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人如何總結馬雲的成功原因

作為一個英語老師和網際網路創業者,馬雲于15年前在他的杭州老家創辦了阿裡巴巴。9月19日,一次美國史上乃至是世界史上最大的ipo,馬雲從此問鼎中國首富。

市值2500多億美金的線上電商阿裡已經接近了沃爾瑪,并且超過了amazon和ebay的市值之和。

然而這隻是一個開始,阿裡計劃在美國和歐洲迅速擴張,迄今阿裡已經投入了接近10億美金在美國的一堆創業公司身上,包括uber,lyft,shoprunner,fanatics,tango 及 kabam。

當下有抱負的創業者以及商界領袖都應該學習一下這位英語老師,他是如何拼湊起一堆朋友以及6萬美金,并将其轉化為巨額的财富和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的。這個問題無疑會被各個商學院反複研究。

學好英語,走遍天下都不怕。意識到英語的重要性之後,馬雲騎着他的車出沒在飯店旁邊,遇到老外之後就帶他們在杭州轉,并借此學習和練習英語。他的創業激情在很多方面和孫正義類似并最終打動了他,孫正義出身貧寒,帶着他的夢想來到美國矽谷并且在uc伯克利畢業,随後創辦了軟銀。作為軟銀和sprint的主席,孫現在是日本首富。

他有視野和助力。馬雲很早就看到了網際網路在基于大量人口的商業上的巨大潛力。他和他的妻子帶着17個朋友湊了6萬美金開始創業。這次合夥是公司架構的基礎并且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這種文化帶動團隊合作、減少繁文缛節并且促進了公司的長遠發展。

要幹就要幹大的,不然就回家。如果當年阿裡成立的時候衆籌已經存在,我想馬雲也不會用它。他不是一個隻是想玩玩的小玩家,相反,他和他的朋友拼上了一切,并最終拿到了500萬美金的天使投資,2000年的時候又拿到了軟銀2000萬美金,5年後拿到了雅虎的10億美金,2011年的時候拿到了silver lake partners以及dst global的16億美金。這才是大玩家的玩法。

大的問題中潛伏着大的機遇。過去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缺乏對大量小商人來說一直是一個難以克服的問題,阿裡巴巴解決了這個問題。如今中國電子商務的80%都是在阿裡系上完成的,去年2480億美金的交易額是亞馬遜的兩倍有餘。

革新來自于思考和行動與衆不同的個體。最近大家都在讨論改變世界、創造巨額财富,但是真正能做到的是那些特立獨行擁有颠覆性想法的人,他們擁有非凡的視野和激情來投入偉大事業。破壞性創新總是來源于那些打破現狀、想要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的個體。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也要從他們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和amazon以及ebay類似,阿裡巴巴是一個國際電商公司,但他們的相似點也就僅此而已。阿裡巴巴自己并沒有庫存、也不自己去賣商品,它以中間人的角色從大商戶那裡收取年費和傭金,從小商戶那裡收取廣告費,最終成了這個星球上規模最大、最能賺錢的商業模式。

公司名字裡面有什麼?比你想象的要少。apple、facebook、google、microsoft、uber、one kings lane、fanatics、starbucks、whole foods,這些名字和品牌有什麼共同點呢?當然找不到。它們有的是連接配接詞或者合成詞,其他一些是常見的詞和短語,甚至有一個是水果。事實上,隻有公司為客戶做了什麼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公司名字或者個人品牌,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馬雲坐在san francisco的一家咖啡店裡思考“阿裡巴巴”和“阿裡巴巴與四十大盜”串音的問題,“芝麻開門”,然後打開了數不清的财富之門,這引起來他為中國廣大中小商戶打開網際網路之門的共鳴。現在你知道了他是如何實作他的夢想的。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4-10-30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