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十七年)秦将内史騰接受秦王嬴政的指令,對南韓發動總攻,攻打新鄭,末代韓王安投降,持續了170多年的南韓,從此宣告滅亡,同時也是秦始皇嬴政的大軍第一個消滅的諸侯國。南韓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國家?

強大的秦軍。
對東周春秋戰國曆史有粗略了解的人都清楚韓、趙、魏三國的開創者實際上原先都是晉國的卿大夫,晉國的國君勢力衰微,強悍的卿大夫們便開始如同東周王朝的各諸侯國一樣互相攻打吞并滅族。公元前403年,也就是韓景侯韓虔六年,韓趙魏三家獲得了周天子的承認,正式建立諸侯國,南韓的曆史就此開始。
韓南陽假守騰反韓歸秦。
縱觀整個戰國,相對于齊國、楚國、秦國之類幅員遼闊,軍事實力強悍的強大國家,南韓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弱國,并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戰績,即使是燕國也曾經幾乎滅亡了齊國,連續攻克齊國的70多座城池,而南韓的滅國記錄隻有一個已經十分衰弱的鄭國。
趙國騎兵。
咱們先來做一個統計,就是在史記韓世家中出現的所有南韓地名,可以對南韓的具體疆域,以及疆域的變化有一個大緻的了解。
《東周列國志》中的鄭國國君鄭莊公。
“ (韓桓惠王十年,公元前260年)我上黨郡守以上黨郡降趙”這個大家都很熟悉了,長平之戰的導火索,南韓上黨郡守馮亭拒絕把上黨郡交給秦國,帶領上黨郡的軍民投降趙國,結果引發了秦趙大戰,結果40萬趙軍被秦軍消滅。今天的上黨地區在今山西省的東南部,是由群山包圍起來的一塊高地。其東部、東南部是太行山脈,與今天的河北、河南二省分界;西南部為王屋、中條二山,與今河南省分界;西面就是太嶽山脈;北面則為五雲山、八賦嶺等山地。
周幽王覆滅之後,鄭國逐漸興起。
秦國攻打南韓。
“(韓景侯)九年(公元前400年),鄭圍我陽翟。”陽翟,是今天的河南省禹州,同時也是夏王朝的舊都。“(韓)文侯二年(公元前385年),伐鄭,取陽城。”陽城同樣是夏王朝的舊都,在今天的河南省登封縣告成鎮。“(韓昭侯)二年(公元前361年),宋取我黃池。魏取硃。六年(公元前357年),伐東周,取陵觀、邢丘”黃池,又名黃亭。在今河南封丘縣西南二十二裡三姓莊北;硃,暫時未查到;陵觀也沒查到;邢丘在今天的河南溫縣一帶,應該是不久就被魏國所攻取。
秦軍大舉攻城。
“(韓襄王)五年,秦拔我宜陽,斬首六萬。秦武王卒。六年,秦複與我武遂。九年,秦複取我武遂。十年,太子嬰朝秦而歸。十一年,秦伐我,取穰。”宜陽,今河南省宜陽縣西;武遂,今山西省垣曲東南;穰(rang)在今天河南的鄧州市。“(韓釐王,li,厘的繁體字)五年,秦拔我宛。六年,與秦武遂地二百裡。”宛,宛城,在今天河南的南陽一帶。也就是說,南韓的國土範圍大概在今天的河南省的西部以及山西省的東南部,這個領土略略的目測一下,那肯定能不算小,而且不同于秦國和楚國,南韓地處中原,雖然領土相對于秦楚是十分狹小的,但是它的人口密度以及農業和手工業也都是十分發達的。
《大秦賦》中的韓非。
誠如戰國策所言“天下勁弩皆從韓出”南韓以生産強大的弓弩聞名,而在南韓的宜陽,擁有着當時天下最大的鐵礦山,南韓占據着這座巨大的鐵礦山,由此便可以生産出更多的精兵利器,在戰國時期,鐵兵器已經被用于作戰,無論是楚國墓葬,還是燕下都出土的鐵胄,抑或是春秋時期秦國墓葬出土的鐵劍,都說明鐵制盔甲武器在當時已經被廣泛使用,在2006年對于鄭韓故城的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了十幾具在秦滅韓之戰中,被秦軍砍殺的韓軍士兵屍體,随同屍骨一同出土的還有銅镞以及兩片鏽迹斑斑的鐵甲殘片,可見當時的韓軍在丢失了宜陽礦山之後,仍然使用鐵铠甲,而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中出土的陶俑身上的铠甲樣式明顯還是皮甲。
青銅圓鼎。
滅韓之戰。
擁有相當強的手工業實力,以及配置設定的人口資源和先進的技術,但是從上面的記載可以看出,南韓在其建國的170多年的時間裡,兵敗失地的次數仍然非常多,不僅是面對秦國,即使是宋這樣的撮爾小邦仍然能在南韓的身上割下塊肉來,也由此可見,至少在戰國時代,先進的技術并不能彌補制度和國力上的差距,這也就是為什麼南韓掌握了較為強大的軍事技術,但是仍然無法擋住秦國擴張的腳步的原因。
聲勢浩大的秦軍。
而且南韓地處中原,和秦國接壤,如果秦國想要東出,南韓是必須要對付的敵人,這也就是為什麼南韓屢次遭到秦國的進攻,領地不斷地被秦國蠶食,直到秦王嬴政十六年(公元前229年),南韓的南陽代郡守騰(一說就是後來滅韓的内史騰)向秦國獻地投降,第二年秦王派遣秦國将領内史騰攻打南韓首都新鄭,末代南韓國君韓王韓安投降秦軍,持續了170多年的南韓宣告滅亡,南韓的滅亡不僅是這個170多年政權自身的滅亡,同時也是山東六國徹底覆滅的開始。
《大秦賦》中末代韓王安投降秦國。
南韓雖然掌握有較為先進的技術,但是綜合來說,其國力弱小,申不害變法失敗之後,其已無稱霸之可能,秦國若要東出,南韓首當其沖,山東六國如要抗秦,做其他五國必然要援助南韓,而秦國采用了範睢的遠交近攻政策,拉攏較為遠的燕國和齊國向着和秦國接壤的楚國、趙國、南韓、魏國大舉進攻楚國趙國國力強盛,面對強大的秦軍攻打自然可以抵擋一時,魏國自戰國中期已經衰落,但畢竟也曾經是一個強大的國家,隻有南韓不得不在大國的夾縫之間生存,然而,随着秦國勢力的日益膨脹,滅亡六國一統中國已經是大勢所趨,在其他五國勾心鬥角,不一心抗秦的情況下,南韓唯一能做的也隻是苟延殘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