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妻子夥同情人殺死丈夫,班頭應付差事殺客商,小偷揭開移花接木案

作者:秉燭讀春秋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發生在民國期間的案子,案子警示我們做人要厚道,男人絕不能插足别人的家庭,女人絕不能紅杏出牆。

有句老話叫做妻賢夫寬心,說明娶一個好媳婦的重要性。假如媳婦兒不守婦道會怎樣呢?這個案子告訴了我們結果。

妻子夥同情人殺死丈夫,班頭應付差事殺客商,小偷揭開移花接木案

話說在民國四年,也就是1915年,奉天古塔鎮有一家木器家具廠,廠子生意還不錯,老闆雇了五十名勞工。勞工分成兩班:白班和夜班。為了便于管理勞工,老闆就讓李道友做工長帶領勞工幹活。

李道友這個人脾氣有點暴,在管理上有不講方法,日子一長,就和同樣脾氣暴躁的王二虎産生了沖突。

随着時間的推移,二人之間沖突越積越深。

有一次,李道友呵斥了王二虎幾句,王二虎不幹了,氣沖沖上去兩人就撕扯在了一起。

勞工們一看放下活,急忙拉開了二人。

紛紛勸道:“弟兄們都沒有别的過節,都是為了工作,消消氣,哪有飯勺不碰鍋沿的?”

火頭過後,李道友心想:“也是這麼回事,都是為了掙工資,犯不着為點小事争執沒完。”

于是轉身對王二虎說:“我脾氣不好又不會說話,使咱倆之間的沖突越積越深,都怪我。”

王二虎也是一個紅臉漢子,見不得一點好,說:“這事也不能全怪你,我的脾氣也不好。”

工友們一見雙方有緩和,其中有個精明工友說:“這樣吧,今天下班後咱們到工長家吃‘攤戶’吧。”

所謂的攤戶就是如今的aa制,大家夥湊錢在一起吃飯喝酒。李道友和王二虎知道,這是大家夥為了盡快彌補二人之間的裂痕。

有句話叫做男人喝酒越喝越厚道,酒杯一端所有的煩惱事就忘了。

長話短說,王二虎在工長家喝得有點高,不過頭腦很清醒,他邁着飄悠悠的步子回了家。

妻子夥同情人殺死丈夫,班頭應付差事殺客商,小偷揭開移花接木案

敲了半天門,妻子楊氏急匆匆開了。王二虎不高興罵了一句:“賊婆娘,死哪去了?快給我倒點熱水去,口渴的厲害”。

王二虎罵罵咧咧到了内屋,“撲通”一聲倒在床上睡着了。

端來熱水的楊氏一看,丈夫打起了呼噜。他知道丈夫是在工長家喝的酒。看着像死豬一樣睡去的丈夫,隻恨得楊氏咬牙切齒。

原來楊氏是一個風騷女人,當姑娘時名聲頂風臭十裡地,和許多男人勾勾搭搭。

王二虎把她娶過門後仍然不守婦道,和村東的屠夫宋孝文長期通奸。奸夫淫婦早就想除掉二虎做長久夫妻。

楊氏突然想出了一個罪惡的計劃:丈夫是從工長家喝酒回來的,大家夥都知道工長和二虎有沖突,我何不借此機會除掉丈夫,就說工長下毒毒死了二虎。

要不說女人有了外心心狠毒。武大郎的媳婦潘金蓮如此,宋江的外室閻婆惜如此,王二虎的媳婦兒也如此……

有詩為證:青竹蛇兒信,黃蜂尾後針,兩者皆不毒,最毒婦人心。

事不宜遲,乘丈夫沉睡之機,楊氏偷偷找來姘夫宋孝文,二人一起動手殺死了王二虎。

屍體藏在哪?楊氏掀開了被褥,露出自家的土炕,土炕下面是一個空腔,是東北人取暖燒柴的竈膛。

孝文就把二虎的屍體分割成4段扔進了竈膛,清理好現場,天也就快亮了,楊氏和姘夫苟且了一會,宋孝文趁黎明前的黑暗偷偷溜走了。

妻子夥同情人殺死丈夫,班頭應付差事殺客商,小偷揭開移花接木案

天光大亮,二虎家裡傳出楊氏嚎啕大哭的聲音。左鄰右舍一問才知二虎一夜未回,楊氏說丈夫去工長李道友家喝酒一夜未歸,她覺得不是好征兆,還說丈夫和工長平時沖突很深,肯定是工長害死了丈夫。

在鄉親的幫助下,楊氏就到了縣衙狀告李道友殺夫害命。

縣令王大人剛上任不久,他為了政績,聽信楊氏一面之詞,不管三七二十一對李道友嚴刑逼供。

李道友扛不過就屈打成招,承認自己乘工友們不注意,酒中下毒毒死了王二虎。

此時的李道友已經被打得開始胡說八道,王大人怎麼問,他就順着意思招認。

王大人問你把屍體藏在哪了?是不是把屍體扔到河裡了?李道友急忙說:對對,大人我确實把王二虎的屍體扔到村北河裡了。”李道友怕挨打胡亂招認。

隻有找到二虎的屍體,這個案子才能算結了。

王大人命衙役班頭劉一飛帶兩個差役去找王二虎的屍體,期限三日,逾期打15大闆。班頭一咧嘴心想:王大人為了政績也真夠拼得。

劉一飛不敢怠慢,帶着兩個手下開始尋找王二虎的屍體。大家想一想,王二虎的屍體藏在他家的炕洞裡,在河裡怎麼能找到呢?

三天很快過去了,不用我多說,劉一飛和兩個手下每人屁股上挨了15大闆。

不是打完就完事了,縣令讓他們繼續找,5天之内找不到每人領20大闆。

5天很快過去了,王二虎的屍體仍然不見蹤影,劉一飛和手下每人屁股上又挨了20大闆。

三人實在扛不過了,要這樣下去還不活活被打死。

到了第八天頭上,劉一飛和兩個手下商量說,與其這樣被縣令活活打死,咱們還不如弄死一個人冒充二虎屍體交差了事呢。

兩個手下說:“但聽班頭吩咐。”

妻子夥同情人殺死丈夫,班頭應付差事殺客商,小偷揭開移花接木案

無巧不巧,河岸上正好來了一個騎着毛驢趕路的客商,三人看四下無人,一起動手殺死了客商,最後把毛驢放了。

為了蒙騙過關,三人把客商的屍體埋在河岸邊的土坑裡,等腐爛不能辨認面容的時候,這才把屍體交給了縣衙。

之後王縣令讓楊氏辨認屍體 ,楊氏早就想結案了,假做真把客商的屍體認作是丈夫的屍體領回下葬。

為遮人耳目,楊氏哭哭啼啼請來僧人大擺宴席,要隆重下葬丈夫,這都是做給外人看的。

王二虎的屍體找到了,案子也就定性了,工長被判處死刑,隻等上邊核實後秋後處斬。

這時候工長的妻子馬氏到處喊冤,那天喝酒是他炒的菜。丈夫根本沒有下毒的機會,衆工友都能作證。

工友們也覺得工長冤枉,但要推翻案子必須有證據。

工友們一想:“案子起因于喝酒,咱們也有責任,不喝酒哪有這事呢?”

還是那個精明工友說:“咱們湊50兩袁大頭,發個告示就說誰能提供案件的線索,這50兩銀子就歸誰。”

還别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一個禮拜後,一個年輕人找到了衆工友,說:“我知道誰殺了人,我帶大家去找王二虎的屍體。”

衆人詢問得知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年輕人是當地的一個慣偷,方圓十裡誰家什麼情況,他都了如指掌。

楊氏是個什麼人他也清楚,現在楊氏在家擺宴席,他吃飽喝足後還想調戲楊氏,結果被楊氏罵了一頓。

到了晚上,小偷心不死就偷偷潛入楊氏的卧室,藏在屏風後就看到了眼前的一切:一陣敲門聲,楊氏開門,緊接着跌跌撞撞走進一個醉漢,醉漢嘴裡罵罵咧咧,随手打了楊氏一耳光,嫌楊氏開門慢了。

這醉漢不是旁人,正是楊氏的姘夫宋孝文,孝文一頭倒在床上呼呼睡着了。

楊氏心中不滿,嘴裡小聲罵道:原先殺死我丈夫屍體分成幾塊,藏在炕洞裡已經一年多了,炕既不能燃火又不能弄出來埋葬,還不知道我丈夫的屍體爛完了沒有?現在你卻虐待起我來,你這喪良心的。”

楊氏一面叨叨一面流淚,她所說的話被小偷聽得清清楚楚。

本來這事小偷也不會去管,因為涉及到人命對自己沒好處。

當小偷看到工友們貼出去的告示,想法變了,50兩銀子對他誘惑太大了,于是就按照告示上位址找到了衆工友。

聽罷小偷的叙述,衆工友說咱們去把楊氏捉起來交給官府。

小偷擺擺手說:我隻是聽楊氏這麼說,關鍵是要找到屍體。随後小偷對衆人說出了計劃,衆人紛紛贊同。

妻子夥同情人殺死丈夫,班頭應付差事殺客商,小偷揭開移花接木案

到了第2天,小偷找到楊氏的家裡,滿嘴酒氣盡說一些挑逗的話語,隻氣得楊氏追着小偷打。小偷趁機跑到楊氏的卧室,跳上土炕掀開被褥,赫然露出竈膛裡面的屍體。

這時埋伏在四周的衆工友上前摁住楊氏,那邊早有工友通知了王縣令。

經過審問,楊氏招供了一切,說丈夫是她和宋孝文一起殺死的。

此時王大人傻眼了,二虎的屍體找到了,那麼班頭交上來的那個屍體是誰的呢?

經過審問,班頭也交代了實情,說交上來的那個屍體并不是王二虎的屍體,為了蒙混過關他和手下殺了一個騎驢的客商。

案情終于大白天下,工長被冤枉。古代沒有賠償這一說,說實話工長能活下來就不錯了。

經審判,楊氏和姘夫宋孝文因奸殺人被處死,衙役班頭和其手下造假殺人被處死,按說這個案子就算結了。

就在案子落下帷幕的時候,那個騎驢客商的家屬押着一個人到縣衙擊鼓告狀。

妻子夥同情人殺死丈夫,班頭應付差事殺客商,小偷揭開移花接木案

原來這個人手中有一張帶血的驢皮,驢皮正是客商騎的毛驢的皮,在賣驢皮時被客商家屬捉了個正着。

縣令王大人不由分說用刑,這個人抗不過,承認自己殺了客商占有了毛驢,最後殺驢賣肉,驢皮出手時被發現。

王縣令問:客商的屍體丢在哪了?那人說扔到了河裡了……

王縣令一聽腦袋都大了,如果再查下去還不知涉及到多少人,王縣令為了保住烏紗帽,到了晚上命獄卒毒死了這個人。

當事人死了,客商的屍體也就成了謎。客商的家屬到處喊冤也無濟于事,這個連環案子總算結了。

文/秉燭讀春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