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當媽的都知道,吃魚對寶寶身體好,而鳕魚是魚類中的佼佼者,是最适合寶寶吃的魚類,很多寶媽都把鳕魚當做寶寶的重要輔食。
可這選鳕魚也是有技巧的,如果貪便宜不細心,一不小心就會踏進“雷坑”,代價就是孩子的身體健康。

記得先前有過報道,一位寶媽因為給孩子吃魚吃出了禍。
這位寶媽聽說鳕魚對寶寶身體好,是以從市場給孩子買了點鳕魚回來。
可孩子吃完不一會就不對勁了,捂着肚子直說疼,一天跑了七八趟廁所,孩子這麼小,怎麼能扛得住?
跑肚也就算了,寶媽竟然發現孩子拉的粑粑不正常,拉的是淅淅瀝瀝的油脂,這把寶媽吓壞了,急忙把孩子送去就醫。這時,孩子的小臉都已經拉成綠的了。
醫生說寶媽買到的是假鳕魚,是“油魚”假冒的。寶媽愣了,這鳕魚還能高仿?看着孩子虛脫的小臉,寶媽後悔不已,怪自己貪便宜不懂分辨。
鳕魚被稱為 “黃金腦”,但絕大多數媽媽買的都是“高仿”品:油魚。
之前央視就有過相關報道,曝光了輔食界的“鳕魚”亂象,而其中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用“油魚”來代替“鳕魚”,謀取利益。
油魚和鳕魚長的很像,學名叫做棘鱗蛇鲭,這種魚體内含有40%以上的蠟酯,而蠟酯是用來做潤滑劑的,人體不可能吸收分解,隻能直接排出。
寶寶腸胃嬌嫩,根本沒辦法消化蠟酯這種物質,是以就會一直拉油花。
鳕魚之是以出現很多“高仿品”是因為其本身營養價值高、低膽固醇、容易被寶寶吸收、刺少,不怕寶寶卡嗓子、富含多種維生素和dha、epa,
鳕魚的蛋白質也是魚類中最高的,但脂肪卻很少,吃鳕魚就等于給寶寶補“黃金腦”。簡單的說,吃鳕魚對促進寶寶智力發育極有好處。
1) 高仿假冒太嚴重
鳕魚已經被列為瀕危魚類,限制捕撈,是以價格也是水漲船高,這種情況下,很多不法商家就會以次充好,把寶寶身體健康抛諸腦後,用油魚冒充鳕魚。
2) 媽媽不會挑
媽媽為孩子買東西都是選擇最好的,但無奈油魚和鳕魚在外形上的差距不明顯,這讓寶媽很為難,連給孩子買點魚都縮手縮腳,不敢冒險。隻能一邊聽着育兒專家說鳕魚好,一邊唉聲歎氣用其他魚類代替。
1) 價格
目前鳕魚的産量很少,價格普遍在上百元一斤,更好的會達到幾百元,而油魚就便宜多了,通常幾十甚至十幾一斤,便宜沒好貨,寶媽可别貪便宜買了油魚回家,低于百元以下的鳕魚不靠譜,多半是油魚冒充的。
2) 顔色
鳕魚顔色潔白,紋理細緻,沒有多餘的雜色;魚鱗很密,一片壓着一片;而且鳕魚個頭大,橫切面也大。
油魚有淡黃或淡紅的線條,顔色并不純粹;而且油魚雖與鳕魚外形相近,但個頭要小很多,是以橫切面也小,不會超過成人的手掌心。
3) 品牌
正規廠商的鳕魚一定會在包裝袋上注明成分,鳕魚的脂肪含量隻有0.5%,寶媽一定要注意,脂肪含量極少的才是鳕魚。
油魚為什麼被稱作“油魚”?因為魚肉含有40%以上的油脂,如果包裝上注明的油脂含量過高,寶媽就不要買了,是油魚無疑。
很多黑心廠商會把油魚的包裝撕下來,散裝賣給寶媽,并稱自己賣的是鳕魚,建議寶媽一定買正規廠家的産品。
4) 解凍
為了儲存,鳕魚大多是冷凍的,寶媽可以解凍後觀察,鳕魚解凍後肉質依舊細化軟嫩,是那種q彈的觸感,而油魚解凍後會很粗糙,有顆粒感,散散的,讓人摸了不想再摸。
5) 蒸煮
鳕魚蒸煮後前後變化不大,顔色依舊白嫩,入口細嫩,微有嚼勁,油魚蒸煮後會現原形,有大量水分析出,而且因為油脂過多,是以有入口即化之感,還沒來得及嚼就滑進嗓子了。
有了這些“武器”,寶媽在識别起來就容易多了。
鳕魚清蒸最好,可以最大限度的鎖住營養,孩子每周吃一到兩次,每次吃50—100克就可以,是以鳕魚雖然貴,但小康家庭也是負擔的起的。
寶媽們你舍得給孩子買鳕魚嗎?你有過上當受騙的經曆嗎?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讨論吧,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貝貝豆育兒課堂』,喜歡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