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第一個勞工新村,建了70年的曹楊新村,長期居住着一大批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許多貢獻的普通勞工。在他們離職回國後,曹楊新村再次成為大家晚年生活的"幸福家園"。
這種幸福不僅來自家庭,也來自曹楊上上下下,各方面積極為人民營造服務的氛圍。其中,曹楊二寨69号樓常被人津津樂道。在這座擁有48戶人的住宅樓裡,包括百歲老人Rui,共有32位80歲以上的人居住。周到晚年快樂,從社群到建築群,再到個人,各方面無私奉獻給自己的心。其中,尤其是常駐骨幹李淑華的故事最感人。

李淑華(左一)
今年已經78歲的李淑華,沒有住在家裡享受天倫,品嘗過孩子孫輩的祝福,而是主動成為住戶擋不住嘴的"自主人"。從組織階梯到健康自我管理、社群慈善,可以說,哪裡需要愛,哪裡就有她跳躍的"年輕"身材。
新增電梯,解決"下樓難"問題
三年前,自從玩懂曹陽信村街道"加電梯導覽"以來,李淑華的心裡種下了為老人在樓内解決"樓下難"的希望種子。
但整個項目前後困難重重,真的無處不在,讓她的"才華橫溢"出心。為了使這一規模理論,在全村第二村排名第一的建築群中可以通過協商"全票",李淑華付出了最大的耐心,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她的情感攻勢持續了三個月,試圖改變一個家庭難以了解的态度。面對随之而來的挑戰,頑強的李淑華發誓"路總是比困難多"。"
然後,李淑華想出了智慧,從每層樓的住戶中挑選出2名核心人員加入自治集團,跟她一起開展電梯相關工作。從"單兵"到"集軍",以李淑華為群衆基礎,很快經曆了前期過程。
現在,随着梯子工程即将"古力跌落",面對"勝利的果實",李淑華和居民們都充滿了喜悅和寬慰,"現在電梯安裝好了,老人們也可以心裡下樓了。我們69樓的團體可以再次"家庭"團聚!"
積極參與并熱心關注社群公益事業
除了增加梯子外,李女士還與五位80歲以上的老人單獨生活配對。作為一個健康管理團隊,她不僅定期幫助老人做好血壓登記等健康跟蹤工作,有時還給老人傳授太極拳、手指操。
除了關心身體健康,李淑華也非常關心老人的心理健康,隻要有空,她就會去老人家和他們聊天。因為這些專業的服務,很多老人都喜歡叫她"李博士"。
李淑華帶領大家參加"愛心毛衣"活動,收獲頗豐
這樣的大愛甚至傳播到了曹洋外的神舟地。通過她的指導參加"恒愛工程"毛衣編織活動,為遠在新疆的孩子們送來了很多來自東海沿岸的民族愛。正是這些寫在曹楊身上,寫在祖國大愛的世界,李淑華光榮入選2020年普陀區"100個最美家庭"。
帶頭組織和填補社群文學和藝術的空白
新世紀初才搬到曹楊的李淑華,也是社群群體文學事業的"創始人"。面對一片空白,熱愛舞蹈的開始,她首先用自己的才華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人們帶來更好的生活共鳴。
從合唱到太極拳,從欣賞到加入,社群生活是因為活動增加,居民參與的熱情日益高漲。借助于高超的組織能力,從點到面,從淺到深,由李淑華親手帶出來的文體團隊,無論是規模,還是專業水準,都迅速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在居民的一心一意的推動下,社群合唱團成員人數已超過50人,她創作的一套"美馳操洋"太極拳拳擊在區舞台上,并赢得了許多榮譽。
一切都講得一個嚴肅的李淑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诠釋了"勤奮的智慧、團結奉獻、傳承創新、銳意進取"的"曹陽精神",展現了自信和美麗"她的力量",講述了自己的"曹楊故事"。正是因為有很多像她一樣的曹楊人,才有今天美麗舒适的生活環境,有"曹陽精神"和曹陽軟實力的傳承。正是因為他們,曹楊的明天會更好。
記者:普陀區媒體中心曹楊分中心
編輯: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