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社交網絡經濟學:你的資料價值幾何?

社交網絡經濟學:你的資料價值幾何?

社交網絡依然延續着其勢不可擋的發展速度:pinterest 以新秀的身份迅速超越linkedin、google+,成為僅次于 facebook、twitter 排名第三的社交網絡;instagram 以 10 億美元的天價被 facebook 收購;path 獲得 3000 萬美元融資,估值高達 2.5 億美元;foursquare 也在不久前宣布已擁有 2000 萬使用者,簽到數達到 20 億次…

先不論這一領域是否如許多人擔憂的一樣泡沫橫行,作為一位社交網絡的使用者,你對自己釋出的狀态資訊為這些公司創造了多少價值這個問題是否也很好奇?一條 twitter 資訊值多少錢?一條 yelp 的點評呢?

相比像 google apps 這樣的企業資料雲端服務,使用者在社交網絡上的資料價值計算起來相對麻煩一些。著名線上資料備份服務 backuplify 采用了一個迂回的方式,利用這些公司的公開資料(包括公司的估值、使用者數等)來進行估算,得到了一些有趣的資料。(由于近期幾個公司的重大變動,資料有所變動)

社交網絡經濟學:你的資料價值幾何?

社交網絡平均每位使用者的價值

這一資料是通過各家社交網絡公開的市值或估值除以其使用者數得到(優先采用活躍使用者數,否則用總使用者數)。

path:在 instagram 被收購的帶動下,path 成功獲得 3000 萬美元的 b 輪投資,估值飛升至 2.5 億美元,這使得 path 的平均使用者價值從幾周前的 12.50 美元飙升至 125 美元。

instagram:facebook 的收購讓 instagram 的市值從 5 億美元提升一倍,達到 10 億美元,instagram 的使用者數也随着 android 版的推出和收購的帶動提升到 4000 萬,instagram 的使用者平均價值從收購前的 18.52 美元提升到 25 美元。

pinterest:估值 5 億美元,平均使用者價值 28.09 美元。instagram 的收購對 pinterest 的估值也必然會産生很大的推動作用。

foursquare:估值 6 億美元,平均使用者價值 40 美元。除去 path 的不可思議資料外,foursquare 可以說是小型社交網絡中最具價值的一家。

此外,yelp 的平均使用者價值為 22.21 美元,twitter 為 71.43 美元、linkedin 為 104.46 美元、即将上市的facebook 為 118.34 美元。

利用上面得出的每位使用者的價值,backuplify 還估算了各家社交網絡想要達到 100 億美元的市值需要的使用者數。twitter、linkedin 已經達到這一數值, facebook 的市值已 10 倍于這一資料,instagram 在 facebook 的收購後也達到了這一目标(值得注意的是 instagram 的價值達到了 facebook 的 1/10,從這點上我們也許可以認識到 facebook 是多麼急切的想要将 instagram 收歸旗下);對于那些更小的社交網絡,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然,path 的火箭式增長讓其變數增大)。

社交網絡經濟學:你的資料價值幾何?

各社交網絡上,單條資訊的價值

各社交網絡上單條資訊的價值也比較有趣,每條 twitter 資訊值 0.001 美元、每條 facebook 狀态分享值 0.024 美元、每次 linkedin 的職業資訊搜尋值 0.124 美元、每次 foursquare 的簽到值 0.4 美元、每條 path 的資訊值 5 美元(這是根據最新資料調整後得到的非常驚人的資料,在舊的資料下僅為 0.5 美元)、每個 yelp 的點評值 9.13 美元。

單條資訊價值排名:電商型社交網絡 > 私密社交網絡 > 公共社交網絡

yelp 擁有最高的單條資料價值比較容易了解,畢竟每一條商家點評可以說直接為 yelp、商家和其他使用者帶來了直接的價值;而私密資訊的價值會高于公共資訊也可以想見。當然,這是一個非常粗糙的資料,facebook、twitter、path 等社交網絡的分享資訊并不能算是通常意義上的商品。

這個資料的更大意義在于讓我們意識到,每個使用者為各自選擇使用的社交網絡免費貢獻了多少價值。當我們在 instagram 上分享照片、在 facebook 上分享狀态、在 foursquare 上簽到時,我們不僅在與好友進行交流,同時也在不斷推動這些公司的價值。這個問題對于那些小型的社交網絡來說更為明顯,當你将圖檔上傳到 instagram 時,你是否曾經想過你是在為 facebook 創造價值?

instagram 的收購對 kevin systrom 、其員工,以及投資者來說無疑是非常好的消息,但對我來說,這讓我對于使用那些沒有明顯盈利方式的小型服務産生了一些猶豫。以我個人非常喜愛的 path 來說,其能有什麼樣的盈利方式還很難想象,如果其被某家社交網絡收購(或最終關閉,像 kevin rose 夭折的 oink 一樣),那麼那些我原本因為信任 path 而創造的資訊要不進入我也許并無好感的第三方手中,要不随着服務的關閉而變得一文不值。

這幾個資料還給了我們另一個啟示:許多社交網絡的估值無疑存在明顯的虛高。也許隻有當這場浪潮過去後,我們才能真正知道社交網絡究竟具有多大的價值。

<b></b>

<b>原文釋出時間為:2013-09-12</b>

<b>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