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卦是《周易》第四十六卦,卦體為坤上巽下。坤為地,巽為風,地風升。
由低往高移動曰升,引申有登升,提升諸義。
孔穎達曰:“升者,登上之義。”朱熹曰:“升,進而上也。”
巽木在下,坤地在上,木生地中,其根深,微而著,隐而彰,日長其體,漸成高大,故名之為“升”。
《序卦》說:“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萃卦象征聚集,聚而後産生新的上司集體,人脈提升,事業蒸蒸日上,是以萃卦之後續以升卦。
文王所系升卦卦辭:“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
“元”,大;“亨”,通。上坤為地,下巽為木,互震為春,木在地下孕育生根,春來生新綠,日見其高;二與五應,三與上應,故曰“元亨”。
《說文》:“用,可施行也。從蔔從中。”蔔中乃可施行。“大人”,有德有位之人,此謂六五。六五互震,柔居尊位,處上卦中位,仁德中正之君。二應五,故曰“用見大人”。
“用見大人”,行此事也。二五兩爻,一陰一陽分處上下之中位,陰陽合德,為同道。同氣相求,同聲相應。
《釋文》:“‘用見’,本或作‘利見’。”漢帛書《周易》作“利見”。“利見”,意思是宜見,見則有利。見與不見,随人自擇。“用見”,意思是實施“見”這一決定。二應五,正在做,“用見”更為準确。
“恤”,憂。二三四互兌伏艮,兌為悅,艮成始成終,九二以剛中之才,居柔順之位,與六五相應,故曰“勿恤”。
《爾雅·釋言》:“征,行也。”《說文》:“征,正行也。”征的本義是正行。六五互震為動,九二體巽為入,二應五,五體坤,坤位西南,故曰“南征吉”。
《彖》曰:柔以時升。巽而順,剛中而應,是以大亨。用見大人,勿恤,有慶也。南征吉,志行也。
“柔”謂六五,六五陰爻柔。震春兌秋,時也。六五互震之體而居坤中,五,天子之位,陰爻居之,故曰“柔以時升”。此據卦象诠釋卦名之義。
“巽”通“遜”,遜讓。下體巽為遜,上體坤為順,故曰“巽(遜)而順”。九二陽爻剛,居下體中位,故曰“剛中”;六五與九二應,故曰“剛中而應”。“巽而順,剛中而應”,順以長,應則通,是以大亨。卦辭雲“用見大人,勿恤”,言有福慶。卦辭言“南征吉”,意思是說心願能夠實作。此以卦體卦德爻象诠釋卦辭。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
坤為地,巽為木,為高,地中生木,日見其高,是升卦之象。
《釋名》:“德,得也。”許慎《說文解字》:“德,升也。”段玉裁說:“升當作登。”“德”通“得”,本義為登升。此卦名升,德用其本義。“順德”意思是順勢順時以長,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先賢多解作“以順為德”,朱熹讀順為慎,恐皆非聖意。
地中之木,始于毫末,順時以長,漸成合抱。君子觀升卦之象而效法之,植根于民,順時而為,進德修業,積微小以成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