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法是書法的基因密碼,學書法,筆法就是使用毛筆的方法,主要有行、轉、折、提、按 、撚六種筆法。
須先知筆法,方可打通學書之徑,直通學書法門。
既知筆法,深入實踐,乃悟書學之理,筆下自有神采煥發。
此文中,我們來探索曆史上那些偉大書法家們的筆法之謎!
1
西晉陸機《平複帖》中的“屬”字

《平複帖》用秃筆渴墨寫成。
這是“屬”字的草寫,自左上空,側筆取勢,入紙筆左轉右向行進,折筆左下行進,再折筆右向行進提筆;另起筆右轉下行,再折筆右上轉随勢出鋒,完成“屬”字。
▲西晉陸機《平複帖》
2
東晉王羲之的《喪亂貼》中的“首”字
自左上空,側筆取勢,入紙筆左轉右上行進,提筆鋒不離紙,随後觸紙右轉筆開鋒,向左下方行進,自然提筆;
緊接着空中轉向,側筆入紙,筆左轉右上行進,随後斷然折筆,右轉左下行進,鋒不離紙,在折筆向上,右轉向下,提筆離紙,再順勢入紙,轉筆、折筆、轉筆,提筆離紙,再入紙按筆,戛然而止,完成“首”字。
▲東晉王羲之的《喪亂貼》
3
東晉王珣《伯遠帖》“遊”字
自左上空側筆取勢,入紙筆左轉右上行進,左轉折筆下行,折筆左上行,再折筆右轉調峰右上行進提起出鋒;空中回轉,左下行進,右轉折筆右上行進,斷然折筆引帶下行,鋒不離紙,折筆右上行進,再折筆左下行進,再折筆、轉筆,順鋒離紙;空中回環,側筆入紙,轉筆提起,引帶入紙右轉左下行進,折筆左轉向右行進,順勢出鋒完成走之。
▲東晉王珣《伯遠帖》
4
唐代顔真卿《祭侄文稿》“傾”字
自右上空側筆取勢,入紙筆左下行進,提筆另起下行,再轉折筆向右上提起出鋒;空中貫通,動作不斷,快速入紙,右行轉筆,離紙、入紙下行,再折筆右上快速行進,再折筆左下行進,再折筆連續兩個右轉,左下行筆,再折筆、轉筆出鋒,完成“傾”字。
▲唐代顔真卿《祭侄文稿》
5
唐代懷素《自叙帖》的“顔”字
自左上空側筆取勢,入紙右轉筆,再左轉飛掠而出;空中回轉取勢,右上空側筆入紙,右上行進,斷然折筆左下行進,折筆向上、再向右下,再折筆向右上,渴筆引帶,再折筆下行,再轉筆、折筆,再左轉,帶出寫一個字。
▲唐代懷素《自叙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