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MQA對比DXD、DSD、CD音質體驗報告 矩聲X-Sabre Pro解碼器MQA功能體驗報告「Soomal」

前不久,我們補了一篇遲到的關于mqa編碼技術的說明文[doc]link=00007886[/doc],回憶一下,mqa是master quality authenticated縮寫。mqa格式的音樂檔案以1/16左右cd規格pcm檔案大小,可授權最終實作24bit/352.8khz的播放品質。我們今天通過矩聲matrix audio的旗艦解碼器x-sabre pro,來看看如此大比例壓縮下的mqa音質到底如何?

技術回顧與音樂折紙理論

首先要感謝matrix audio将剛剛搞定的x-sabre pro解碼器送于我們體驗mqa,他們也是剛剛拿到mqa官方認證不久,也是在上一篇mqa發稿之後,我們和matrix audio聊過此事,沒想到他們效率很高,這麼快就完成了最終的調試。mqa認證需要向官方提出申請,在産品固件上需要有相關軟體設計,最後放能通過認證。x-sabre pro大家應該沒有忘記吧?之前soomal寫過測評,确實擁有萬元級解碼器的實力,而且外觀做工堪稱一絕,大家可以回顧一下當時的拆解和測評。[doc]link=00007215[/doc][doc]link=00007232[/doc]

在體驗開始之前,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mqa的特點,并且大概說明一下mqa官方習慣所說的音樂折紙理論[music origami]。首先來看一下我們當時做的一張各種常見格式碼率的圖檔,當然似乎這個不太直覺,再來看一張2l唱片公司免費下載下傳曲目檔案大小。是不是已經比較清楚?

MQA對比DXD、DSD、CD音質體驗報告 矩聲X-Sabre Pro解碼器MQA功能體驗報告「Soomal」

常見音頻格式不同規格下碼率對比-對比mqa編碼大小

MQA對比DXD、DSD、CD音質體驗報告 矩聲X-Sabre Pro解碼器MQA功能體驗報告「Soomal」

挪威2l唱片公司免費試音曲下載下傳-檔案規格大小直覺對比

mqa的檔案在認證解碼硬體裝置上可以播放24bit/352.8khz或384khz規格的音樂,但它的檔案大小要比cd所用的16bit/44.1khz的檔案還稍小10%。mqa使用flac檔案封裝,它的音樂折紙理論很好的解釋了它的由低向高的相容性。第一,mqa檔案可以是一個普通的flac,可以在任何支援普通flac的軟體下還原,如果軟體音樂播放器不支援mqa,那麼此時它就是一個普通的24bit/44.1khz或48khz的檔案。這就是折紙中的a級展開。

MQA對比DXD、DSD、CD音質體驗報告 矩聲X-Sabre Pro解碼器MQA功能體驗報告「Soomal」

mqa 音樂折紙理論-a級展開-無授權軟硬體

MQA對比DXD、DSD、CD音質體驗報告 矩聲X-Sabre Pro解碼器MQA功能體驗報告「Soomal」

mqa 音樂折紙理論-b級展開mqa core-無授權硬體有授權播放軟體

MQA對比DXD、DSD、CD音質體驗報告 矩聲X-Sabre Pro解碼器MQA功能體驗報告「Soomal」

mqa 音樂折紙理論-c級展開-全解碼狀态

第二,mqa core,即圖中示意的b部分内容被解碼,此時仍然不需要硬體部分的認證,但需要支援mqa的軟體播放器。例如macos下的audirvana plus 3.0以後版本,此時mqa的檔案會被解碼為24bit 88.2khz或96khz的檔案播放,當然,也需要硬體dac部分能支援到這個規格。

第三,full decoder,即圖中abc全部展開。此時需要第二類要求的播放器支援外,還需要外接的硬體裝置通過mqa的認證,目前支援mqa的裝置之前有安橋的dp-x1播放器、索尼zx300、a45播放器、ifi的idsd bl聲霸卡,當然,它們的聲音素質肯定比今天的矩聲x-sabre pro差很遠。

最後,mqa還有renderer,renderer和上面三步解碼相反,應該也可以被認為是encoder,但畢竟mqa不是嚴格意義的編碼,是以叫做renderer,官方英文說明比較含糊,大概意思是用于老舊裝置的數字通道無法支援96khz以上傳輸時,對更高規格原檔案進行render為mqa,這樣就友善後端的mqa各級解碼。

我們認為mqa官方這套音樂折紙理論從圖形和概念上比較好的解釋了它的相容性和分三個階段需要做的軟硬體适配與授權。但這個折紙和a、b、c類資訊的展示圖檔和真正實作的原理沒有邏輯上的對應關系,如何實作的有損壓縮mqa不會談到,這是實作檔案尺寸大小的核心技術。而真正實作好音質的邏輯,也不是播放出20khz、40khz甚至80khz以上資訊,重要的是它保留了dxd錄音室母帶狀态時的采樣率不變。對于delta-sigma型的adc、dac來說尤為重要,具體可參考我們之前的文章。

主觀聽感:mqa對決無損dxd和dsd等

<b>測試環境準備</b>

下面進入到主觀體驗部分。目前大家要體驗到mqa,當然需要上面談到的幾款硬體裝置,當然隻有ifi的idsd bl和x-sabre pro是usb dac,以上索尼和安橋播放器雖然支援usb模式,但在usb dac模式下是不支援mqa的,僅在播放器模式下支援mqa。如果要體驗外接解碼器帶來的mqa效果,windows下播放軟體不知,macos下可以使用audirvana plus最新版本,這個軟體售價似乎49美元。

MQA對比DXD、DSD、CD音質體驗報告 矩聲X-Sabre Pro解碼器MQA功能體驗報告「Soomal」

矩聲 matrix audio x-sabre pro 外置解碼器

MQA對比DXD、DSD、CD音質體驗報告 矩聲X-Sabre Pro解碼器MQA功能體驗報告「Soomal」

apple 蘋果 macbook pro 13[2016版] 筆記本電腦

音樂節目内容,mqa其實是相當少,幾乎隻有挪威的2l公司大力的支援。tidal流媒體上有一些mqa内容,而索尼hi-res在中國的銷售管道也有mqa内容購買,但也幾乎全部是2l公司的作品。2l.no官方網站也提供了不少全格式試音曲免費下載下傳,包括mqa,也包括沒有mqa的384khz或352.8khz,還有dsd/64/128/256等。2l官方網站下載下傳速度感人,有時候隻有不到20kb每秒,最好的辦法是用百度網盤離線下載下傳,由于這些免費内容早在網盤上有了緩存,是以都可以秒完成。

MQA對比DXD、DSD、CD音質體驗報告 矩聲X-Sabre Pro解碼器MQA功能體驗報告「Soomal」

audirvana下 mqa 全解碼狀态-右側表示檔案規格,左側表示正在運作的狀态

MQA對比DXD、DSD、CD音質體驗報告 矩聲X-Sabre Pro解碼器MQA功能體驗報告「Soomal」

audirvana下 mqa core解碼狀态-右側表示檔案規格,左側表示正在運作的狀态

如圖,我們在索尼的hi-res音樂商店買了幾首mqa的音樂,另外也去下載下傳了幾套2l上免費對比的音樂。對比的格式,我們會選擇同一首音樂的16bit/44.1khz、24bit/352.8khz[沒有mqa]、dsd各種規格、24bit/96khz與mqa來進行對比。從鑒别mqa是不是能夠挑戰dsd或者無損352.8khz dxd的角度,我們使用stax sr009的耳機套裝和我們高端大氣土炮配新德克a600功放做參考,避免airpulse a100數字功放a/d的影響,當然我們也用a100去聽了。從鑒别mqa是不是太好以至于普通裝置聽不出來差别的角度,我們直接用macbook pro的耳機輸出,外接小耳塞來試聽。我們可以用macos系統直接播放flac,這樣就是最低采樣率。我們還可以用audirvana去播放,那就是第二級展開的mqa,由于macbook pro不支援88.2khz采樣率,軟體會以96khz來播放。另外,這種情況也出現在airpulse的a300、a100上。下面我們進入主觀體驗環節。

MQA對比DXD、DSD、CD音質體驗報告 矩聲X-Sabre Pro解碼器MQA功能體驗報告「Soomal」

mqa試音曲在audirvana 手機遙控器上截圖

MQA對比DXD、DSD、CD音質體驗報告 矩聲X-Sabre Pro解碼器MQA功能體驗報告「Soomal」

試音曲在audirvana 手機遙控器上截圖-注意-352.8khz原始dxd規格,非mqa

大家應該知道2l出過一張《the nordic sound》的藍光高清音樂唱片,它用blu-ray作為存儲載體,内置音樂均為24bit/96khz的flac,這是2l比較早期的一張精選集,彙集了當年2l多張唱片中的精選曲目,注意,是一張精選集。我們此次對比選用其中的第二首莫紮特的《sonata for 2 pianos in dmajor》,這首音樂摘選自《mozrt/grieg vol.ii:dena piano duo》一張雙鋼琴的唱片。我們為什麼要說這麼清楚?因為我們專門購買了這張專輯的mqa版本。既然要對比,我們要保證出處一緻。這首曲目和這張專輯都無免費。另外,還用了精選集中第15首,海頓的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 in d major no.5》,比較幸運的是這首是2l免費試音曲,同時可以下載下傳到dsd各種規格以及dxd和mqa版本。

MQA對比DXD、DSD、CD音質體驗報告 矩聲X-Sabre Pro解碼器MQA功能體驗報告「Soomal」
MQA對比DXD、DSD、CD音質體驗報告 矩聲X-Sabre Pro解碼器MQA功能體驗報告「Soomal」

試音曲在audirvana 手機遙控器上截圖-注意-cd規格

另外免費的還有《arnesen: magnificat 4. et misericordia (cd-resolution)》,《frank bridge variations: 4. romance》,我們購買的還有《quiet winter night - an acoustic jazz project》。2l的錄音作品中,尤其是規格非常全,最高規格dxd錄音的制品,幾乎沒有大編制很大動态的作品。是以我們看到大多數試音曲古典音樂以弦樂四重奏,鋼琴小提琴奏鳴曲等為主,其他的則是挪威北歐風格的一些新爵士、輕音樂、當地民族音樂,和非常厲害的合唱錄音。

<b>mqa全解碼對比dxd、dsd</b>

首先,我們要驗證mqa這套技術到底有沒有所說的那麼好,以mqa對應的24bit/352.8khz的flac為例,它的檔案尺寸是mqa的7-8倍!而這對比的還是已經壓縮了50%以上的flac。mqa相比原始的dxd pcm檔案,尺寸隻有原來的1/16左右,它的音質還能不能達标?

從主觀聽感來看,有的比較奇怪,每一首音樂其實還不一定差别就完全一樣。例如在精選集中出現的莫紮特雙鋼琴,與mqa版本相比差别挺大。經過其他幾首試音曲對比,我們懷疑是不是2l後來又重新做過後期?或者說對于鋼琴、中頻厚實,動态相對較大的音樂來說mqa全解碼狀态真的比24bit/96khz的flac好很多?确實如此。在這首音樂下,mqa的表現動态明顯更好,聲音紮實穩健,明顯更為有力。聲音差別很容易區分。

不過其他幾首如弦樂四重奏、爵士輕音樂《quiet winter night》、美聲女聲的肯定沒有鋼琴這麼明顯。

MQA對比DXD、DSD、CD音質體驗報告 矩聲X-Sabre Pro解碼器MQA功能體驗報告「Soomal」
MQA對比DXD、DSD、CD音質體驗報告 矩聲X-Sabre Pro解碼器MQA功能體驗報告「Soomal」
MQA對比DXD、DSD、CD音質體驗報告 矩聲X-Sabre Pro解碼器MQA功能體驗報告「Soomal」

<b>相比cd音質:</b>我們知道,2l的錄音品質和後期處理都是相當高品質的,是以即便是你聽到了最普通的16bit/44.1khz的2l的試音曲,也要比平時聽到的流行音樂甚至一些發燒碟的水準高出不少。而mqa在完全解碼狀态,能做到比cd規格音質更好是比較輕松的,主要鑒别方法是去聽聲音的通透程度和層次的幹淨程度。但對于一些聽不出flac比進階mp3好的人來說,我推測能鑒賞mqa甚至dsd的能力估計更差。是以,不能保證100%的人能欣賞得來。但總體來說,我們認為這種差别還是容易鑒别的。

<b>相比無損dxd音質:</b>mqa是有損的352.8khz,而dxd就是原始的無損352.8khz,這個對比是真正驗證mqa成色的時候。比較高興的是,經過非常仔細的對比,我們認為這種差别微乎其微,小到什麼程度?應該比換根交流電輸入線的差别還要小的多。當然,如果有dsd作為參考,你會發現mqa和原始無損dxd在中高頻動态比較大的時候,mqa的動态會偏弱。例如表現在海頓弦樂四重奏小提琴強勁有力之處動态不夠。但是對于美聲女聲輕聲去唱,很幹淨清淡的小提琴等表現差别真的極小。而在低頻部分沒有聽出差别。

<b>相比dsd的音質:</b>我們上段說用dsd參考,什麼意思?如果我們認為這首音樂dsd的狀态是最佳的,它就是應該擁有這樣級别的大動态和聲音密度,那麼就是無損dxd比mqa更好。因為dsd在x-sabre pro下,無論數字濾波器做什麼類型設定,它的聲音都要比pcm下動态更好,高頻密度更好,解析力更好,聲音相對稍硬。這個差别很大,大到什麼程度?大到極其容易差別的程度。但從欣賞音樂角度,我們認為x-sabre pro下dsd的表現并不見得比pcm下dxd或mqa的好,dsd下聲音還是稍偏硬了一點。但最終是因為這套硬體系統導緻的dsd和mqa差别呢?還是dsd本身就是應該和pcm、mqa有如此差别呢?真的不好判斷,也不可能做理想狀态的驗證。

<b>mqa非授權低端環境對比</b>上面這部分我們是用盡可能好的硬體,以及支援mqa完全解碼的硬體來驗證mqa的音質是不是足夠好。而現在這部分,我們是用最低的配置來驗證mqa在不太好的硬體,甚至不支援mqa的軟硬體的情況下音質能被制約到什麼程度。

<b>完全無mqa特性對比:</b>即在系統裡使用不支援mqa的軟體播放mqa檔案,但此時它也是一個24bit采樣精度的flac,雖然采樣率為44.1khz或48khz。和它對比的是原始的cd規格即16bit/44.1khz的檔案。可以清楚的聽出,mqa的水準還是更好一些。

<b>展開core級的mqa:</b>用audirvana播放器,配合支援88.2khz或96khz的解碼器、聲霸卡,就可以實作mqa core級别解碼,這個硬體不需要通過mqa官方認證。從實際聽感來看,如果隻使用macbook pro内置聲霸卡播放,也可以達到96khz,聽感相比完全不支援系統播放,提升比較有限,尤其是用筆記本聲霸卡直接輸出,差別更是極小。不過,可以用樂之邦monitor 09等其他解碼器來聽,還是可以感受到聲音層次和通透感有所加強。但估計一般沒什麼興趣的木耳已經很難鑒别這種差異了。

當然,今天在入門環節就沒有mqa全解碼了。不過在過幾天索尼a45播放器測評中,我們想辦法進行一下對比[a45 mqa播放似乎沒有任何螢幕訓示,是以測評不一定能成功]。

<b>音質對比小結:</b>這裡進行一下mqa音質方面的總結。第一,mqa以1/16左右檔案大小,幾乎可以實作原始24bit/352.8khz檔案的音質,隻有極為輕微的差别。第二,全解碼的mqa相比24bit/96khz在大動态表現上,仍然有相對明顯的優勢。第三,mqa比cd規格檔案小10%左右的體積可以達到明顯好于cd的音質,即便在無解碼,core解碼的半mqa無額外認證的環境下也可以實作。是以,mqa在全解碼狀态下表現是名副其實的出色,甚至有些超出預期。

<b>總結</b>

mqa在2014年由英國meridian audio提出,其實也是由他們的工程師bob stuart提出,它比較獨特的檔案壓縮理念和最終效果對于縮小高精度音頻檔案尺寸大小非常有用,但我們相信這種理念是和現有dac/adc工作模式相關的,并不适用于視訊或其他領域。三級解碼的相容性其實在非認證情況下也提供了比原有非壓縮格式更好的音質,但相比ape、flac已經可以做到50%以上的平均壓縮率來說,在普通解碼模式下mqa檔案還是要比flac大一倍。但隻要軟體端支援mqa core解碼,它的檔案大小優勢和音質優勢就展現出來了。至于能夠實作全解碼的硬體認證,音質表現和檔案大小從技術上說都相當驚人,但普及程度還太弱。

mqa的關鍵點集中在檔案大小與授權兩個方面。mqa設計之初是為了迎合全球數字化音樂的流媒體化,檔案尺寸更小便于網際網路傳播和便攜裝置播放,而且如果一旦得到mqa認證,音質級别确實很高。但至今除了索尼安橋播放器共三款外,還有lg v30+和已經黃了的安卓之父的essential phone支援,影響力極小,推廣相當不利。

而授權問題更是麻煩。如果這是一套免費的技術,不敢說它一同流媒體音樂市場,但在發燒友中迅速幹掉ape、flac成為最流行的格式應該很快可以實作。但由于從音樂内容本身就需要授權,是以mqa的音樂内容極少,放在廣大音樂市場支援mqa的音樂幾乎相當于零。而即便是第二級的core解碼,軟體播放器授權推廣也不利,市場佔有率也近乎為零。至于終極的全解碼,能有x-sabre pro這樣旗艦加入,幫助展示mqa确實有實力,在現階段比什麼手機支援更管用。但未來,mqa肯定還是瞄準的流媒體音樂市場。

從技術角度來看mqa做的已經足夠出色,而從應用、内容角度來說目前來看還是受限于授權制度,讓技術優勢難有突破機會。按現在流行的說法,mqa技術沒有問題,更需要的是改變自己的格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