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際網路之父:人類資訊或丢失,進入數字黑暗時代

網際網路之父:人類資訊或丢失,進入數字黑暗時代

騰訊科技訊 2月15日,被稱為“網際網路之父”的谷歌(微網誌)副總裁維特瑟夫(vintcerf)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表示,他很擔心由于軟體和硬體的淘汰,人類儲存在網際網路上的一切資訊可能丢失,人類可能進入一個“數字黑暗時代”。

曆史上的“黑暗時代”,指的是中世紀早期的西歐曆史,随着羅馬帝國的衰落,西歐進入一個所謂的黑暗時代,因為大部份的羅馬文明在這段期間受到破壞,并且被其他文化所取代。

網際網路之父:人類資訊或丢失,進入數字黑暗時代

瑟夫是網際網路資料傳輸協定的締造者之一,是公認的“網際網路之父”(之一),他目前在谷歌擔任副總裁職務。近日,他在美國矽谷的聖何塞參加了了一個大型科學會議,在接受采訪時,他做出了上述的表态。

瑟夫表示,他擔心今天儲存在計算機和網際網路上的圖檔、文檔、檔案将丢失,在進入一個“數字黑暗時代”後,未來一代的人們可能根本沒有有關21世紀的曆史記錄。

而瑟夫目前在谷歌的工作,也和這一問題有關,即如何能夠永久儲存人類資訊和資料。

瑟夫表示,人類生活、人類的記憶(包括珍貴的家庭照片)越來越多以數字資訊的方式被存儲,或在電腦硬碟中,或是在網際網路的雲中。不過伴随着數字技術的大舉更新,這些資訊存在損失的風險。

瑟夫指出,人們已經經曆過類似的危機。比如過去建立的辦公文檔或者幻燈片,由于辦公軟體更新并且沒有考慮向後相容,已經無法讀取。

瑟夫指出,即使今天人類積累了海量的資訊,但是有朝一日,人們可能根本沒有充分了解這些資訊和資料。

瑟夫本人目前正在積極呼籲人們認證儲存今天存在的軟體和硬體,就好象現實中的博物館一樣,不過這種儲存是數字形式的,可以儲存在網際網路雲端。

這樣,人類的子孫後代,可以通過網際網路上儲存的軟體、硬體和資訊,繼續通路上一代的集體“記憶”。

瑟夫表示,防止“數字黑暗時代”出現的一個解決方案,就是對今天的作業系統、應用軟體和資訊内容進行類似x光機的“拍照”,并記錄是用“哪一台x光機”儲存的,并将這些“x光照片”永久儲存。

瑟夫表示,通過上述的儲存系統存儲的軟硬體以及資訊,應該以完全透明的方式進行存儲,這些資訊可以從谷歌的雲中轉移到其他公司的雲中,或是轉移到人們使用的計算機中。

瑟夫說:“最重要的是,在移動這些比特資訊時,不同的裝置能夠對資料進行正确的拆包,并且能夠正确進行分析和解釋。這樣的目标,可以通過描述的标準化來實作。”

瑟夫儲存軟體、硬體和資訊的理念,類似于一個“數字牛皮紙”計劃,以便對曆史記憶進行封存。據報道,一些學者和機構,也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并且展開概念性研究,研究者當中包括了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mahadevsatyanarayanan。

瑟夫表示,一些解決方案雖然還不夠完美,但是已經證明了主要的概念還是可行的。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5-02-16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v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