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昔日弟子L的來信】
賀老:
先給您和楊老師拜個年!其他的客套話我就不贅述了,也請老師諒解,實在是有些問題憋的難受,通過各種管道也了解了,但依然困惑,希望老師給我一些參考意見。
主要問題是圍繞考研。
在幾個月前,我下定決心考研,動力也充足,動力源就是聽過一些老師說過研究所學生的諸多好處,比如說初始待遇高、空間廣,我對此持保留态度,因為我沒經曆過;另一個動力是希望在更高的平台上,不僅僅是出于實際的金錢待遇現實,更是和我對本專業有較大熱情,這熱情實話說,與老師的大一帶動有很大關系。并不是因為這次有求于老師而說,更坦誠的說,我希望做真正的實事。
我看到過做虛僞的事情,後果如何,我的高中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迂者:此處略去該同學的家事,大意是,該同學很看重對家庭的責任,他很想盡早挑起家庭的擔子。家裡存在困難,但尚能克服。)每次看到媽媽獨自一人時,再加上有病,自己的考研想法就動搖,如果考上了還要上學家裡還要負擔學費,最重要的我不确定是否考研對于我來說是對的。
現在我想要老師幫我解答一些問題:
1、研究所學生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學習狀态,是否有過研究所學生階段找公司邊工作邊學習的情況?
2、我們這個軟體專業真的考研究所學生,作用有多大?
3、我通過自己的一些出于各方面的考慮打算考“大連理工大學”,專業還是本專業的。
在我們這個行業哪個學校老師認為更好些?
老師,我其實考研的決心和覺悟都有,但我認為我還差點最後的決心,是以這個寒假我主要就是詢問各種意見,然後得出自己的結論。即使不考,我也動力十足的期待就業,因為再差也不會超過生死了,我感覺能充實自己,并能給家人和朋友帶來幸福就不枉一生了。盡管還未經曆更多大風浪,但我現在真的不怕了,有了勇氣,不是在誇自己,也沒有修飾的作用,用一句話說“我似乎漸漸明白了怎麼算是活着,和怎樣活着了。”
最後,和老師分享一些感悟:
學習上的: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
2、學習固然如逆水行舟,但一直逆着久了,總會有乏了的時候。但樂趣卻像源源不斷的動力一樣,更确切是興奮劑,讓你保持高度興奮,但出于生活考慮從健康出發,保持80%的活力就很好,關鍵是保持。是以還是持久的興趣或是終生愛好靠譜!
3、樂觀點,生活就亮一點,正能量真的存在,你笑發自内心的笑,就會讓不好的煙消雲散。
希望老師務必能盡快給我回信!
【看信後感觸挺深,想起不少話題,給他回信給我時間整理思路。斷斷續續,在兩天裡寫出下面的觀點,羅列進了我的雜想。】
L,你好:
收到你的來信,想起來我們共同學習的曆程,和之後對你有限的了解。大學生活就該如你所經曆的那樣,給自己帶來改變,用自己的努力,獲得把握機會的機會。現在你有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想法,我理當是持支援态度。
這卻讓我想起這幾年幹過的不少勸人慎重考研的勾當。現在充斥着太多的變味考研了,對大學失望了卻搞不清怎麼回事于是将幻想轉到研究所學生階段的,聽說大學就業困難不問為什麼有人困難有人不困難大學畢業證還不知能不能按時拿到就急着要抓下一個畢業證做稻草的,以及各種各樣的奇葩。我在勸阻一些人之時,心裡也沒有底,不少對研究所學生寄予不切實際的期望的人,正是沒有走好現在腳下的路。将未來純粹交給學曆(期望含金量高一些,卻想自己能輕松拿到,這二者并不一緻),一而再地勵志自己下個階段好好幹,這條路并不是坦途,别人能有的,自己未必能有。考研究所學生可能會帶來的諸多好處,并不是對每個人都平等的,因人而異。你考察一下你周圍一起入學曾在在同一起跑線的同學現在的狀态,應該會有感觸。
我們凡事要做個選擇,常希望有一個标準的答案。可以,每一步走下去,對應着的是萬種可能,處處都面臨不确定。選擇很重要,但一定程度上,把握機會比選擇更為重要。在我的咨詢中,像你這樣列出具體問題的少,直接“該不該”、“要不要”的多。說實話,越是這樣的問題,我越不敢直接下個結論。至于傳聞中有些老師發動大家都去考研之類的事情,我更不敢恭維。教育的魅力在于讓學生在無數的可能中有能力把握住自己期望的可能,甚至是創造出隻屬于他自己的可能,而我們的教育中,标準化的東西太多了,大家都養成了習慣,一有問題就要一個标準答案。而事實是,具體如“1+1=?”之類的問題放在不同的情境下都可以給出不同的解答,關乎人生選擇的問題,又怎能千人一面。
不談這些了。實際上,由于對教育問題的關注,從我眼中看到的教育問題可能會更多。對于社會學家、教育家,以及行政官員,他們談教育問題時,可以無底線地去批評,這是改革的前提。而對于我們這些處在教育一線的人,教師、學生和家長而言,看到這些問題,不應該是隻批評、吐槽,而更多地,要立刻問自己就在這樣的一個情境下,該怎麼辦。太多的人就陷在不滿意當中,罵完娘後什麼事都沒有了,自己的教育就這樣被大環境所控制。我們看到問題,是為了在無所依的情況下(能用好周圍的好條件自然是最好的了),首先為自己找到一條出路殺出去的。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抱怨少得多,是因為我能從抱怨中跳出來安心做事,但并不能保證我的讀者不由此進入失望。
我不必給你做出如何選擇的建議。follow your heart. 持續地為着你認為正确的事情追逐下去,這就是你應該做的事情。鎖定目标,實作它,不忘記開拓視野;接近目标時,設定下一個目标,争取下一個起點。就這樣,周而複始。
下面就你提出的問題,給出我的直接回答:
1、研究所學生是怎樣的一種學習狀态?
傳統上,研究所學生注重學術素養的形成,對應現在的學術型研究所學生。一般是一年上課,進一步學習基礎理論,餘下的時間進入課題階段,以文獻閱讀、研究、文獻寫作為形式,使自己具備學術研究和相關工作的能力。
現在,新推出的專業型研究所學生,對應到軟體工程專業稱為“軟體工程碩士”,以培養進階應用型人才為目标,需要再上一課程,但餘下的工作以在實際工程崗位上的實習為主,當然最後的論文和答辯也要有。
選擇哪一種,是另外一個問題。研究所學生的學習狀态,也因人而異,和大學大學階段一樣。有人安心地将每一件該做的事情做好,該有的,按時就來了。而有的,課程混個通過,論文需要開題了,導師找不到人在哪裡,進入研究階段了,忙着找工作去了。
學生的狀态不一樣,而學校和導師,也有差别。做好準備,正如大學不是天堂,到了研究所學生階段時,需要自己把握的可能更多。
2、是否有過研究所學生階段找公司邊工作邊學習的情況?
我知道你是想盡早在經濟上獨立。以現在的政策,入學要繳學費,但學術型碩士的獎學金基本可以沖抵學費。對于專業型碩士而言,進入實習階段會有實習工資。就在我們周圍,已經有不少同學時不時地幹點小活,解決生活問題也還是可以的。不建議邊工作邊學習,要以學習為主,需要時零星地做點事即可。
3、我們這個軟體專業真的考研究所學生,作用有多大?
研究所學生階段将進一步分方向學習,進一步學習到深入的專業知識之外,在對學習方法的運用,以及、研究方法方面會有新的進展。有一個觀點,在大學要學會學習,研究所學生階段學會研究,這是任何具體知識之外重要的東西,不過這些是要通過具體的學習來獲得的。學會研究不見得要去做研究,研究的能力和一般的套路,對做事,做工程,都是财富。
在求職時,很多時候并不主要取決于你現在知道多少,而在于看出發展潛力,越是有實力的機構越是這樣。
軟體工程專業的碩士的專業方向中,有注重技術的,有注重理論經的,也有注重工程管理的,你可以進一步考察。
有人對比花兩三年時間上學和這段時間工作的收益,如果能夠用心求學,主動改變自己的話,求學不是浪費時間,所謂的待遇、到展空間,對于具備相應能力的人而言,是自然的。
4、我通過自己的一些出于各方面的考慮打算考“大連理工大學”,專業還是本專業的。在我們這個行業哪個學校老師認為更好些?
大連的軟體産業整體也還可以,你可以進一步了解大工設定的專業方向、培養過程等具體情況,并為成為其一員而努力準備。
至于哪兒有好老師,這個好字有多種解釋。一方面我不能給出你參考,另一方面就在同一學校,老師間的差别也是有的。你可以對要報考的學校的碩導有所了解,報考時選擇了專業方向可以更進一步縮小了導師範圍。另外,這方面的事情,也有機緣方面的因素,先不考慮為好。當年你上大學時,還能想到有個和你們玩部落格的老師嗎?
就說這些。願聽到你的捷報。
【2個半月後的回音】
老師:
收到您回信,一直在考慮怎麼給您回複。
自從《逆襲大學》出了以後,就一直抽時間在讀,但班裡卻少有人提起興趣看,我覺得很遺憾,這本書我本也以為隻是給學弟學妹看合适,但直到我發此郵件時發現,書裡給了我們具體的“漁”,有大有小,但都很彌足珍貴!和一些我們一直想處理好卻處理的不怎麼完美或幹脆不好的問題有關。也表達對老賀您的敬意,書内容真的很好,簽名也棒!!(^_^)但反過來,隻是有的人,那些或中毒太深或不願改變者,或不敢大刀闊斧的把學習模式變一下的人來講,會覺得顯得空洞。他們會說:賀老師真牛,我打算把他這給我弟弟,讓他學學。這類話,其實也是包括我在内的當局者的“迷”。但我稍有些改變的勇氣,因為我必須變,才能實作看起來困難的夢想。
扯遠了,向老師表達一下我的想法關于考研,我決心考研,但也不是盲目了,經過這一階段的總結整理,考研問題基本也想清楚,也會有缺動力的時候,也有不順心的時候,但會堅持的,但願我的堅持會有如願結果。
現在問題已經集中在具體詳細的每一天中,每天多少都向前走,是逼近目标函數的收斂。數學也會難受,英語也有卡殼,但會堅持。基本方針是數學重點複習留在暑假。英語在點滴平時積累,專業課是必須好的!有這決心和勇氣。
再說大三專業課,最後的教學課程專業課學習我開始覺得能過就好,也有老師這樣說,感覺不太好。因為我在至少本學期專業課學習還是重點,盡管我也做了适當舍棄,比如一些選修課,感覺基礎的都掌握了,提前上交了大作業,也放棄了選修一些科目,但專業性的沒有丢,我是計算機專業的沒有忘,盡管現在程式設計成了稀罕物,但會盡量多編幾行,其實挺羨慕班裡面不考研的搞點技術,程式設計的。
大體是這樣,感謝老師給我的回複,還有母親最近身體也不錯我也安心很多,我也會繼續給母親鼓勵和動力讓她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
最後希望我的答複讓老師放心,我會好好的,繼續走下去的。願老師五一快樂!
==================== 迂者 賀利堅 csdn部落格專欄=================
======== 為it菜鳥起飛鋪跑道,和學生一起享受快樂和激情的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