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大布由北周武帝宇文邕于建德三年(公元574年)開始鑄行,時年宇文邕剛剛誅殺權相宇文護,且北周政治清明、國勢強盛。宇文邕劍指北齊、意欲兼并。
傀儡皇帝
西魏大統九年(公元543年),宇文邕出生于同州(今陝西大荔),是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年幼時孝順父母,且聰明有氣度,宇文泰是以很喜歡他,常常對别人說:“将來能實作我志向的,一定是這個兒子。”
然而宇文泰隻說對了一半。公元557年,宇文邕的三哥宇文覺受禅登基,建立北周,拜宇文邕為大将軍,出鎮同州。但是同年九月,大冢宰宇文護,也就是宇文覺、宇文邕的堂兄,廢掉了孝闵帝宇文覺,擁立明帝宇文毓繼位。雖然是宇文邕的堂兄,但是宇文覺整整大宇文邕三十歲,幾乎不是一代人。
宇文毓繼位後,對宇文邕十分親近,朝廷凡有大事,多同他商議。宇文邕性格深沉,深知其中之道,是以不是周明帝垂問,他絕不輕易發表意見。周明帝常常贊歎他道:“此人不言,言必有中。” 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宇文護上表請求把朝政大權還給周明帝,周明帝答應了他的請求,但軍國大事仍然委托于宇文護。周明帝性格聰慧,有見識、有膽量,漸漸地,宇文覺開始懼怕他。于是,在武成二年(公元560年),宇文覺差人在飯菜裡面下毒,毒死了周明帝。周明帝死後,宇文邕繼位,是為周武帝。
保定三年(公元563年),北周武帝宇文邕下诏說:“大冢宰晉國公宇文護助朕完成帝業,安養天下百姓,功勳無比。從今以後,诏诰及官方文書一律不準直稱他的名字。”至此,宇文護權傾朝野,風頭無兩。宇文邕深知宇文護的勢力已經長成,至此便采取韬光養晦的政策,長達近十年之久。
重掌朝權
保定三年(公元563年),宇文護命柱國大将軍楊忠聯合突厥東征北齊,圍攻洛陽,因北齊援軍趕到,無功而返。伐齊的挫敗,使宇文護在北周的威望大為降低。
天和七年(公元572年)三月十八日,宇文護從同州回到長安。宇文邕駕臨文安殿,見過宇文護後,領他進入含仁殿拜見皇太後。宇文護将入殿時,宇文邕對他說:“太後年事已高,很愛喝酒。過去雖然勸告過多次,但她聽不進去。今天既然是兄長拜見,希望您再勸勸太後。”于是拿出《酒诰》交給宇文護。宇文護入殿之後,按照宇文邕所言,向太後朗讀《酒诰》。還未等讀完,宇文邕用玉笏從後面打他,宇文護倒在地上。宇文邕又令太監何泉拿禦刀砍他。何泉害怕,砍下去後沒有傷着宇文護。當時衛王宇文直預先藏在室内,于是沖出來将宇文護殺死。
宇文護被殺後,宇文邕召見宮伯長孫覽等人,告訴他們這件事,立即下令逮捕宇文護之子以及一幹人等,并集中在殿中殺掉。
建德三年(574年),宇文邕下诏恢複宇文護及其諸子原來封爵,追加宇文護谥号為“蕩”,并将宇文護重新安葬。
宇文邕生活儉樸,諸事希望超越古人,他于建德四年(公元575年)派兵伐齊,最終于次年滅掉北齊,從此擁有了黃河流域和長江上遊,為後來隋朝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五行大布
五行大布鑄造時,恰逢周武帝宇文邕謀劃伐齊,是以屬于虛值币,初以一當十(布泉),與布泉、五铢并行。面文“五行大布”玉箸篆,錢文及制作均極為精美,币質為青銅。五行大布有大、中、小型三種。初期大樣錢直徑27毫米左右,後期減重鑄造的小樣直徑隻有22毫米左右。五行大布與布泉、永通萬國一并稱為北周三大美泉。
永通萬國通常有以下幾種。
1、五行大布大樣:直徑在27毫米左右,市場價在800元左右,好品相能夠達到一至三千元。

五行大布大樣
2、五行大布中樣:直徑在25毫米左右,市場價在500元左右。
五行大布中樣
3、五行大布大字:一般為大樣,直徑在25毫米以上,至27毫米左右,比正常五行大布字型飽滿,市場價在千元以上。
五行大布大字
4、五行大布小樣:直徑在22毫米左右,市場價在500元左右。
5、五行大布合背:直徑在26毫米左右,非常少見,等級為四級,市場價在數千元左右。
五行大布合背
建德年間
一件小事展現了宇文邕的品德高尚。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北周的叱奴太後去世。周武帝宇文邕住在居喪的房子,早晨和晚上隻吃很少的飯。群臣上表請求周武帝不要縮食,幾十天以後才停止。衛王宇文直對武帝誣陷齊王宇文憲說:“(服喪期間)宇文憲飲酒吃肉,和平時一樣。”周武帝答道:“我和齊王是異母所生,都不是正宗嫡子,由于我的緣故,一起為太後服喪。你應當感到羞愧,談不到什麼得和失!你是太後的親生兒子,特别受到她的慈愛;你應當自勉,不要去議論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