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NBA 賽場上的飛彈探測技術

NBA 賽場上的飛彈探測技術

     今天為大家分享兩篇非常精彩的案例:

     (1)nba——将大資料用到極緻!

     (2)nba 賽場上的飛彈探測技術

      許多年以來,因為籃球運動的速度和節奏過快的關系,用肉眼去捕捉并記錄運動員的一舉一動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從這個賽季開始,nba 通過使用“sportvu”技術,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動态捕捉的攝像頭配合追蹤每個運動員在球場上活動的算法,當然還有籃球的運動軌迹,sportvu 生成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資料,揭示出運動員在每場比賽中的細微差别,而之前要做到這一點隻能靠猜測。

      這項技術讓比賽程序,教練布陣,以及觀衆欣賞的方式煥然一新。許多 nba 球隊已經在過去四年裡使用過 sportvu 技術,但是現在 nba 聯盟官方正在為所有 30 家俱樂部支付使用該技術的費用,以便于生成完成的資料集合。

      在球場上發生的任何事,一切都能夠被測算。比如 sportvu 能夠判斷波士頓凱而特人隊的拉簡・蘭多(rajon rando)多長時間會傳出一記好球,助攻隊友拿下兩分籃、三分遠投或者是中投得分。這樣就出現了一個新的資料類别“助攻帶來的總得分(total points created by assists)”。想知道如何防守住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可以看一下在防守者距離不同的防守情況下詹姆斯是急停跳投得分多還是傳球多,距離五英尺如何,四英尺呢?三英尺怎麼樣?這個系統甚至可以分析投失與投中的球運作軌道,幫助球員改進他們的投籃技巧。

      教練可以想到的幾乎任何資料都可以供他去分類、解析并應用,形成最優秀的球手組合去參加比賽。

      “教練有了更多的洞察力,了解球員們的配合潛力以及他們提高競技水準的方法,”nba科技與營運部門執行副總裁(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of technology & operations)史蒂夫・海爾穆斯(steve hellmuth)介紹說,“但是這項技術還很新,他們才剛剛開始利用它。”

源于以色列飛彈追蹤技術

      sportvu 的裝置讓人誤以為它很簡單。六部微型錄影機,總重量不超過一磅,全都被放置在球場的走道上,有三個則放在球場的兩側。每隔 1/25 秒的時間,攝像頭就會拍下一張運動相片,使用的是預先設計的計算運動員 x/y 位置以及籃球 x/y/z 座标的算法。這些圖像首先會經由場内的伺服器進行初步處理,之後會被發送至 stats ,也就是掌握 sportvu 技術的這家芝加哥公司。接着資料會與每個比賽回合的轉播信号進行合并,生成每次回合長度在 90 内的一個報告。

      這項技術本身最早源于中東地區,以色列國防部使用這項技術來追蹤飛彈。2005 年,當時還是一家以色列公司的 sportvu 将這項技術用于足球比賽。stats 公司三年前收購了 sportvu ,在布萊恩・庫普(brian kopp)的上司下,開發了一套用于籃球比賽的系統。

      “我們是從頭開始設計這個系統的,”庫普說到。我們加入了更多的攝像頭,更多的鏡頭角度并建立了同意的資料流。硬體裝置是市場上買不到的——當然,百思買裡可沒有——但是我們做了很少的調整。關鍵都在軟體裡面。”

算法是關鍵

      海爾穆斯認為,該軟體實作了一直以來希望向聯盟球隊和網際網路提供自動化資料的計劃。他在談到早先 nba 使用的追蹤系統時表示,“從發展過程以及摩爾定律的角度來看,實作這一計劃的成本大大下降了,”他又補充說,“完全是算法對資料的修正和提煉讓統計集合更精确,也更有價值。”

教練會收到定制報告,和你在球員資料表上看的差不多。目前就庫普所知,上賽季僅有幾位教練在半場的時候使用了 sportvu,通常是用來做趨勢分析,比如球員在位置上的持球次數,以及每次拿球時的傳球次數。更多深入的資料則是在比賽之後生成,也就是 stats 根據 48 分鐘的比賽錄像處理了資料之後,會有更多反映該場比賽的集合資料。

      “有非常之多的資料,”庫普介紹說,“不一定是那種很大的體量或者很極客的内容。可以是人們之前沒見過的很獨特的東西。”

應用案例多種多樣

      海爾穆斯還提到了這項技術的一些創新案例。比如,訓練師能夠監控一名球員在某場比賽或練習中的跑步距離,以及他的速度和加速/減速運動,這樣就能顯示疲勞度或者是受傷之後的恢複情況。球隊總經理則能夠分析某個特定球員的技能,用在球隊選秀重建或者是類似《點球成金》一書所描寫的交易談判中。其他領域也有機會使用這個系統,聯盟的裁判也将被追蹤位置,以便于發現他們是否在正确的時間出現在正确的地點,做出正确的判罰。

      對于超級明星杜蘭特來說,sportvu 生成的資料又會為他加上新的光環。上賽季杜蘭特每場比賽有 7.9 個籃闆球,排名聯盟第 22 位。但是在“籃闆機會(rebound chances)”這一資料排名中,他位列第一。所謂“籃闆機會”是指一個投失的球出現在距離球員 3.5 英尺以内時搶得籃闆的數量。

      “這是一個特别有趣的資料,确證了杜蘭特是一個非常有效率的籃闆手,”海爾穆斯介紹說,“但如果沒有這個系統,這個資料就不存在。”

<b></b>

<b>原文釋出時間為:2013-12-16</b>

<b>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