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1 - 數組大折騰】
(1)建立一個有20個元素的整型數組,通過初始化,為數組中的前10個元素賦初值,然後通過鍵盤輸入後10個元素的值,從前往後(從第0個到第19個)輸出數組中元素的值,每5個元素換一行。
(2)建立一個長度為10的整型數組并初始化,由後往前(由第9個元素向第0個元素方向)輸出數組中所有元素的值,改變數組元素的值,令所有的資料加倍,輸出改變後的值。
(3)建立一個長度為16的整型數組a并初始化,先輸出數組中元素值為3的倍數的數,再輸出所有下标為3的倍數的元素值。輸出如圖示。

(4)建立一個長度為16的整型數組a并初始化,删除數組中所有能被3整除的元素(數組中實際有效使用的元素将不足16),輸出删除後數組中的全部元素。
(5)建立一個長度為16的整型數組a并初始化前15個元素,輸入一個整數b,将b插入到a[0]位置(原有的資料往後“移動”)。
<a href="http://blog.csdn.net/sxhelijian/article/details/45290941">參考解答</a>
【項目2 - 成績處理函數版】
在數組score中将要存儲了某小組c程式設計的成績,請設計實作下面的各功能函數,并在main函數中調用,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應用:
(1)輸入小組人數及成績,要保證成績在0-100之間;
(2)輸出該小組的最高成績、最低成績、平均成績;
(3)輸出考得最高成績和最低成績的同學的人數;
(4)輸出考得最高成績和最低成績的同學的學号(設數組下标即學号,可能有相同的成績)。
(5)求出所有同學成績的标準偏差,标準偏差公式為
,其中 xi 為樣本(即某同學成績),
為均值(前面已經求出),n為樣本數目;
界面參考見圖
“成績處理”是該功能不用函數的實作。本項目要求輸入、求最大/小值等所有功能都通過自定義函數完成。這種設計貌似比不用函數的方法麻煩,但這隻是對函數不熟悉時的感覺。而實際上,采用函數的做法,在結構有更多的優點,尤其是當程式的規模更大時。通過這個項目,學會将數組名用作函數的參數解決問題的方法。
下面是建議的自定義函數的聲明和main()函數,你需要定義這些函數。
<a href="http://blog.csdn.net/sxhelijian/article/details/45368941">參考解答</a>
【項目3-折騰二維數組】
建立一個5行4列的二維整型數組,通過初始化,為數組中的前兩列的10個元素賦初值,然後:
通過鍵盤輸入,使後兩列的10個元素獲得值;
按行序優先輸出數組元素;
将所有元素值乘以3後儲存在數組中;
按列序優先輸出(輸出的第一行是數組中的第一列……,其實輸出的就是“轉置”);
将數組“倒”着輸出(即最後一行最後一列的最先輸出,第0行第0列的最後輸出);
輸出數組中的所有偶數;
輸出所有行列下标之和為3的倍數的元素值。
提示:程式設計時,可以做一點,調一點。參考的運作界面如圖:
<a href="http://blog.csdn.net/sxhelijian/article/details/45421407">參考解答</a>
【項目4-矩陣運算】
在數學中,一個矩陣由若幹行和若幹列資料組成,可以直接存儲為一個二維數組。
(1)矩陣相加
兩個矩陣相加,要求其行、列數均相等。運算規則為:一個n行m列的矩陣a加上另一個n行m列的矩陣,得到的結果是一個n行m列的矩陣c,c中的第i行第j列位置上的數等于a和b矩陣第i行第j列上數相加的和。例如:
請程式設計式,實作兩個矩陣的加法。
(2)矩陣相乘
一個n行m列的矩陣可以乘以一個m行p列的矩陣,得到的結果是一個n行p列的矩陣,其中的第i行第j列位置上的數等于前一個矩陣第i行上的m個數與後一個矩陣第j列上的m個數對應相乘後所有m個乘積的和。
例如,下面的算式表示一個2行3列的矩陣乘以3行4列的矩陣,其結果是一個2行4列的矩陣:
按二維數組習慣,從第0行第0列開始計數,結果中第1行第2列的元素是9,是通過左矩陣中的第1行(2 0 3),乘以右矩陣中的第2列(3 2 1),對應數相乘并加起來,就得到了9,即2×3-0×2+3×1=9。請将這個矩陣乘手工計算一下,規則不複雜。
請程式設計式,實作兩個矩陣的乘法。
<a href="http://blog.csdn.net/sxhelijian/article/details/45421413">參考解答</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