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電視劇《鑄匠》已經可以在正版視訊平台兩集觀看。這部電視劇講的是民國年間兩代人打造國人自己工廠并且制造柴油機的故事。該劇由韓雯雯、淳于珊珊等演員主演。基于目前的兩集劇情來講,我認為,觀衆應該降低對該劇的劇情期待。劇作本身的情懷是中肯的,但劇作的故事相對簡單,人物角色相對淺顯,厚重感,還是少了點兒。

先說精神可嘉的一面。《鑄匠》當中,呈現的是事業興邦的情感核心。在這部電視劇作品當中,主角們為了制造出中國人自己的柴油機,而勞碌奔波。這些内容,是具備觀衆情感上的認同的。當年造柴油機,和我們現在造晶片,簡直如出一轍。這個過程,必然要發揚中國人艱苦奮鬥的精神。于此,該劇有其值得肯定的情感核心。
甚至于從已經曝光的劇情梗概來看,這部電視劇的後續,還會有民族工業如何在抗戰戰争時期對抗日寇的故事。這些内容,也都是具備不錯的情感價值體驗的。顯然,劇作創作意圖,旨在歌詠中國民族工業崛起過程當中的人和事。這樣的主旨面前,整部電視劇自帶了主旋律、正能量的創作訴求。以上,都是好的,要肯定的。
然後,聊一聊這部電視劇在故事和人物上淺顯的問題。民國戲,有不少經典作品。這些經典作品的熠熠生輝,讓後續的民國劇作品都需要進行比對。《鑄匠》在題材内容上,和《大宅門》是相似的,都是民國年間的事情,都是民族自己的家族企業的故事,都是要對抗日寇、對抗外敵的。可是,把《鑄匠》和《大宅門》拿到一起之後,觀衆們會發現,這部正在播出當中的《鑄匠》,厚重感不足。
劇作的厚重感,來自很多方面。劇本的、拍攝的和演員表演的,都需要齊頭并進才行。《鑄匠》當中,在劇本層面上,似乎并未找尋這種厚重感。已經播出的劇情内容當中,值得商榷的橋段和人物塑造,已經有不少。比如,制造柴油機的男主,和德國的工程師發生意見分歧,面對德國工程師的道不同不相為謀,男主竟然直接嚷嚷讓他走……這顯然是有失咱們國人風度的。劇本用這樣的方式叙事,就把那種作為人的底蘊感丢掉了。
再比如,情婦奶面對“第三者”找上門的内容,其反應,也不夠沉穩大氣。《鑄匠》當中,對于這一段的塑造,容易讓自己陷入到家庭倫理劇的紛争當中去。倒不是說厚重的電視劇不應該塑造這類劇情,而是說,在塑造的時候,應該秉持住角色的厚重感,不能慌慌張張的,還允許傭人和“第三者”發生了沖突。這種表面化的肢體沖突,反倒是削減了劇情的戲劇張力,削減了女主角的個人能力。
在劇本層面上,出現了很多顯得很浮躁的内容。這些内容讓《鑄匠》的嚴肅氣質打了折扣,讓劇作本身的戲劇張力就顯得不足了。好的作品,需要劇本在人物塑造和故事拿捏上,使用内勁兒,而不是過分明顯的外力。目前《鑄匠》的劇本狀态,很像我們部分地面頻道播出的電視劇作品氣質——外力很足,但内力嚴重不足。我個人的看法是,《鑄匠》的編劇不夠懂行,這部作品,缺少更為專業編劇的助力加碼。
基于劇本戲劇張力的不足,《鑄匠》在拍攝的時候,也就秉持了一種地面頻道播出的電視劇的流水線作業原則了。這種流水線作業模式下的快速拍攝,也找不出明顯的問題,但在應該增強的細節上,都是沒有照顧到的。這是整個拍攝流程過程當中每一個環節上的“差一點”,最終成型之後,就是《鑄匠》現在的樣子。比對同一題材的《大宅門》,就能看出拍攝層面上,到底有哪些“差一點”了。太多的“差一點”,最後就會成為差很多。
演員的表演上,《鑄匠》也是用外勁兒,缺少用内勁兒的意識。該劇已經播出的劇情當中,李幼斌的表現,還是中肯的,這是懂得用内力表演的演員。然而,到了男女主演那裡,就完全契合了劇本的角色設計了,都追求外在的表演了,角色自身的戲劇張力,就不容易出來。這麼演,最掣肘的地方就在于,情緒都讓演員自己使喚完了,觀衆隻剩下看熱鬧了,觀衆沒情緒了。我覺得,演員怎麼演,那是劇本和導演造成的,跟演員的關系,不是太大。
基于此,我覺得《鑄匠》是一部品質非常一般的作品,不會成為什麼經典佳作。(文/馬慶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