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瞰諸暨馬劍(馬劍鎮政府供圖)
靈山劍水,人文馬劍。
馬劍鎮位于浙江省諸暨市的最西端。龍門山脈坐落其間,幾座千餘米山峰,峰峰相望,座座相連;富春江支流清澈見底,蜿蜒而過。這是一個典型的江南鄉鎮,四面環山,小溪流淌。生态環境絕佳。
如何利用好這一方山水,給老百姓創造就業機會?大力發展鄉村生态休閑旅遊,正是馬劍鎮的重要發展戰略。目前馬劍已編制了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為突出生态田園特色内涵,馬劍規劃從古韻、休閑、生态三方面推進鄉村振興,以山水、田園生态為基底,建設以養生度假為主導,兼具運動康體、鄉村休閑、森林遊憩、詩意憩居等功能的休閑小鎮;改造古街、曆史遺存等曆史人文景觀,控制城鎮建設規模,合理控制開發強度,展現“小而美,小而精”的小鎮形象。
四季有花看,處處有景觀。在都市生活久了,就特别向往馬劍這樣的田園生活。周遭被這一抹綠色熏染如夢,恬淡至極。
“今年,我們将繼續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打造融杭發展諸暨西部橋頭堡,依托馬劍‘三美’(美食、美景、美業),以環境衛生幹淨整潔、道路交通暢通有序,沿街沿河景觀整治提升、老街風貌複古改造等為建設重點。以文化底蘊挖掘整合、特色小年氛圍營造、傳統民俗傳承保護、群衆素質整體提升為推進核心,激活美麗經濟發展大提升。”馬劍鎮相關負責人說。
宗祠、廣場、禮堂……在馬劍,帶有曆史底蘊的文化符号随處可見,形式不一而足。與其他地方熱衷建設“小鎮會客廳”不同,馬劍堅持保留原汁原味,因地制宜,将這些文化符号建設成為對外展示風采的“金名片”。
這裡群山圍繞,樹木層疊,農田片片,白牆黑瓦的老屋在山腳下排排列隊,雞犬相聞。走在靠山腳邊一側,小徑曲曲折折,四通八達,新雨後,房檐的水滴滴滴答答地落在院子裡,鵝卵石上布滿了青苔,踩上去還有些滑膩。
樹德堂,浙江省級文物保護機關,建于乾隆年間,占地面積2026平方米,由照壁、門台、中廳、後廳、左右側廂、左右抱廂、後廳附屬房組成。門台為牆,居中辟青石石庫門,牆頂設磚雕及小青瓦,前檐柱施牛腿,牛腿上承挑檐檁以增出檐,牛腿刻飾龍形圖案;敬義堂,浙江省級文物保護機關,乾隆三十六年竣工。由門台、中廳、後廳及左右側廂組成,内門額書“可大可久”古篆,牛腿刻飾獅形圖案;永穆堂,始建于宋淳祐年間。後毀于火,清代重建,牛腿上承挑檐檁以增出檐,牛腿刻飾龍形花草圖案……還有惇遠堂、駿德堂、增德堂等,密集得一不留意就會錯過。
老屋,是馬劍人心中最寶貴的财富之一,點綴在118平方公裡的山水之間,成為馬劍旅遊版圖上晶瑩的翠石。“這是我們馬劍的回憶,也是我們的寶貝。小時候就在這長大,是我們的家。”馬劍鎮相關負責人說。據了解,早在政府決定出資修複保護這些古民居前,馬劍人就自發衆籌過兩三次修繕款,都在萬元以上,請專人來加強牆體屋梁、翻新瓦片等。現在,依舊有不少老人在這裡聚會閑聊。
地處浦江、富陽、桐廬三地交界的馬劍鎮,傳承着一個獨特風俗習慣——過小年。據傳每年辛勤勞作後,糧食豐收在即,馬劍人利用這一時間與親朋相聚,久而久之就有了“過小年”一說。為了能讓親朋間都有走動的機會,鄰近各村特意把過小年的日期錯開——幾乎月月都有“年”。
利用山清水秀的地理條件加上“萬人過小年”的人文情懷,馬劍鎮大力發展“小年文化”特色旅遊。
往往到了“小年”那一天,誰家的客人比别家多,來年這家就會行大運。是以,每戶人家都是門庭若市。除了吃飽喝足,村裡也會辦起熱鬧的“會場”,吃的用的應有盡有,客人們回去的時候還可以順道買點禮物給家人朋友。馬劍饅頭、石斑魚、豆腐包、土豬肉、灰湯粽、長壽面、豆腐皮等一大批純手工食物,引得衆人紛紛垂涎,頗有一番“舌尖上的馬劍”氣勢,約定俗成的“小年套餐”,俗稱“八大碗”。
這裡的一根長壽面,最長的可以在村子小廣場繞上一圈,成為一道獨特的美食風景;豆腐包從挑選原料開始,要經浸、磨、濾、煮、養、裹、榨等10多道工序,要害在于豆腐嫩而韌,豆腐包才能變“堅強”;還有馬劍饅頭加土豬肉,饅頭之松軟,放在嘴裡的麥香味道是筆者至今記憶最深刻的面點之一。而端上來的土豬肉,從顔色上就讓人垂涎欲滴。夾起被切得四四方方的肉塊,咬一口豬肉皮,不僅脆,還有點彈性。而肥肉部分,放在嘴裡甜而不膩。松軟的饅頭中間夾上土豬肉,豬肉裡的油分浸潤饅頭發酵過的縫隙,放在嘴裡是兩種不同食物相融的精華。
依托綠水青山和美景美食,近年來馬劍鎮堅持“旅遊+”的理念,緻力打造鄉村精品旅遊目的地,如今已形成了秦皇道馬場“騎馬遊古道”、開元芳草地鄉村酒店等一批鄉村旅遊網紅景點。為此,馬劍鎮大力建立文旅特色型,借力美麗城鎮,進一步有效激活文化、農業、康養等旅遊功能,整體提升旅遊接待能力。
今年,馬劍鎮計劃開發“智慧遊覽平台”,為遊客提供集餐飲、住宿、景點、交通等多功能于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同時,推進開元芳草地鄉村酒店二期工程建設,以龍頭企業帶動周邊景點旅遊發展。配套建設遊客集散中心、停車場,進一步提升遊步道、綠道等沿線景觀。
“一是通過宗祠文化串起古建築群,打通鎮域内秦皇古道整體線路,系統整合區域内遊步道,加快電子導覽圖建設,打造漫遊馬劍的步行之路;二是以石門紅色之旅、馬劍古鎮之旅、平陽美食之旅、狀元研學之旅、建輝民俗之旅和龍門自然之旅等為基點,打造串點成線旅遊地圖;三是依托金蕭支隊國防教育示範點、戴氏宗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壺源江生态河道、三界尖省級森林公園等紅色、文化、自然資源,打造‘黨建+旅遊’精品線路。”馬劍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馬劍将努力實作“全域景區”“全域美麗”的新突破。
作者:趙征南
編輯:邵大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