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除了貓和狗以外,有很多其他動物也成為了受歡迎的寵物。而且為了迎合人們的喜愛,有些寵物的名字跟它們本身的物種是不一樣的,比如荷蘭豬其實不是豬而是一種鼠類(豚鼠),六角恐龍也不是恐龍而是一種蝾螈(墨西哥鈍口螈)。今天,我們要說的也是這樣一種“名不副實”的動物,它的名字叫龍貓。

由于龍貓在國内也相當受歡迎,想必大家對它們也都有一定的了解了,比如龍貓并不是貓,而是一種鼠類,生物學上的名字叫毛絲鼠。毛絲鼠分為兩種,一種是短尾毛絲鼠,一種是長尾毛絲鼠,現在寵物界的毛絲鼠幾乎都是長尾毛絲鼠。
龍貓這個名字是宮崎駿老爺子家喻戶曉的動畫電影《龍貓》上映以後,由港台的毛絲鼠飼養者們把這個名字帶到大陸的。由于龍貓的日語發音是totoro,是以它們有時也被音譯為豆豆龍。成年的龍貓相信大家都見過很多萌萌的照片和視訊了,今天我們主要看看龍貓寶寶有多可愛!
可能在大家印象中,齧齒目(鼠類)的繁殖能力是很可怕的,但龍貓恰恰是個例外。平時比較常見的家鼠隻需要懷孕20天左右,一次能生十多隻。而龍貓的孕期長達111天,也就是将近4個月,每次隻能生一到兩個寶寶。明明是以繁殖速度快聞名的鼠類動物,孕期比貓和狗都要長!
孕期長所帶來的一個特點就是,龍貓寶寶會在媽媽的肚子裡發育得更久,是以它們一出生就是毛絨絨的,也可以睜開眼睛,這跟其他鼠類都不同。下面這張照片是出生第二天的龍貓寶寶,可以看到它的毛毛已經不短了。
這個時候的龍貓寶寶是最乖的,不會像大龍貓那樣彈來彈去,托在手裡就是一隻乖巧的活體暖手寶!小尾巴也很可愛。
龍貓是陸地哺乳動物中毛發最密集的動物之一,摸上去柔軟又濃密,是以它們小時候是毛球,長大了就是彈力毛球。
龍貓在野外是群居動物,每個族群的成員有14到200隻不等,這樣既能保持社會互動性,又能明确分工防止天敵來襲。但是野生龍貓現在已經不多見了,它們曾經經曆過殖民者的大肆捕殺,以用來擷取皮毛制成衣帽貿易到歐美地區。
1996年,兩種龍貓(長尾毛絲鼠和短尾毛絲鼠)還都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無危名單上,到了2006年再次統計的時候就被列入了“瀕危(en)”,而到了2008年,野生龍貓的瀕危等級達到了“極危(cr)”。直到最近幾年龍貓原産國的保護措施收到了不錯的效果,野生龍貓于2016年又回到了“瀕危”的名單上。
但就算是從極危變成了瀕危,野生龍貓的數量還是非常少的,希望有朝一日龍貓的野生種群也能發展壯大,而不隻是在寵物界欣欣向榮。
好了好了,沉重的話題就到此為止啦,重新回到萌萌的龍貓寶寶上!這毛絨絨的背影殺傷力真的很大啊有沒有,不光是天鵝絨一樣質感的身體,這小刷子一樣的尾巴也超級吸引眼球哎,真的很想輕輕揪一揪。
龍貓吃東西的時候跟倉鼠和松鼠差不多,會用小爪子捧着吃的,然後小嘴巴吧唧吧唧的啃,長長的胡須也會跟着一起顫動。
作為一隻标準的吃貨,當然是可以在任何情況下都以吃為最重要的事情,哪怕是躺在主人手裡也要先把手裡的好吃的啃完,再考慮下一步要不要跑路。
被撓臉撓到快睡着的龍貓寶寶,這蓬松的毛毛手感肯定沒得說,好羨慕,快放開它讓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