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粵劇院的名伶在演繹馬師曾經典作品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鄒維俊)“馬師曾”回來了!從昨日(7月22日)上午開始直至晚上,馬師曾戲曲藝術回顧暨容桂曲藝發展圖檔展、馬師曾戲曲藝術回顧暨容桂曲藝發展座談會、馬師曾戲曲藝術回顧欣賞晚會……這一切,都是為了紀念已經逝去51年的粵劇大師馬師曾。
時間回放到上世紀50年代。“1954年我看了粵劇,演得比較好,現在行家馬師曾回來了,水準更高了。”1956年,周恩來總理出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座談會時由衷地說出這麼一番話,是對粵劇大師馬師曾一種高度的評價。
今年正值馬師曾誕辰115周年,順德區委宣傳部(順德區文化體育局)、容桂街道辦事處特舉行了“馬派雄風 戲曲縱橫——馬師曾戲曲藝術回顧系列活動”來紀念這位出生在順德容桂的粵劇大師。活動内容包括馬師曾戲曲藝術回顧暨容桂曲藝發展圖檔展、馬師曾戲曲藝術回顧暨容桂曲藝發展座談會、馬師曾戲曲藝術回顧欣賞晚會。
在圖檔展覽中吸引住了隻有8歲的志豪和他的朋友,他們今年打算去興趣班學習粵劇
“馬大師可以說是我的啟蒙老師,自小便時聽着他的粵劇長大的,他是我們容桂人的驕傲,這是為他舉行的晚會當然要來捧場啦!”來自容奇社群的劉奶奶已經72歲了,是個典型的戲曲迷,而她最迷的就是馬師曾,晚會八點才開始,傍晚六點半左右她已經來到了演播廳外等候,她還特地把兒子、媳婦、孫子都一起叫過來過來欣賞晚會。
記者在現場看到,前來觀看的人有老有少,不少都是一家三代同堂前來觀看表演。來自廣東粵劇院一衆粵劇名家們還特意挑了馬師曾的《鬥氣姑爺》、《三娘教子》進行表演,引來現場一片叫好。而最後由馬師曾的兒子、香港軍事評論員、中國近代軍事史學會會員馬鼎盛上台獻唱了一首《步月抒懷》,更是将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馬鼎盛最佩服的是父親的铮铮鐵骨
“父親是我的驕傲!”馬鼎盛在接受順德城市網記者采訪時說,他最佩服的不是父親創的“乞兒喉”,而是父親在抗日時期表現的民族大義和铮铮鐵骨的精神。在民族陷入危難之際,日本特務威迫利誘馬師曾返港,馬師曾大義凜烈,嚴辭拒絕,堅決抗日,他組織戲團進行抗日救國宣傳,用義演義唱募捐得來的錢财和衣物,支援前線抗日戰士,救助後方苦難同胞。“這是我們所有國人都應有的一種愛國精神。”
“我們不僅要學習馬師曾大師的愛國精神,也要立足容桂實際發展戲曲文化。”順德區副區長、容桂街道黨工委書記賴雪晖表示,一個城市的文化實力也是重要的的展現。容桂具有“中國曲藝之鄉”的美譽,戲曲基礎良好,容桂将會加大力度發展戲曲文化,進而進一步推動順德的戲曲文化進一步發展。
青少年們參與戲曲表演
“順德對于戲曲文化的發揚和繼承氛圍十分好,對于人才的培養政府和社會的力度也很大。”佛山市副市長麥潔華看着舞台上正在表演戲曲的是一些青少年之後不禁贊道,她覺得舉辦這樣的活動可以讓更多人了解戲曲、學習戲曲,進而可以進一步推動中國戲曲文化的發展。同時她也希望順德可以繼續加大戲曲在青少年層段的普及力度,讓戲曲更為廣泛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