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高育良遇到汪丁丁,育良書記會虛心學習《經濟學思想史講義》

如果高育良遇到汪丁丁,育良書記會虛心學習一下《經濟學思想史講義》

作者:榮振環

《人民的名義》大結局了。

每個人都有了歸處。

話說高育良在自己的思想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偏,最後走進了監獄。

獄中,他讀了一本書。汪丁丁的《經濟學思想史講義》。(以下簡稱講義)

如果高育良遇到汪丁丁,育良書記會虛心學習《經濟學思想史講義》

于是,他最大的願望不是出獄,而是想當面問汪教授幾個問題。

1、第一個是代替祁同偉、趙瑞龍和高小琴問的,什麼是财富。

講義中說:财富當然是獲得幸福的必要手段,但你不能太貪婪,否則你就變成了财富的奴隸,進而失去了自由。

對于“财富”,亞裡士多德給出了一個定義——“财富”是指“價值的一種形态,即由貨币度量的一切事物”。在這個定義下,若你能守住中庸,你就獲得了自由。

自由的人,就是對财富具有美德的人。

如果高育良遇到汪丁丁,育良書記會虛心學習《經濟學思想史講義》

2、第二個問題,我的根本問題在哪,我如何去了解這個世界

講義中說,根本問題之是以能成為根本問題,必源于“自行顯現”。你自己找,那隻是從一個角度出發,那是找不到的,你必須要去傾聽生活,從各個角度讓它自行呈現。

高育良顯然什麼事都是從自己出發,從祁同偉出發,沒有真正傾聽時代的聲音,社會的聲音,人民的聲音,最後倒在了人民的名義下。

講義中說,如果你想了解世界,就要擺脫這所有的具體利益的糾纏,這樣這個世界就向你敞開了。然而,直覺也許是有限的,黑爾德認為,對于直覺來說,隻存在有限的事物。如黑爾德所介紹的這樣,這個世界對于直覺來說就應當是有限的、局部的,隻不過我們必須讓這個局部向外敞開,敞開的方法就是不要去斤斤計較你自己的利益。我們要超脫于自己的局部世界,這是思想的前提。

如果高育良遇到汪丁丁,育良書記會虛心學習《經濟學思想史講義》

3、我有權懂法,為什麼會栽在濫用權力的法上

講義中說:easterlin是重要的人口經濟學家,三大人口經濟學家之一。“人們的生活水準依賴于法治,如果法治水準不夠高,生活水準改進得就慢。”

中國現在是全面實作小康社會,生活水準整體改進和提升,此時,法治建設當務之急。

利用權力,把自己淩駕于法律至上就是極端的自私自利的利己主義者。

講義中說:利己主義不應該等同于自私自利主義,亞當•斯密強調使用self interested 來表示利己,self interested是自利的、合理的、适度的,是一種自然情感。而利己主義是selfish的,是自私自利的。這兩個概念完全不同,自私是過分的利己,違反了中庸之道。不自私或者完全利他又違反了自然情感,是以适度利己是對的。功利主義最著名的口号是:所有人的效用的效用之和的最大化是制定社會政策的基礎,任何社會政策的制定應當最大化所有人的最大幸福。這就是邊沁(jeremy bentham)當年的口号。利己主義,作為快樂主義的一種方式,主張每一個人都應當把追求自己最大的幸福當做終極目标。利己主義學說也承認,有時候達到這一目的最好的手段就是靠給别人帶來快樂,為了最大化我們自己的效用。是以有兩個利己主義的版本,單純的自私自利和表現為利他主義的利己主義。

高育良、祁同偉和一系列官員的倒下,源自于自私自利的利己主義。

4、真正的幸福在哪裡,難道我和小高的愛情不是幸福嗎?

如果高育良遇到汪丁丁,育良書記會虛心學習《經濟學思想史講義》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知識不同于思想,前者是科學的建構,後者提供問題意識。

思想的一大特征在于基于内省的洞察,英文叫“insight”。

講義中說:你能不能enjoy the life(享受生活)取決于你受什麼樣的教育,教育讓你的感覺神經變得更敏銳,能夠欣賞大自然的美,能夠把很多低級的欲望給緩解掉,就如伊壁鸠魯所說的,真正的幸福不在于較多的财富,而在于較少的欲望,這就需要教育。

經濟學的目的是讓人們生活的更幸福,告訴人們如何在理性原則下自由選擇自己的幸福。幸福,即為可達到的最大程度的善,善是因自身而善的善。

這種善的選擇有兩點理性原則:第一,讓人們選擇較溫和的欲望,兩者相害取其輕;第二,讓人們最大化自己的幸福,兩者相利取其重。這也是亞裡士多德表述的選擇的中庸。

高育良首先是作為人,有選擇的權利,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但這種幸福需要建立在正常社會秩序下面,而非官商勾結盤根錯節的利益基礎上。

作為人民的公仆,這種選擇打破社會公平,損害人民的名義,破壞正義。

什麼是正義?是所有有自由意志的人,通過對自由意志的主體判斷找到一種社會秩序,它使得所有的人享有同等自由,這就叫正義。這也是康德所了解和定義的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

從這個角度,高育良和小高的幸福大廈其實建在沙灘上,随時倒塌,還會造成公共危害。

如果高育良遇到汪丁丁,育良書記會虛心學習《經濟學思想史講義》

記住,正義是每個人幸福感的重要名額。

沒有哪些品質是絕對可譴責的,也沒有哪些品質是絕對可稱贊的。

有一種正義叫《人民的名義》,唯有以人民的名義守護正義,讓正義回歸人心,才能讓正義震撼人心。

如果高育良遇到汪丁丁,育良書記會虛心學習《經濟學思想史講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