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森林夏秋》
太陽頻率在撤退,在"我們騎着鲸魚去"中,她撤退到荒島上,而在"以鳥獸之名"中,她回到了山林,她稱這種行為為"逆行",在曆史的潮流中走向城市,她開始在古物和鳥類和野獸中走上不同的道路。
在早年太陽頻率書寫如刀,先把筆人逼入危險無路可退,然後交出吹邊刃,對精緻複雜的人稍加解剖。正如評論所說,她的寫作以"原始而激烈"的風格得到認可,甚至連她自己也一度說,"寫作很痛苦"。然而,今天,她開始選擇刀背躲起來,把頭伸向前面,變成古老的野叢林,拉開視線,看看現代都市文明。
太陽頻率
代表作:《以鳥獸之名》《我們騎鲸魚去》等
《以鳥獸之名》包含了近年來太陽頻率創作的三個中間故事,它們設定了一個與現代文明平行的空間,場景和主題具有連續性,從城市的英雄在這個空間中體驗、探索、感受,重建當代人與古代文明的血肉關系,而這正是太陽頻率在當下寫作中最關心的問題: "人們在文明的方向和歸屬。"
這是2021年Baoper理想國家文學獎入圍者訪談的第一期,采訪嘉賓是入圍《以鳥獸之名》的作者Sun Frequency,請繼續關注後續更多作家的采訪。
01."有人上升,有人下沉,
有人經曆了蝴蝶的變化,有人經曆了毀滅,
如此豐富多彩的人性。
鮑珀理想國家文學獎(以下簡稱"文學獎"):《以鳥獸之名》這三部作品其實有着比較強的内在關系,它們的主題、背景、人物都有相似之處,什麼樣的機會催促你寫出這樣一系列的故事?
孫:這是一系列山林小說,背景是同一座山同一條河,從地理意義上講,這座山和這條河都是真實的,它們是我家鄉的一部分。小時候,沒有太多的機會走進山裡,然後走進這座山,我突然發現了另一個新的空間,這個空間有些奇怪,它不是實體意義上的平行空間,它與城市生活和當代文明平行,是半隐蔽的空間,它不屬于當代文明世界, 卻隐藏在山中,埋藏在許多隻屬于時間的秘密中。除了神秘,還有燦爛的生命力,而世俗與文明,貼近萬物,但這樣的世界給人們帶來了浪漫的慰藉,這是我想寫下這個世界的原動機。
文學獎:"山"和"平原"在這些作品中似乎代表了兩種文明,也傳達了兩個人的生活方式,通過描述這種碰撞你最想表達的是什麼?
太陽頻率:文明的過程是不可避免的,沒有人能阻止,無論你生活在世界任何一個偏遠的角落,最終都會卷入這樣的過程,這不能說是運氣或不幸。隻能說,任何一個曆史進步點都需要付出億萬的血淚,這是曆史的真相,也是人類的命運。
文學獎:物質還是金錢是這些故事中經常出現的主題,山民從來不需要錢來需要錢,甚至陷入賭博、破産等資本創造的漩渦,這又有沒有對現代資本文明的某種批判?
太陽頻率:在文明的過程中,不可能所有人都去進步和美麗OK,有些人在沉沒的人身上升起,有些人經曆蝴蝶的變化,有些人經曆破壞,是以豐富多彩的是人類。作為一個作家,人們對萬物都有一種天生的慈悲心,但能做的太少,隻能嘗試誠實地寫一些終生的東西。
文學獎:這三部小說的主人公,于小龍、田立生和老原構成了一個統一的對立形象,雖然沒有世俗的成功感,但各有其自身的堅持,如何了解這些人物的塑造,它們是否依賴于你自己某些理想?
太陽頻率:他們身上承載着某種人類美好的理想和高尚品質的人,雖然他們不是純潔的人,身體交織着高貴與黑暗的鬥争,有深深的糾結和秘密,但他們都在盡一切可能追求更好的人格,都是經曆過成長和蛻變的人, 大自然也寄托在我某種渴望上。
文學獎:這本書中對"物件"的描述很多,這些"物件"的含義是什麼,它們在你描述的傳統文明中扮演着什麼角色?
太陽頻率:這些物體,尤其是古代玉石,承載着很長一段時間,承載着國家的變化、制度的變化、文明的過程,甚至說,它們就是文明本身。這也是我近幾年來多思考的問題,是關于文明中人的方向和歸屬感。
文學獎:您如何看待小說寫作與作家生活時代之間的關系?是否存在某種相關性和責任?
孫:當然,小說家絕對是一群肩負起責任的人,觀察時代與時代的人,以及人與時代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是小說家的責任。小說雖然是一種虛構的藝術,但它是以真實的人性和現實世界為骨架,當你覺得自己被某種力量推開,想要追溯到那些真相時,你會突然明白責任的意義。如果沒有責任感,一個人的工作和現實之間怎麼會有深厚的血肉聯系呢?
02."有對真理的追求,
小說裡有真理。
文學獎:中間三篇文章都采用第一人稱叙事,"我"都是半局外人或旁觀者的形象來觀察和參與山民的生活,如何了解這樣一種性格塑造和叙事視角?
太陽頻率:小說中的"我"不僅是主人公,更是線索人物,他與山有内在的聯系,或者在山中長大,或走出山,最後回到山中,或因為有機會進入山區,獲得新的生活。這個角色會在山中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各種草木鳥獸,帶有一點路奇幻的劇情和漫遊感。
文學獎:你如何了解小說中的這三個"我"角色,他們的動機似乎是基于尋找案件的答案,尋找"田立生"和尋找父親的家鄉?
太陽頻率:有發現真相,有真相就有小說,尋找是動機,也是一個神秘的世界慢慢展開。
文學獎:你能具體說"小說有真理"嗎?包括你之前提到的"曆史的真相",這個"真相"和你寫的小說有什麼聯系?
太陽頻率:寫作是一種在衆生之上探索靈魂的東西,所謂真理,是指人類生存的困境和可能的探索,勇于追溯人物的精神,寫下人們為了達到人格的完美和精神啟迪而承受的痛苦之路。
文學獎:在之前的寫作中,你塑造了一種與自己不同的風格,但現在似乎正在慢慢試圖打破它,你如何看待風格與小說寫作的關系?
太陽頻率:不站起來,有破綻,藝術的本質就是這樣,它總需要創新,需求更新鮮一直在變化,一種風格形成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是因為你有一個成熟的階段,缺點是它隻屬于一個階段, 關鍵是不要讓這種風格已經被束縛在自己身上,不能讓它成為自己永久的标簽。
文學獎:相比于你之前作品的銳利和銳利,近期作品顯得比較"溫和",沒有太多人在絕望的境地折磨人的描述,但會有一些公開回歸"自然"結局,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
孫:我對小說的看法在不斷變化,年齡和經驗也在影響一個人的寫作,相比于二十年代的犀利,我現在更喜歡小說的基調和品味。寫山林寫自然的原因,也是出于一種厭倦的城市。
文學獎:這些故事中有很多對自然的描述,比如風景、動植物等。
太陽頻率:我對小說的看法在近幾年裡發生了一些變化,我開始認為啄木鳥和動物以及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比人類少多少有趣,它們被寫進小說是小說空間的進一步擴充,也是我認為的另一種生命力。
文學獎:在《以鳥獸之名》中,于小龍說,"用方言表達一些東西會給人一種羞恥感",如何了解這種"羞恥"?
太陽頻率:一個地方最獨特、最隐秘的文化之一,就是隻有方言才能表達清楚,如果改成國語會顯得陌生,讓人覺得尴尬,而且無法準确表達。正是因為方言具有這樣的功能,它們才是隐秘的,這被稱為羞恥。
文學獎:在書籍中,方言大多以對話和口語的形式出現。你認為語言和文學創作之間有界限嗎?
孫:我隻能說,我覺得語言和對話在小說中非常重要,肩負着刻畫人物的重任,也承載着當地文化的靈魂,這也是我在小說中大量使用方言的原因。
文學獎:你覺得方言文學怎麼樣,以後會嘗試嗎?
太陽頻率:方言是人物的一部分,它們很重要,它們賦予小說一種獨特的味道,這是我多年來一直試圖做到的。
03. 寫作是從"我"開始的
最後,到達"我"被虛拟化或撤退的地方
文學獎:你有沒有表達過"隐藏作家性别"的願望,那麼你的個人寫作經曆和女性視角有什麼具體差別嗎?它會影響您的語言風格或表達方式嗎?
孫:有差別。從男性的角度寫作,讓女性作家感到更加舒适和安全,她們的語言風格也變得更加中性。
文學獎:這種舒适感和安全感在世界意義上是社會性的嗎?男性視角的中性感是否更符合你近年來寫作風格和題材的變化?
孫:這種安全感主要來自我的水準,因為寫作從一開始就會轉移自己的生活經驗,但好的寫作需要傳遞更一般的人生體驗,即需要與更多人的心靈産生共鳴,是以寫作就是從"我"最終到達"我"的虛拟或隐居的地方。試圖從男性的角度進行創作,其實是一種開放,試圖創造自己,而所謂的安全感主要來自于寫作本身的技巧,仿佛通過了一項考驗。
男性視角叙事的中性感,确實幫我在創作上實作了一些改變,作品少了内心糾葛,故事展開得更加舒适開放,确實可以依次實作寫作風格和題材的一些改變。
文學獎:在《以鳥獸之名》中,女性大多以側面或更沉默的形象出現,但同時往往在家庭中作為配角,這是否傳達了你對傳統文明中女性形象的了解?
孫:可以說,在這些與文明和城市生活保持距離的山地世界中,女性的意義更加傳統和真實。
文學獎:你不希望讀者對你的寫作有"女權主義"的印象,那麼你如何了解作家和讀者之間的關系?
太陽頻率:一句話,小說也是人寫的,真正了解小說也了解寫小說的人,是讀者對作者的一種同情心。
文學獎:在你多年的寫作生涯中,你創作了許多不同類型的人物和故事,有沒有特别感興趣的主題或主題?
太陽頻率:小說創作是一件秘密而孤獨的事情,提前說出來會讓作者失去寫作的欲望。
文學獎:在同一時代的"80後"作家群體中,你顯得比較低調,你有沒有建議你走一條比較"傳統正統"的寫作道路,受商業影響不大,你會刻意避免這種沖擊嗎?
太陽頻率:高調也是需要的能力,我沒有這個能力,或者低調一點更舒服一點,也沒有刻意回避生意,隻是覺得不刻意向上靠,服從命運的好。我更珍惜我内心的平靜和平衡,以及寫作的真正樂趣。
文學獎:你讀過全國人大創意寫作課,這次經曆對你自己的寫作影響最大是什麼?
孫:我的老師和同學教了我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最重要的是他們打破了我現有的小說觀,讓我開始用新的視角和概念來看待小說。在去NPC閱讀創意寫作之前,我的小說比現在更加内化,更加偏執,NPC老師教給我的第一件事就是作家也應該是思想家,應該盡可能地訓練自己的理性思維,寫作不是一件完全情緒化的事情,還有求真和知識的積累, 這種求實和積累構成了小說堅實的物質性,而不是空中的城堡。其次,他們教會了我客觀真實,也用良知和情感去看世界和所有生活,讓我明白,一個作家是有責任心的,也是人性的。
由瑞士高端制表品牌寶珀寶珀(Bulper BLANCPAIN)和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出版品牌發起的"寶珀理想鄉村文學獎"是中國文學界首個由商業品牌和出版社共同創立的旨在識别和鼓勵45歲以下優秀青年作家的獎項。正義,權威和專業精神是在Baoper理想國家文學獎誕生時建立的,并将基于一緻性原則。繼第一屆《無悔》、第二屆《寫作激情重構世界圖景》和第三屆《成為當代人》之後,2021年鮑珀理想國家文學獎年度主題為"願你走一段漫長的路"。
第四屆Baoper理想鄉村文學獎入圍名單于9月15日公布,獲獎者将于2021年10月底的頒獎典禮上公布。對這部作品的回顧側重于作品的完成和靈感,以及作者處理主題的成熟度,并顯示出連續寫作的可能性。評委會成員阿來、格飛、李宗生、梁紅、馬家輝(按姓名拼音排序),經過激烈讨論,按照多數原則進行投票,入圍的五部作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