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本效益一流的流媒體解碼器——AURALiC VEGA G1

作者:高保真音響
成本效益一流的流媒體解碼器——AURALiC VEGA G1
成本效益一流的流媒體解碼器——AURALiC VEGA G1

vega g1定位

我個人最早接觸auralic(聲韻)的産品應該是在2015年左右,當時因為工作關系,有一台vega解碼器長期駐紮《高保真音響》雜志的聽音室,在很長一段時間成為了我們撰寫評測文章的參考器材。

據auralic創始人王總介紹,vega應該是全球獲獎最多(沒有之一)的音頻解碼器産品,不但是聲韻打響品牌的産品,更是銷量最高的産品型号。通過實際使用,我們确實也感受到了這款機器優良的做工和出色的聲音品質,在當年兩萬元價位段,算得上是非常全面的一款解碼器産品。

成本效益一流的流媒體解碼器——AURALiC VEGA G1

vega

彼時的auralic,雖然重點産品是解碼器和流媒體播放器,但耳機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産品也口碑不錯,産品線還是非常豐富的,但随後廠家根據自身情況和市場回報逐漸調整了産品政策,将研發重點更加集中在解碼器、流媒體播放器這兩個産品品類上,而2018年陸續推出的g2系列旗艦産品,更是震撼了音頻界,這一包含了數字流媒體播放器、解碼器、超級時鐘、升頻器的超級四件套數字音源,不僅在外觀設計上具有颠覆性,在技術理念和設計上世界領先,更以自家的lighting link作為核心接口協定,可以說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數位新品,定義了中國數字音頻産品所能達到的新高度。

成本效益一流的流媒體解碼器——AURALiC VEGA G1

vega g2

但g2這套旗艦級産品也擁有着旗艦級别的售價,全套超過17萬人民币的售價也讓很多發燒友望而卻步,好在在今年年初,在經過适度簡化後,auralic推出了最新的aries g1和vega g1,無論從理念、技術還是做工都源自旗艦系列,單件售價卻隻有兩萬餘元,這樣一來,無疑更加凸顯了g1系列的成本效益,更加适合既追求高品質聲音還原、人性化操控和預算不是那麼充足的發燒友的需要。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一款來自數字音頻大廠auralic最新出品的進階流媒體解碼器新品——vega g1。

vega g1與g2異同

auralic廠方對vega g1的官方産品定位是“streaming dac”,即“流媒體解碼器”,可見雖然配備了耳放和前級等一體機必備的功能,但廠方更着意突出“流媒體播放”和“解碼”這兩個重要功能,這也是和市面其他同級産品的重要差別,但筆者以 vega g1的功能來看,說它是一款“一體機”也許更全面。

成本效益一流的流媒體解碼器——AURALiC VEGA G1

vega g1

vega g1從設計理念到技術再到做工,無疑不是源資源旗艦的vega g2系列,衆多應用在旗艦系列産品上的用料與技術也都下放至g1系列:從外觀和材質來說,g1由g2的挖鋁機箱改為鋁材拼接機箱,在音量/操控旋鈕的材質和配色上有所差別,且從模拟音量控制改為數字音量電位器;vega g1取消了模拟輸入,更強調它是一台純粹的“數字音源”;耳放的素質優秀,但推力較小;取消了auralic獨家的lighting link和外接時鐘接口,如果您不是auralic的超級粉絲,未來也沒有添加外置時鐘的需求,其實這個功能縮減影響并不大,而且這其實也更加符合vega g1的定位。

成本效益一流的流媒體解碼器——AURALiC VEGA G1

vega g1内部

在相同點方面,g1沿用了g2從ess公司定制的解碼晶片,最高可支援到dsd512與pcm 32bit/384k高格式數字音源,同時也可支援目前市面上各種格式的數字音頻;g1還沿用了從初代aries播放器就采用的tesla g1流媒體播放平台和lighting ds作業系統,可以說,auralic就是做數字音樂播放器起家的,在數播的軟體平台開發方面具有絕對的技術優勢和豐富的經驗,相信每一位實際使用過auralic數播的玩家都會感歎——這才是當下最好用的數播控制平台;當年vega高精度的82飛秒級時鐘概念剛一面市,可謂賺足眼球,音效也是有口皆碑,但需要長時間預熱才能進入狀态實在讓人不爽,随着技術的發展,如今的g1不但将時鐘配置提升至雙72飛秒級别,更可以達到開機即可進入最佳狀态;源自尼夫8078調音台電路的orfeo甲類輸出子產品提供了更具音樂感的模拟信号輸出;雖然内部隔離度方面g1略遜于g2,但依然提供了控制電路與音頻電路分離的雙路線性電源,保證了聲音的純淨度。

如此看來,g1沿承了旗艦g2系列的衆多先進技術與理念,雖然在個别頂尖配置方面有所缺失,但其實對于絕大多數使用者的需求來說還是足夠的,成本效益非常突出。關于g1和g2的具體異同,台灣my hiend論壇站長mr.leo yeh曾撰文詳細介紹過,本文也借該文中的一張圖對二者進行說明,這樣更加直覺,在此緻謝。

成本效益一流的流媒體解碼器——AURALiC VEGA G1

vega g1之流媒體播放

對于筆者個人而言,其實平時的數字音樂來源主要有兩個:網絡下載下傳和正版CD光牒抓軌。但其實随着近些年網絡建設的發達和流媒體平台的迅猛發展,筆者上下班或者出街,主要也是依托于網易雲這類的流媒體平台進行音樂欣賞了。但目前國内擁有高清數字音樂的流媒體平台尚不成熟,更多的發燒友都願意選擇類似qobuz、tidal這樣的擁有高清音樂資源的流媒體平台,隻是這些流媒體平台的伺服器都在國外,在國内使用往往會影響一些速度,這取決于多方面因素,并不是廠家和玩家所能決定的。

成本效益一流的流媒體解碼器——AURALiC VEGA G1

觀察vega g1的輸入端口設定其實很耐人尋味,該機的數字輸入端口隻配備了:網線、aes、同軸、光纖、usb-a,而該機也無法内置硬碟。這說明了什麼呢?這說明auralic廠方強調vega g1這款産品所能接收的數字信号除了來自轉盤(aes、同軸、光纖)、電腦(usb-a)和流媒體/nas(網線)外,是無法外接硬碟(usb-b/c)的,且該機沒有配備wifi功能。我認為這一方面是廠方希望凸顯vega g1流媒體播放的特色功能,另一方面也是要跟自家其他産品在功能上進行差異化,避免同門相殺。

筆者并不算是資深的骨灰級數位流播放器玩家,本次試用期間借用了朋友 qobuz賬号具體把玩了幾天,得到一些具體的感受,與大家分享:

1.很多朋友擔心的類似qobuz這種伺服器在國外的流媒體平台,在國内使用是否會卡頓的問題。從實際體驗來說,個别時候,在選曲、翻頁、搜尋響應等方面确實不如國内軟體快,但并不影響播放,不會導緻播放的卡頓。

成本效益一流的流媒體解碼器——AURALiC VEGA G1

2.qobuz流媒體平台的音樂品質令筆者驚訝,這裡不僅有衆多最新釋出的高格式數字音樂專輯,而且很多經典唱片的資源從格式上來看也要超過普通cd 16bit/44.1khz的标準,很多都能夠達到24bit/96khz甚至更高。

這裡要強調一下,高清格式的數字音樂,也就是常說的“hires”格式音樂,從聽感上來說, 絕對不是高頻尖銳意味着“細節多”,低頻“動次打次”意味着“延伸好”,相反,高格式音頻所帶來的好處是音樂的細節更加豐富,音樂的線條感更加柔順、耐聽,極高頻和極低頻的延伸更加從容自然,而不會刻意強調或者突出,這樣的聽感更加類似于模拟音源,但更加清澈、透明。

成本效益一流的流媒體解碼器——AURALiC VEGA G1

3. 内置了qobuz、tidal的lighting ds操控軟體我感覺是一款功能全面,操控非常人性化的音樂控制軟體。對于像我這樣平時不怎麼玩數位流播放器的人來說,隻需要跟着軟體的提示一步步走,很快就能完成機器和軟體的設定,在短時間應用後就很容易上手了,無論是檢視、檢索唱片還是檢視相關資訊都非常友善,通過任意的蘋果裝置就可以完全控制,不需要再對g1進行操控了。

vega g1之音效表現

談vega g1的音效可能會稍顯複雜,筆者分别在兩套系統中對vega g1進行了多種功能的測試和把玩,從耳機到有源音箱,再到頂級的hi-end系統,相信能夠比較全面地考驗vega g1真實的實力了。

成本效益一流的流媒體解碼器——AURALiC VEGA G1

桌面系統

筆者之前的桌面音頻系統構成主要是曠世cas 192d旗艦解碼+cma800r雙耳放驅動audeze lcd-x,外置音箱為adam artist5。這套系統聲音解析度、聲音中正平衡不偏不倚,一直是我個人的參考系統,擁有很不錯的素質。本次把玩vega g1期間,我将曠世旗艦系統的任務交給了vega g1,分别驅動耳機和有源音箱,得到一些感受。

1. 漆黑的背景

得益于優秀的屏蔽、電源設計,vega g1的音樂背景相當幹淨、漆黑,說白了就是信噪比非常出色。減少了不必要的噪聲後,帶來了更加純淨的音樂體驗,無論是較為安靜的輕音樂還是動态強烈的流行音樂,仿佛音樂中各種元素的對比度都更加明顯了,人聲與樂器的分離度也更加出色。

2.細膩的表達

vega g1的聲音總體而言走的是精緻細膩的路線,并非上來就擺開陣勢要把聽衆給吓住,在不疾不徐、面面俱到的細節表現之下,展現出了精緻而細膩的音樂畫面,線條也較為柔順自然,令人久聽不累。

3. 耳機口表現

采用6.3mm單端耳機接口的vega g1在耳機的驅動控制力方面,如果相比雙功放平衡模式的cma 800r确實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不過這個耳放功能對于g1來說本來就算是個“添頭白送”的功能,現在能夠把lcd-x驅動得有模有樣,也算是意料之外了。建議廠家以後可以将雙6.3mm單端耳機口改進為6.3+xlr模式,這樣适用性無疑會更好。

4. 搭配有源音箱

在搭配adam artist5過程中,vega g1依然展現出了非常良好的聲音素質,既保持了豐沛的資訊量和精緻細膩的音樂風格,同時在動态對比和頻段延伸方面也有着非常不錯的表現,在正常音量下,無論是對于音樂甚至是電影音效都能夠有非常富有臨場感的重制。

成本效益一流的流媒體解碼器——AURALiC VEGA G1

hi-end系統

随後,筆者為了深度挖掘vega g1的表現,來到了聲韻在北京的經銷商之一“鑫星光音響”,在一套百萬級的頂級hi-end系統中試玩了vega g1,相信很能夠說明其聲音素質了。

該套頂級系統的組成為:柏林之聲069旗艦分體cd播放系統;077旗艦分體前級;909旗艦立體聲後級;德國動能athos 10進階同軸号角音箱系統;配套線材為柏林之聲、atlas和敏力的旗艦産品。

成本效益一流的流媒體解碼器——AURALiC VEGA G1

實話說,讓售價兩萬餘元的vega g1正面“碰撞”售價二十餘萬的柏林之聲069旗艦cd播放系統,這樣的玩法其實是很不公平,甚至是“荒謬”的,一般人也不會這麼玩。我們之是以要這樣玩,是為了完全排除外部影響因素,測試vega g1真實的實力。在正式對比試聽之前,我們其實已經有了心理預期,與這套旗艦級的cd系統相比,vega g1有差距是必然的,隻是很好奇究竟能有多大的差距。

成本效益一流的流媒體解碼器——AURALiC VEGA G1

試聽時,vega g1通過同軸數字線接入柏林之聲069,069隻擔任轉盤的角色,我們關閉了g1機内的前級音量控制功能,作為純解碼器使用。下面簡單談一下音效表現。

1. 資訊量方面,雖然g1相比069的原始解碼在資訊量和細節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損失,但依然保留了絕大多數的音樂細節,無論是樂器的微弱顫音、堂音殘響還是人聲的尾音,都能夠給予完整的保留和呈現。

2. 在極高和極低頻的延伸與動态方面,g1依然能夠做到面面俱到,展現出了非常寬闊的頻段還原和高動态表現,與069的差距在于極高頻的亮色和超低頻的沖擊力和完整度方面。

3. 在音樂整體風格方面,g1保證了中正平衡、不偏不倚,展現出了比較典型的聲韻調聲風格。這一點與柏林之聲有所不同,069自身的解碼在高速、透明的基礎之上,還多了一份晶瑩剔透的“貴氣”。

總體而言,相比這套二十多萬的超級cd系統,售價隻有零頭的vega g1卻展現出了不遑多讓的表現,細節重制完整、頻段延伸自然,聲音舒展大氣、平衡自然,雖然在聲音的“貴氣”和“音樂感”方面略遜一籌,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通過此次對比,也讓我們再一次印證了一個觀點,就是在音響系統組成中,如果想要提升10%的音效表現,可能要花費10倍甚至更多的金錢代價。

總結

通過本次在不同的系統中實地把玩auralic最新出品的vega g1流媒體解碼器,也讓筆者對聲韻這款新品有了比較直覺和深入的認識。

這款vega g1設計具有突破性,流媒體播放功能與市面上絕大多數純解碼器産品有明顯的差異化,而且流媒體播放功能絕非擺設,在操控便利性、音質保真度、相容寬容度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解碼功能無論是在桌面小型系統還是在大型hifi系統中都能夠撐得住場面,擁有高解析度細節還原和平衡中正的聲音表現,是該機的核心價值所在,不過最好搭配獨立的前級或者耳放才能釋放出最原本的實力;其優異的外形設計和箱體做工讓該機有别于聲韻傳統的機型,凸顯進階感。

沒有平衡式耳機接口、不能外接硬碟、沒有wifi等設計一方面是基于g1自身定位,另一方面也是要與自家其他産品保持差異化,算是小小的遺憾,發燒友在選擇過程中可自己斟酌。

總體而言,arualic這款vega g1還是一款非常全面的流媒體解碼器産品,非常适合進階但不想折騰的數位音頻玩家,性能價格比一流。

成本效益一流的流媒體解碼器——AURALiC VEGA G1

《高保真音響》

微信公衆号 : highfidelity

新浪微網誌:@高保真音響雜志

加入發燒交流群

商務合作、投稿、活動

添加小編微信:1880107654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