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媒:美中關系陷入新冷戰?沒那麼冷

來源:環球時報

雅虎新聞文章,10月20日,原标題:與中國的冷戰?而不是在華盛頓,中國被視為"新俄羅斯"。結果,美國媒體聲稱美中關系正處于"新冷戰"之中。特朗普已經将與中國的經濟關系從合作轉向對抗,拜登一直在繼續這一立場。

但全球投資者要樂觀得多。在10月中旬于洛杉矶舉行的米爾肯研究所(Milken Institute)年度金融會議上,财富管理公司承認中國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但表示,令人沮喪的頭條新聞被誇大了。他們說,中國仍然是投資者的富裕市場。TPG Capital Asia主席Tim Dartles表示:"任何忽視中國的投資者都在傷害自己。我們看到了巨大的機遇。歐亞集團總裁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表示:"中國知道私營部門是效率的源泉。兩國仍有很多事情要做,美國和中國的利益相關者了解兩國之間深厚而持久的關系。"

美媒:美中關系陷入新冷戰?沒那麼冷

資訊圖

就目前而言,似乎每個美國政客都是中國的鷹派。但現實情況是,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嚴重依賴中國産品,而美國仍然是中國最重要的客戶。拜登希望一些産品,包括半導體和醫療裝置等關鍵商品,"傳回"美國。在國會的一些措施的幫助下,其中一些措施可能會成為現實。但是,将中國與世界上許多最大的客戶完全脫節似乎不太可能,也不一定不可取。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的增長正在放緩,它面臨着内部挑戰,如人口老齡化、國有企業效率低下和一些資産泡沫。但中國的中産階級比美國人口還多,其消費能力将繼續使其成為世界上最熱門的市場之一。投資者表示,他們有很多方法可以把錢投入中國,利潤不能轉移是沒有問題的。

中國的許多投資機會與美國相似。鑒于中國人口老齡化和醫生短缺,醫療保健是一個很大的領域,數字醫療保健可能會起飛。氣候技術是另一個将出現巨大增長的領域。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抨擊中國不願采用全球清潔能源标準,但它有一個計劃,到2060年實作淨零碳排放,并且是動力電池和光伏電池等關鍵技術的領先生産商。

至于資産泡沫,(西方)媒體的報道一直聚焦于恒大等投機性公司,聚焦于缺乏租戶和空置的建築,仿佛中國建造的房屋是為了填補其外牆而建造的。但對房地産的需求依然強勁,因為中國人更願意投資房地産而不是金融資産。"我們不認為供應過剩,"The Partnership Group亞洲區主席Kevin Liu在Milken會議上表示。有些道路或"鬼城"沒有人走過,但也許在小城鎮,情況并非如此。"

無論中國的投資環境如何,美中之間的緊張關系都不太可能改變(在短期内)。然而,在雙方的背後,是将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聯系在一起的紐帶,比他們想象的更緊密。這場戰争,沒那麼冷。(作者裡克·紐曼)

澳洲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翻譯"網站,10月21日文章,原标題:美中合作水準随着美中緊張局勢持續上升,兩國進入"新冷戰"的結論接踵而至。冷戰叙事本身是有問題的,因為它暗示華盛頓或北京可以互相擊敗 - 但考慮到美國和中國的互相依存關系以及許多重大的共同利益,這很難做到。

美中關系更有可能在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和其主要挑戰者之間無限期共存。為了穩定關系,兩國現在可以考慮從一個較小的目标開始,例如接受"大國之間長期共存的必要性"。如果這樣做,華盛頓和北京可以為他們的競争設定護欄,對其進行監管,并恢複合作,以應對日益決定世界方向的跨國挑戰。(翻譯者:阿裡維尼,喬恒翻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