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Unix介紹

1965年,at&t貝爾電話實驗室、通用電氣公司、麻省理工學院mac課題組一起聯合開發一個稱為multics的新作業系統。該項目目的是讓大型主機可以同時提供300台以上的終端機連接配接使用。其被設計運作在ge-645大型主機上。

貝爾實驗室認為該項目不可能成功之後,便退出了該項目,其中一位開發者──肯•湯普遜則繼續為ge-645開發軟體,并最終編寫了一個太空旅行遊戲“space travel”。發現遊戲速度很慢而且耗費昂貴。正好有一部閑置的pdp-7。使用尼斯•裡奇的幫助下,湯普遜用pdp-7的彙編語言重寫了這個遊戲,并使其在dec pdp-7上運作起來。

湯普遜的file server system。這次經曆加上multics項目的經驗,促使湯普遜開始了一個dec pdp-7上的新作業系統項目。湯普遜和裡奇上司一組開發者,開發了一個新的多任務作業系統。在1970年時,那部pdp-7卻隻能支援兩個使用者,當時,實驗室的人就開玩笑地戲稱他們的系統其實是:“un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ystem”,縮寫為“unics”。後來,大家取其諧音這個名字被改為unix。

最初的unix是用彙編語言編寫的,一些叫做b語言的解釋型語言和彙編語言混合編寫的。b語言在進行系統程式設計時不夠強大,是以湯普遜和裡奇對其進行了改造,并于1971年共同發明了c語言。1973年湯普遜和裡奇用c語言重寫了unix。在當時,為了實作最高效率,系統程式都是由彙編語言編寫,是以湯普遜和裡奇此舉是極具大膽創新和革命意義的。用c語言編寫的unix代碼簡潔緊湊、易移植、易讀、易修改,為此後unix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注意:1979年貝爾實驗室出于商業考慮,收回了版權并且規定“不可對學生提供源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