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樓二樓王老闆,終于成了好鄰居

王老闆在桐廬開了一家機械設計組裝廠。他反映樓上生産的噪音對他影響很大,勞工師傅沒法安心工作,他也沒法在這裡設計器械。

王老闆在杭州桐廬阿爾法智能制造産業園開了一家機械設計組裝廠,廠房位于一樓,采訪時二樓不斷傳出一陣陣有頻次的震動和聲音。王老闆說,他們五月份搬進這個廠房的時候,樓上傳來的聲音比這還要大,他們做機械設計群組裝都是很細緻的活,需要靜下心來。

:“上面放了6到8台類似沖床的裝置,每分鐘噪音産生頻次是53次,對聽力的長期(損傷),人精神很煩躁,因為它是連續震動的,每分鐘53次。”

一樓二樓王老闆,終于成了好鄰居

王老闆這間廠房裡還搭了一個架空層,離二樓的樓闆更近,他說這裡本來打算給自己做辦公室,平時設計一下機械。

一樓二樓王老闆,終于成了好鄰居

因為噪音的問題,這間辦公室一直空着。,他之前用手機分貝測試軟體測過,白天時的噪音已經超過了75分貝。

:“環保部門認為自測的沒有執法依據,我們就通過第三方機構做了檢測,檢測結果是73.8(分貝),是完全超過國家規定的工業廠房65分貝以下的名額。”

一樓二樓王老闆,終于成了好鄰居

王老闆在生态環境部的官方網站上,查到了一份《聲音環境品質标準》和一份《工業企業廠家環境噪聲排放标準》,根據這兩份标準中的說明,他的廠房所在地屬于3類環境功能區,也就是以工業生産、倉儲物流為主要功能的區域,3類環境功能區的環境噪聲限值,白天不能超過65分貝,夜間不能超過55分貝。

一樓二樓王老闆,終于成了好鄰居

第三方檢測機構測出的結過是73.8分貝,已經超出了這兩份标準所規定的範圍。他把檢測報告提供給當地環保部門後,環保部門上門要求二樓整改。采訪時,王老闆拿了分貝儀在他廠房的架空層這裡進行了測試,樓上傳來的聲音大概在60分貝上下。

一樓二樓王老闆,終于成了好鄰居

:“他現在有可能隻開了一台裝置,如果開得多的話,下面根本就待不住人的。”

一樓二樓王老闆,終于成了好鄰居

二樓是一家無紡布生産廠,負責人也姓王。他介紹說,發出聲音的是廠裡的無紡布裁切機,剛才确實隻開了一台裝置在生産。他們樓上的聲音大小感覺還好,但樓下可能會比較吵,這段時間他正在進行整改。

:“環保部門要求我限産,響的幾台機器把它停了,然後我把機器都搬到了這邊來,下面墊了2厘米厚的橡膠墊,我跑了好幾趟,下去想聽聽這個聲音,效果怎麼樣,他不在(:我不在,但我勞工在啊,星期五有人的)我敲門敲了半天,他的車子是在,包括昨天也在,我還這樣趴下去看,都沒人(:那你有沒有通知環保部門再來檢查呢?)我沒有通知,為什麼,我沒有聽過聲音,沒有聽過效果,我不敢通知他們(:你怕又不過關?)怕又不達标,是不是啊。”

一樓二樓王老闆,終于成了好鄰居

一樓王老闆認為,這兩厘米的橡膠墊墊在機器底下效果并不理想。

一樓二樓王老闆,終于成了好鄰居

二樓的王老闆回應,他還有另一個方案,之前他采購了幾個氣壓減震墊,上面用一塊鋼闆把減震墊組合在一起,再把生産的機器放在上面,這樣震動和噪音應該會小很多,正好大家都在,他把減震墊換上去後,打開了機器,一起到一樓聽了一下,聲音基本上聽不到了。

一樓二樓王老闆,終于成了好鄰居

:“那現在是沒聲音了。”

:“那現在這樣改。我們就是說你好我好大家好,我們肯定是好鄰居,大家要互相體諒,我這個辦公室要坐得住人,我其實就這個意思,我沒有别的訴求了。”

一樓二樓王老闆,終于成了好鄰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