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料的到來,帶來了一場革命,龐大的資料資源使得各個領域開始了量化程序,無論學術界、商界還是政府,所有領域都将開始這種程序。
随着大資料應用的爆發性增長,它已經衍生出了自己獨特的架構,而且也直接推動了存儲、網絡以及計算技術的發展。,資料已經滲透到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逐漸成為重要的生産因素,而作為現在新媒體的沖擊下,不得不謀求轉型的報業來說,大資料時代的來臨,為報業轉型提供了一條可以借力的技術通道。
如今以報紙為主體的傳統報業正面臨諸如:讀者流失、廣告投放減少、活動影響力減弱等問題,而這些都是直接影響到生存和發展。
而有賴于“大資料”技術,芝加哥論壇報走出持續了4年的破産保護的陰影,芝加哥論壇報的創新嘗試和探索,值得借鑒。為報業提供了成熟的、可複制的成功樣本。
2008年12月8日,芝加哥論壇報業集團宣告申請破産保護。作為一家擁有160多年曆史、發行量位居美國第二的報業集團,論壇報集團破産的背後,是發行量下降、廣告收入大幅滑落、長期積欠龐大債務等嚴重萎縮的事實。2012年12月31日,芝加哥論壇報公司宣布結束破産保護狀态,以新的架構開始重組後的營運。此時,芝加哥論壇報的發行量、收入等資料止跌上揚。芝加哥論壇報在營運危機中重新站立起來、實作盈利的過程,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報紙利用“大資料”,對從内容生産到營運架構等方面進行革新、再造的過程。
芝加哥論壇報首先以閱聽人調查和資料分析明确内容整合的方向。借助于“大資料”統計分析技術,清晰地看到網站上哪一條新聞被點選的次數最多,每一條新聞有多少人點選,每一條新聞在社交媒體上的轉發情況等資訊;根據資料監測情況,根據閱聽人的需要,在不同的時間,向不同媒體的媒體上發送新聞提要或新聞全文;同時有個“新聞用戶端”的10人專業團隊,負責對資料進行搜集,對網站的流量進行實時觀察和分析,了解閱聽人的關注點,進而為前方的記者第一時間提供意見和建議。這個團隊的特别之處是,他們對多媒體采訪的記者進行最充分的互動和合作,并對記者需要的資料進行檢索。
簡單來說,芝加哥論壇報以閱聽人調查和資料分析明确内容整合的方向,利用大資料支援下的多媒體新聞中心管理工具以及多媒體新聞操作方式的背景資料支援,完成了對報紙内容的改造。
芝加哥論壇報利用大資料對自身的閱聽人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使得芝加哥論壇報對閱聽人的精準描述、分析和鎖定成為可能,也使發行更加精準高效。通過資料分析發現,一般收入的階層能産生更多收費和廣告的可能。芝加哥論壇報增加了44個版面,并将報紙提價。但在在2012年擴版、提價之後,讀者的流失率非常之小。芝加哥論壇報集團對閱聽人閱讀、消費行為的深入資料研究,已經在廣告領域得到了回報。今年以來,該集團基于閱聽人需求和興趣的精準網絡廣告(targeted online advertising )呈現出令人鼓舞的上揚走勢。
在大資料時代,需要用大資料思維來予以應對。傳統報業需要根據技術的發展,及時調整自己的方向,利用大資料新興的技術及時轉型,而非走向沒落,自己成為自己的掘墓者。
<b>原文釋出時間為:2013-11-03</b>
<b></b>
<b>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