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資料搗毀“老鼠倉”

大資料搗毀“老鼠倉”

随着監管機構發力,公募基金行業最大一波“老鼠倉”即将現形。

近期彙豐晉信、華寶興業、華夏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被卷入“老鼠倉”醜聞之中。5月9日,證監會通報了光大保德信紅利基金原基金經理錢某(錢鈞)、嘉實基金、上投摩根基金原基金經理歐某(歐寶林)以及平安資管原投資管理人員張某(張治民)涉嫌内幕交易案件。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證監會将根據案件查處情況陸續通報有關典型案件。而更多的消息顯示,監管層嚴打“老鼠倉”的風暴,正從公募向保險、信托等整個資管行業蔓延。

多家基金涉案

基金經理涉嫌“老鼠倉”傳聞極少是空穴來風。近期中槍的基金經理包括彙豐晉信鐘小婧、華寶興業牟旭東、華夏基金羅澤萍,還有海富通的4位基金經理。除了鐘小婧因有上海證監局的處罰算是闆上釘釘,上述三家基金公司均以“不知情”或者“是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搪塞記者的疑問。

彙豐晉信80後基金經理鐘小婧被譽為“最二”基金經理。鐘小婧買入成交金額達300多萬元,但累計的結果卻為虧損8.45萬元。日前鐘小婧被上海證監局取消基金從業資格,并處以20萬元罰款。

這是近期上海基金圈所傳多起“老鼠倉”事件首次官方處罰。

上海證監局官網5月5日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2009年7月20日到2012年1月3日,鐘小婧在擔任彙豐晉信平穩增利基金基金經理及備崗期間,根據公司授權獲得彙豐晉信管理的11隻股票型基金、混合基金投資品種資訊的查詢權,登陸彙豐晉信投資管理交易系統查詢相關基金的委托、成交流水,使用自己證券賬戶以及其具有部分控制權的張某證券賬戶,同步于或者略晚于彙豐晉信各基金買入同一公司股票,共交易股票12隻。

鐘小婧被罰或許意味着監管層“捕鼠”行動将進一步更新。接近監管層的消息人士表示,對證券市場内幕交易行為、基金經理“老鼠倉”行為,會裡一向是嚴格執法、“零容忍”,這是一個持續的日常性工作,絕不隻是一次捕鼠行動。證監會此前官方證明,今年1月28日離職的中郵基金厲建超已于去年年末立案調查,而去年年末離職的彙添富基金蘇競涉及買入金額高達7.4億元之多。

除了鐘小婧,海富通基金公司原基金經理黃春雨、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原基金經理歐寶林和華寶興業基金公司原基金經理牟旭東,均被傳已涉“老鼠倉”被立案調查。随着監管層打擊“老鼠倉”力度的更新,北京的基金公司亦未能幸免。

據媒體報道,華夏基金也有兩名基金經理被帶走調查,包括“最會賺錢的5大女基金經理”之一的羅澤萍。與此同時,海富通基金五位不久前剛離任基金經理也傳出因涉嫌“老鼠倉”被調查。

公募基金經理辭職潮

據悉,此次調查涉及案件和協助調查人數有50人之多,除了公募基金經理、基金研究員,還包括其他資管公司,比如保險、信托和私募。除了基金圈  遭遇地震之外,亦傳平安資管、中國人壽和太平人壽三家險資公司也因“老鼠倉”被調查。而且,監管層本輪對于資本市場的查處,不隻局限于“老鼠倉”。包括内幕交易、利益輸送等資本市場的違法行為,監管層也加大了查處力度。此外,新股發行中的利益鍊也将被納入重點偵查範圍。或許不完全是巧合,上述被傳“老鼠倉”的基金經理,全部于事發之前離職,基金公司也悄無聲息地釋出離職換人公告。

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前4個月,基金高管、基金經理的離職數量已逼近去年全年的人數。截至4月9日,今年已有114名基金經理離任,而去年同期,離任基金經理僅63人,去年全年離任基金經理為140位。接近監管層的人暗示,近期的查處風暴,是基金經理離職潮主要原因。據悉,監管部門目前有一份涉嫌“老鼠倉”的大名單,涉及多家基金公司,其中不乏大型基金。而近期查處的鐘小婧以及牟旭東,都是因多年前的舊賬被揪出水面。除了離開公募領域,出國移民也成為部分基金經理避難的去處。據《财經》報道,被曝遭調查的華夏基金經理羅澤萍或已不在國内,而另一家基金公司高管也因涉嫌“老鼠倉”之後,下落不明,據說,人已出境。對此,監管機構稽查系統人士對記者表示,媒體的報道與過分關注也是導緻嫌疑人外逃的原因之一。另據記者了解,實際上,相對于其他資管公司,公募基金對于基金經理的控制已經算是金融機構裡比較嚴苛的。比如,交易時間上交手機、基金經理的辦公電腦也會受到嚴格監控。有些基金公司甚至還會要求基金經理上交護照。不過,這麼多的基金經理因“老鼠倉”被立案也從側面證明,基金公司的内部風控失察,基本上是形同虛設。業内人士建議,證監會在查處的同時,還應該加強對基金公司内部監察體系的完善。

監管層“大資料”發力

證監會稽查技術手段更新也為打擊“老鼠倉”提供了有力技術保障。據記者了解,涉嫌老鼠倉大名單是基于交易所監測到的異常賬戶形成的。交易所通過先進的大資料大監測系統,發現疑點之後将做相關分析和比對,确認異常的直接向證監會有關部門通報,證監會稽查總隊或派出機構稽查部門則介入調查。

博時基金公司的馬樂“老鼠倉”就是源于大資料提供的資訊現形。此次被查“老鼠倉”的牟旭東,也是因為老鼠倉賬戶與其管理産品的投資标的高度重合,在獲利報酬輾轉至其本人賬戶時,偵查部門才正式着手調查此案。據接近監管層的消息人士稱,現在大資料監控已經相當敏感,和基金産品持倉重合度較高的賬戶都在被密切監控,一旦發現問題,就可正式立案調查。

目前滬深兩大交易所對“老鼠倉”等交易行為建立了專項核查和定期報告制度,交易所可以實作實時監控機制、專項核查機制、關聯監控機制、智能化監控機制四位一體的監控體系。借助網際網路的搜尋技術,“大資料”可以将基金經理所提供的所有親屬賬戶納入監控,并對與這些賬戶同時或一定時間上先後買入或賣出的賬戶進行監控,圈定特定賬戶是否存在利用未公開資訊交易的行為。在實施大資料監管之前,金融行業的“老鼠倉”事件基本來源于舉報和監管層現場突擊檢查。未來,随着大資料監管與技術的不斷更新,越來越多的“老鼠倉”會繩之于法。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4-05-11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