面的軟性攻略,用“女主柯滢在遭遇重重危機并且不被身邊人所信任的情況下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捍衛心中的正義,
在此過程中還要與惡魔做鬥争的艱苦曆程”,來提升整體核心的正面效應,然後加上一個“以普通人的視角和惡勢力周旋的設定也是此前播出的影視劇中很少能夠看到的”貼近現實觀衆的“接地氣”的叙事角度,期待更加拉近觀衆距離,增加觀衆對于劇情的代入感。
可,大家都懂的——因為制作和播放平台的一貫尿性,本來可以弄出商戰、刑偵、懸疑大戲的《陽光之下》,在執行過程裡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題材的進一步提升!
首先一點,整體品質不高,制作粗制濫造,像普法單元劇。
可能是迎合刑偵題材不能太追求視覺效果的稽核條件吧,《陽光之下》整體的質感追求寫實派的用光和拍攝手法。于是,剝除了觀衆看習慣了的柔光美白大磨皮視覺效果,整體感覺清冷,就連一向美美哒的演員們,顔值都平白掉落了一個層級!
而且因為這種布光和色調的原因,在取景方面,使得很多在劇情裡來自底層的景觀在陰暗的色調下面,更加晦暗破敗,整體質感會介乎于現實和特效之間,觀感會有一定的折扣。而進一步延伸開來,演員的狀态和服裝,會形成和自然景觀不太符合實際邏輯的差異,進一步擴大一種粗制濫造的視覺弊端。
其次,剪輯和推進沒有章法,顯得整體事态混亂而駁雜!
開篇集的叙事很散,第一集很想一股腦兒的把所有人物全部介紹出來,于是,柯滢出車禍遇見申世傑,兩個人的基本沖突建構,然後,警方關于申世傑團夥的追蹤到看似申世傑跳崖自盡的結果,整個案件推進得飛快,但是整個過程裡又缺乏統籌,整個過程極端混亂,
剪輯師用了三條線索的不斷剪斷和拼接,來建構最初的基本建構,在順向的介紹柯滢和申世傑兩條線的時候,完全讓觀衆抓不住主線,而且還要強行把小武的線索添加進來,是以,相當于短時間裡集合了柯滢、申世傑、小武、刑警隊四方面的主觀視覺,把一件簡單的事情弄得紛繁複雜,結果叙事清晰度卻大打折扣。
前期建構夠快,但後續跟進絕對會放緩,一旦節奏被打破,整個劇情,可能會被觀衆從邏輯上開始審視,而有時候這樣的審視,是緻命的!
其三,後續感情建構很難推進。
《陽光之下》在改名之後,核心很明确,用刑偵懸疑的手法,把這個故事改出“邪不勝正”,柔弱的女性最後打敗傷害自己的壞人取得事件最終勝利的正面向的主旨,而這樣改,有一個必須讓劇情能夠說服觀衆的道德困境——柯滢其實記得申世傑的眼神,而後面她如何合情合理的發展出和封潇聲的感情聯系,并且淩駕于這種感情聯系回歸道德正道,這需要一個足夠強大的現實理由。
劇情在建構一個龐大的局面,封潇聲有着龐大的經濟實力,他所掌控的集團公司在整個城市的經濟和政治方面都有着龐大的影響力。編劇在營造一種申世傑利用封潇聲的一切,威脅到整個城市的平安與穩定的局勢,但是,作為一個獨立的職業女性角色,出身中底層的柯滢如何走上封潇聲那種城市頂端的層級,除了婚姻,别無他法。
于是,柯滢還是得通過去和一個自己痛恨的人締結婚姻來實作劇情的推進,然後,兩個并不愛彼此的人在婚姻裡互相搏殺,加上小武在外圍各種活動,以及必然會加入事态的柯滢家族的種種問題……得,這部劇注定要演成标配版的豪門婚姻問題引出的普法欄目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