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劉瑩瑩:打破慣性意識 建立曆史思維

作者:作業幫直播課

劉瑩瑩,作業幫直播課高中曆史明星主講,公立校任教期間多次獲得優秀教師稱号,大型考試聯合出題人,授課風格通俗易懂,善于化繁為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代表之一。

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劉瑩瑩:打破慣性意識 建立曆史思維

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劉瑩瑩:打破慣性意識 建立曆史思維

新課改下的曆史思維

我們經常在新聞上看到"新課改"、"新課标"、"新教材",很多人搞不明白其中差别。所謂"新課改",指的是考試政策,比如有些地區安排兩次測試,選擇分數較高的錄入總成績。"新課标"與"新教材"是針對具體學什麼内容。"新課标"下現行很多教材,比如人教版、蘇教版等等,其中2017年秋季開學采用教育部重新組織編寫的三科教材(國文、曆史、道德與法制),同時之前人教版、粵教版、蘇教版等不再使用,這個稱為"新教材"。

此次"新教材"對曆史學科改動很大,也影響到未來教學和考試方向變化。首都師範大學曆史學院趙亞夫教授在讨論"學校曆史教育的困惑與問題解決"時提出,曆史學習需要利用過去人們的信仰、決策與困境等不同情境和感受,來激發并鼓勵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在曆史探究中引起對現實問題的思考,進而建立過去與現在的聯系。

作為公立校的補充,劉瑩瑩的曆史課已經先人一步進行調整和改變。

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劉瑩瑩:打破慣性意識 建立曆史思維

高中曆史究竟要學什麼

回顧高中曆史教材幾次較大調整,從時間線到子產品化,再由子產品化調整回時間脈絡。"孩子們必須清楚,同一個時期,中國是什麼情況,其他各國發展情況,再根據大環境分析題目,得出結論。"

劉瑩瑩進一步解釋,以現行通用(非"新教材")人教版為例,高一曆史必修1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族潮流》設計了8節課,分别是鴉片戰争、太平天國運動、甲午戰争八國聯軍侵華、辛亥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國共十年對峙、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兩次鴉片戰争、甲午、八國聯軍侵華,緊接着講辛亥革命,容易讓同學們産生一種時間錯亂,覺得八國侵華以後,馬上就辛亥革命了,但其實清政府經曆了一段新政改革期。"教材梳理了近代中國反侵略的幾大戰争,但在第一次鴉片戰争之後,清政府并不是一味被動挨打,中間十年時間,他們努力掙紮,嘗試過自救運動。"是以在講課的時候,我們會做很多補充,把後面要學的知識點往前提。"

教材每次調整,最大變化是時間脈絡與知識子產品孰先孰後。如果側重在知識子產品,對時間線薄弱的學生們來說,會産生慣性意識。适量調整教材順序,在講課時梳理曆史發展順序,補充知識點,打破孩子們慣性意識,是劉瑩瑩老師一直在做的事情。

解決了時間脈絡和知識邏輯,高中曆史學習真正難點是什麼?高二升高三,考試題目開始接近聯考難度,很多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是以然",上課聽得明白,一考試,去選"背過"的原話也許還是錯誤答案。比如下面這個題目,課本講西方社會政治制度确立,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争統一德意志地區,建立了一個相對專制的政體,且軍國主義盛行。是以同學們很容易去選擇課本出現過的内容,比如a或者c選項,但是對題目詳細分析之後,正确答案是b。

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劉瑩瑩:打破慣性意識 建立曆史思維

"我們課上不會講基礎内容,而是深挖教材更深層次的細節。"劉瑩瑩老師的曆史課,從高一開始,就按照聯考難度标準給學生擴充知識點。高中三年,曆史學科是一年半學新知識,一年半聯考複習。劉瑩瑩老師帶着學生在同步課上梳理時間脈絡,擴充教材深度,争取在進入聯考一輪複習之前,解決慣性思維問題,建立曆史思維。

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劉瑩瑩:打破慣性意識 建立曆史思維

小衆學科老師和她的學生們

從公立校到作業幫直播課,劉瑩瑩老師能清楚感受到學生的變化。

"曆史輔導課相較于數學、英語,是屬于比較小衆的學科"劉瑩瑩老師說,選擇小衆學科的孩子們更有自己想法。"他們會同我交流,老師我希望聯考達到多少分,我對未來設想如何,現階段我的問題是什麼,您能幫我解決什麼,等等。"

劉瑩瑩出身書香世家,父母都是老師,現在自己也是老師,她非常明白做一個老師的責任。"你不知道課上哪句話,可以讓他徹底聽明白,也不知道某句話,是否會傷害到他,我覺得老師最大壓力源于此,你無心一句話,對學生影響很大。"面對"新聯考",孩子們心裡很慌。但是,"有瑩姐在啊!"

目前作業幫直播課高中曆史課并沒有根據"新教材"進行重新設計。劉瑩瑩解釋其中有兩方面原因,第一是目前"新教材"還不完整,教學邏輯和課程安排沒有完全确定下來;第二是作業幫直播課現在開講的高中曆史内容,作為公立校的補充,對考試重點難點的把握很精準,甚至覆寫面更廣。

"也許我們做不到面面俱到,但我一定會為他們負責。"在課上把主要方向給到學生們,整個邏輯是這樣,按照這個邏輯串聯知識點,無論是"新課标"還是"新聯考",萬變不離其宗,就是曆史思維的培養。高中所有結論性内容,在學術範疇都可以舉例推翻。她一直和學生強調,現在大家所學的内容隻針對高中階段,一切服務于聯考。

很多人認為曆史是研究過去,但其實它更像是一種解釋學,對同一件事,當時、十年、百年、千年會有不同的主流認識、邊緣認識,千年後并不一定比當時更接近真相或背離真相。這種多元化的叙述,有助于幫助人活躍思路,形成獨立認知,而非人雲亦雲。

"如果我的學生今後有幸從事曆史研究,希望他們能感受曆史最大的魅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