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資料與量化投資

大資料與量化投資

    網際網路和金融,真的是兩個最聰明群體所從事的行業。似乎這兩個行業,都是開始就高薪,并且未來想象空間無限。是以才會有那麼多人才蜂擁而至。随着網際網路不斷發展,網際網路和傳統領域的結合成為更重要的方向,這兩個最聰明的行業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一、網際網路的核心邏輯

網際網路是将計算機連接配接在一起的資訊網絡,計算機是通過二進制的核心邏輯進行存儲和計算的進階數學機器。整個的網際網路其實就是用數字表達很多現實的資訊,并進行無國界、無時間限制的資訊傳播。核心來看,網際網路主要發揮着資訊存儲、資訊計算、資訊傳播的作用。一切能盈利的硬體裝置、系統軟體、資訊網站、搜尋引擎、社交工具等企業都是圍繞着資訊存儲、計算和傳播展開的。計算機和網際網路就是完成了更高效的存儲、計算處理和傳播。是以未來的方向一定是和傳統領域更深層次的結合,并存儲成大資料進行計算挖掘,更高效的産出結果。這才是大資料、雲計算與可穿戴裝置的價值所在。

  二、金融的核心邏輯

金融其實是用貨币數字把所有資源連結在一起,讓所有資源可以流通和比較。貨币的流動方向,長期還是可以代表更大的價值創造的。是以,貨币在促進的是經濟發展。貨币總會尋找更能帶來價值增長的領域。金融市場,正是降低了貨币流動的成本,讓貨币流通更加高效,進而促進整體的資源優化配置。

  三、過去有沒有網際網路金融?

如果我們說網際網路就是網際網路與金融的結合,那過去肯定是有網際網路金融的。我們把各個金融市場的資料放在一個計算機伺服器裡面,然後讓他們接入同一個網際網路,這就算是最早期的網際網路金融吧。網際網路充當的就是最基礎的金融資料存儲和傳播的作用,資訊處理做的也非常基礎。現在看,除了各種交易所資料上證指數,還有湯森路透 都應該算做資訊存儲和簡單處理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

如果說進步,就應該是在資料量足夠大且傳播有效性能夠保障後,大家做的更複雜的處理和算法。量化投資應該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提出的,應該說,量化投資就是網際網路金融一直在走的一條路。因為,他需要對網際網路工具的深度和複雜應用,我們也可以了解這就是大資料挖掘和雲計算的金融應用,并且最終實作的是對投資品種的預算以及計算機的自動套利交易。當然,這種工具也曾經助推過股災。

是以說,網際網路和金融的結合一直就存在,并且一直在進化。

  四、目前網際網路金融的現狀與短期趨勢

為什麼大家目前又重新提網際網路金融的概念呢?應該是由餘額寶開始火起來的吧。當天弘基金和支付寶合作發行貨币基金獲得成功後,大家認為傳統金融機構用網際網路思維更好的擁抱和利用網際網路才是正道,是以網際網路金融又成為網際網路圈和金融圈的熱門話題。

那新時代的網際網路金融應該是什麼呢?我想更多是網際網路精神或者說思維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因為用計算機和網絡存儲、處理、傳播金融資訊其實一直就存在,新的概念一定是跟上一個時代不同的。是以,現在的網際網路金融,應該是定義成網際網路思維下或環境下的新型金融,比如餘額寶、百發、雪球。其實雪球的網際網路深度和思維是最強的,甚至超過餘額寶和百發。是以,其實很多金融機構如果想做網際網路金融,可以找雪球做戰略合作方。

目前,絕大部分公司都是将一些傳統金融業務搬到網際網路上去。天天盈基金、餘額寶貨币基金、平安車險、招商網上銀行、p2p個人貸款。如果說和訊旺、天天盈是簡單的内容轉移1.0時代。那麼餘額寶、雪球和p2p個人貸款最多算2.0吧。那未來的3.0時代是什麼麼?我個人認為還是在網際網路思維下的大資料挖掘,或者說叫更加精準和優化邏輯的推薦算法。

五、未來網際網路金融的核心是網際網路思維與技術與金融的無縫融合

我認為任何傳統領域和網際網路的融合都是全面融合,不是簡單地傳統變到線上。不是把基金拿到線上賣就能是未來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金融真正的價值應該是發揮網際網路的思維、技術優勢以及金融的資源優化配置特性,兩者的結合必定是更加高效的完成金融資訊傳播以及資源優化配置。實作網際網路金融我覺得主要有三部分。

1.金融大資料接入:第一階段即是現在不斷推進的銀行的内部交易系統、支付寶、網上基金、經濟波動資料等。第二階段應該是更多非直接資料的接入,比如使用者在更多金融平台上的行為的資料以及使用者對于一些金融現象的情緒變化資料。比如雪球上的熱門讨論與關注,甚至未來有了google glass以後我們可以做到識别大盤狂跌的時候持有者心裡的變化。這些都屬于未來更多的金融大資料接入。這部分在中國需要許多人、部門和企業不斷的努力。

2.基于大資料的存取、挖掘與處理技術:我們認為随着資料量不斷的加大,對網際網路技術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無論是大資料的存儲和提取還是高效的處理以及學習,都需要技術支援。是以,雲存儲和雲計算将是未來網際網路金融的基礎。

3.基于網際網路技術和金融深度了解的量化投資:我認為未來網際網路金融未來最重要的方向還是在量化投資上,技術和金融的深度結合,還是如何利用高效的技術做分析。雖然量化投資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在一定的時間段内還是能夠給金融機構帶來相當豐厚的收益。人的作用更多的是如何優化量化投資的邏輯。我認為量化投資的關鍵除了資料、技術以外,最關鍵的就是用什麼資料、給什麼權重、用什麼算法處理,這個算法的更新頻率。是以,我認為遠期看,誰能深刻的了解這個邏輯,并擁有技術實力去不斷優化,誰能在未來擁有更強的競争力。在這方面,西蒙斯和彼得布朗算是搭檔的典範吧?

目前,我認為誰在推動更多的金融資料接入,并一直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這個大資料。誰就正走在未來網際網路金融成功的路上。

<b></b>

<b>原文釋出時間為:2014-01-14</b>

<b>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