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即将離去,冬天已然不遠。如今的京城,彩樹與秋花争豔,寒意與溫暖并存。這秋冬交替的時節,文旅君邀您一起,去看那綠的、紅的、黃的彩葉,去賞那菊花的芳華,到昔日禦苑王府歎秋之蕭瑟,到城中濕地看落霞孤鹜,再去那市井煙火之地嘗美食、逛老街,驅散寒意、心生歡喜。
1·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區前海西街,占地面積6.112公頃。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大學士和珅奉旨建此府。鹹豐元年(1851年),清廷賜封此宅邸于恭親王愛新覺羅·奕䜣,恭王府的名稱也是以得來。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恭王府是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建築群,曆經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曆史程序,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曆史文化資訊,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
(圖檔來源:恭王府博物館。侵權即删)
秋末冬初的恭王府端莊靜谧、淡雅清涼,無數片金黃的秋葉如随“波”蕩漾的小船,搖搖擺擺、飄飄停停,把灰白色的青磚路面點綴得如天空一般,星星點點,美不勝收。漫步在恭王府秋日的小徑,天是那麼高,雲是那麼淡,園林光影,斑斓秋色,融融趣意,溫暖流動于天地之間。
秋末冬初,恭王府内高大氣派的府邸,玲珑精緻的亭台樓閣,清幽秀麗的池館水廊,都被披上了一層若有若無的光芒,比以往增添了一絲柔和。秋将去,冬未遠,快來恭王府和2021年的秋天說再見吧。
位址:西城區前海西街17号
預約方式:可通過“恭王府博物館”微信公衆号線上預約
2·北海公園,曆史皇家園林,北京城建設的見證者。遼元明清的皇家西苑,一池三山的皇家禦苑,北京市中心地的曆史名園。
北海公園是北京賞荷、玩菊、食膳、觀北京全城之地,是中國現存曆史上建園最早、儲存最完整、文化沉積最深厚的古典皇家園林。
北海曆經金、元、明、清數個朝代,承載着中國近千年的曆史和文化,形成了以皇家園林為代表的造園藝術風格,它是凝聚着曆代園林文化藝術之大成的傑作。
秋冬交替之時,正是賞秋賞菊的好時節。北海公園北京市第四十二屆菊花(市花)展暨“第九屆北京·開封菊花文化節”将持續到11月8日,快抓住秋天的尾巴,來北海公園盡賞花團錦簇吧。
位址:北京市西城區文津街1号
預約方式:可通過“暢遊公園”微信公衆号提前預約
3·煙袋斜街——什刹海前海東北的煙袋斜街是一條古老的商業街。
接下來,我們不妨到街巷深處體驗市井煙火,煙袋斜街始建于元代,成街于明代,在清代和民國時期最為興盛。這條街在元代至明代中葉,被稱為“打魚廳斜街”。打魚廳是元、明時期管理海子捕魚的機構。明嘉靖年間的《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中有這樣的記載:“日中坊二十二鋪,北安門西……銀錠橋,打魚廳斜街。”清乾隆年間這裡改稱“鼓樓斜街”,後被改為“煙袋斜街”。要想體驗北京胡同的精緻之美,中國曆史文化名街煙袋斜街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位置:東起地安門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與鴉兒胡同相連,北起大石碑胡同,南至前海北,東北至西南走向,全長232米
4·西海濕地公園
西海又名積水潭,這片自然水域是核心城區唯一的一處濕地公園。這裡沒有圍牆,也不設大門,環湖的步道、亭廊、小院都是開放的。
西海濕地附近的老居民講,西海濕地修建前是一片河漫灘,河漫灘東南岸的郭守敬紀念館則講述着這座城與水的不解之緣。秋末冬初,西海濕地公園涼爽與暖陽同在,蕭瑟與綠意共生。藍天白雲下,湖與澤之間萦繞交錯,草與樹在水面相映成趣,湖光秋月兩相和。這處處水色湖光,令人心曠神怡。
位址:德勝門西什刹海西海
開放時間:全天
提示:根據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要求,北京郭守敬紀念館于2021年11月2日(周二)起暫停對外開放,具體恢複時間請關注後續公告
賞遍美景,怎能錯過美食?文旅君為您推薦周邊極具特色的經典美味,千萬别錯過哦!
1.北海仿膳飯莊
仿膳飯莊位于北海公園,1925年創辦,是京城有名的宮廷菜館。
位址:北京市西城區文津街1号北海公園内
2.烤肉季
烤肉季建立于道光年間,曆史悠久,是烤肉的老字号,與烤肉宛一起,在北京有“南宛北季”之稱。
位址 : 北京市西城區前海東沿14号
3.日昌餐館
位址 : 北京市西城區地安門西大街14号
4.馬凱餐廳
位址 : 北京市西城區什刹海地安門外大街29号
5.方磚廠69号炸醬面
位址:北京市東城區方磚廠胡同1号
不身臨其境,怎知美景如斯。趁天高日尚暖,到城中尋找秋末冬初的美好吧。文旅君提示您,出遊仍需注意防護,不紮堆不聚集,出示健康碼,科學佩戴口罩哦。
資料及圖檔來源:北京西城 恭王府博物館 北京日報副刊 北京市北海公園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