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9年,人民軍走過"國潮廳"

七十二年前,解放軍與"國潮廳"處于同一架構中。1949年8月4日,湖南省長沙市和平解放,8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長沙。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野戰軍第46軍進入長沙市,經過湖南省國家貨物展館被錄影機拍到。

1949年,人民軍走過"國潮廳"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野戰軍第46軍進入長沙,在湖南省國家貨物展廳(圖為湖南省國家展廳)前經過。

這座擁有近90年曆史的建築位于長沙市中心,于1932年10月1日日落時分開放。作為一家百貨公司,它展示和銷售"單一"商品 - 特許經營。

它誕生于20世紀30年代,中國起起伏伏,内外問題,大量國外商品進入國内,國内工商業受到很大影響。推動民族商品,支援國内工商業發展成為大衆共識,有識之士和全國企業家齊心協力,積極行動。在湖南,從美國回來的劉廷芳負責當地國家展覽館的建設。

湖南省國家商品博物館采用柱廊式設計,16柱并排,堂堂宏偉,寬敞,從周邊建築中"脫穎而出"。

1949年,人民軍走過"國潮廳"

1932年建成時,湖南省國家商品陳列館(如圖)

32歲的劉廷芳作為第一任館長,在《開幕宣言》中表示:"國家商品展廳,一方面負責推廣民族商品,引導生産者提高民族商品;另一方面負責推廣民族商品;

湖南文化史研究專家陳賢忠、梁曉金在編寫的《長沙老照》一書中描述如下:前樓為商場、招商引租,但全部限于銷售國貨。二樓和三樓展示了全國各大城市的名牌商品和省内各地區的特色産品,供遊客和客戶服務。

除了作為當時"國潮單品"的展示和銷售平台外,這個展館也開始以大型當代購物中心——酒館、理發店、圖書館等——的雛形初具雛形,以及國内電影電影院和花園,供遊客放松。

新中國成立後,湖南省國貨展廳曾多次更名、改建、修複,從湖南省百貨的中央大門到中山路百貨,不變的是經營國貨的傳統。

1949年,人民軍走過"國潮廳"

"老國貨"及包裝紙在湖南省國家商品陳列館展出(照片拍攝于2021年9月30日)。新華社記者 陳玉軒

現在,來到湖南省長沙中山路國家商品展示館,16柱高聳入雲,光彩奪目。湖南國貨展館營運負責人、友婚總總經理李淑華表示,國貨展廳的規模和設計已不再适合作為大型綜合商場營運,而是以婚禮為主題,走了差異化、專業化的經營路線,但經營國貨的理念沒有改變, "這對我們來說是一段曆史,但也是一種感覺。"

李淑華告訴記者,在國家展覽館的輝煌曆史中,從這裡開始,各個層次的勞動模範不勝枚舉,這座代表着愛國奉獻精神的建築一直激勵着大家。"随着近年來中國商品的興起,嵌入中國商品的中國傳統文化仍在繼續,"她說。(完整)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