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噓,别聲張!阿裡研究員的書單被我“偷”來了

技術大牛會看哪些書,網上有不少推薦。

那,技術大牛中的大牛呢?他們關注什麼領域?會看什麼書?想必大家都很好奇。

上周五和今天,筆者把阿裡的這些大牛都“騷擾”了一番。他們層級非常高,數量很少,均是阿裡的研究員,負責各自領域的技術方向和決策。

這些技術領域的弄潮者,很罕有地給出了他們心中最有份量或近來手中在讀的書單。書單有的文藝氣息十足,有的很技術範;有的大牛推薦了十幾本,而有的隻推薦了一本。

然而,不管類型繁與簡、書籍多與少,所呈現的均是一種視角。再加上,閱讀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通過書單,能了解一個人和他“之是以”背後的秘密。相信,這些在讀的或他們心中覺得有份量的書籍,多多少少能讓你有所啟發。

小邪說:“他看書比較少。”盡管如此,他還是列了一些書單過來。

書單:《人類簡史》、《時間簡史》和《盡在雙11》

推薦:《盡在雙11》。

理由:“《盡在雙11》的内容印象比較深刻,講了很多雙11遇到的技術問題,以及技術決策的背後思考。”

背後故事:

“好的。”

是的,你沒看錯,小邪就是這麼幹脆。

“褚霸,你喜歡讀什麼書?給我們的雲栖社群使用者推薦一些呗。”

江湖人稱“霸爺”的他,立即啪、啪、啪,推薦了以下書單:

書單:《人類簡史》、《未來簡史》、《現當代長篇小說經典:徐貴祥軍事精品系列:曆史的天空》、《亮劍》、《日本戰國系列·豐臣秀吉:光與火》、《織田信長:菊與刀》、《1968:撞擊世界之年》、《霍亂時期的愛情》、《你的孤獨,雖敗猶榮:誰的青春不迷茫系列》、《關鍵對話:如何高效能溝通》、《反脆弱:從不确定性中獲益》、《學會提問》、《耶路撒冷三千年》、《重新定義公司:谷歌是如何營運的》、《黑天鵝:如何應對不可預知的未來》、《最好的告别:關于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引爆點:如何引發流行》、《青銅騎士》、《世紀文睿人文典藏:要塞》、《小王子》、《偷影子的人》、《人的大地》、《世紀文睿人文典藏:夜航》……

推薦:《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

理由:覺得不需要努力幹了。

“最有感觸的是哪本?必須挖挖你的想法。”筆者發了一個陰險的表情給霸爺。

“沒有想法。”

或許是被我“緊貼着”逼急了,也可能這就是他真實的想法,他回複到:“努力看點不一樣東西。”

“最有感觸或最推薦是哪本,這個求答下。”

霸爺說,《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吧,“覺得不需要努力幹了。”

書單:《線上》。

推薦:《線上》。

理由:“《線上》可以讓大家看事物的角度有很大的拓寬。”徐常亮表示,如果聽過博士之前的演講,結合起來,更是會有很好的體感和回味,對雲計算/大資料的本質或者到底追求的是什麼,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你把我從書單裡删了吧,原因是……”,文章寫好後,徐常亮找到我。

我了解他的原因。但還是堅持了下:“希望能保留這份書單。因為你對《線上》的點評很到位,我想呈現出去。”

這份點評的确很到位,它能引導人們去了解雲計算、大資料的本質。

“那就寫xx吧。”

“謝謝徐兄的保留。非常感謝。”我非常感激他能把這段文字保留下來。

書單:《圖靈的秘密》、《第五項修煉》、《楞嚴經》、《聖經》、《華嚴經》、《失控》、《網絡安全法》和《三體》。

推薦:《三體》。

理由:“‘有料’、‘有情’、‘有大愛’。”這是黃梅對《三體》總結性的點評。他說,有料,是指作者劉慈欣是紅二代,有條件在軍隊的超級計算機上,實踐測試他的科幻想法,是以是一本超級硬科幻,而且基本上是其他科幻作品無法取代的;有情——跨越時空的愛情還是讓他非常贊歎的,雖然女主角(程心)并不讓人喜愛;有大愛則展現在:章北海式的人物,為了全人類未來的大義,可以抛棄自己作為“軍人”、“人”的一切小我與堅守,隻為了人類的延續。

“讀三體這套小說,确實會讓你感受到宇宙之浩淼,人類之渺小,強大和渺小,無情與有情不過是不同角度下的同一表達。”

“還有一些,有空列。”和文字并排的還有一張笑臉的表情。

張玉東是第一個回複我内容的大牛,看到書單,我瞬間輕松了很多,我以為要等很久很久的……

“在這些書中,你最喜歡的是哪本?”

“還有《三體》。”受我提示,張玉東把他最愛列了出來。

書單:《智能時代》和《未來簡史》。

推薦:《智能時代》和《未來簡史》

理由:

《智能時代》:智能時代已經來臨,吳軍的這本書清晰的講述了造就智能時代來臨的背景原因,智能時代帶來的類似蒸汽機時代的巨大變革,以及智能時代所面臨的挑戰。

《未來簡史》:必須看下未來是怎麼樣的。

“我下午找時間,争取!”

深夜,接近10點,我一臉期待地敲出:“書單?”

“不好意思,還在開會。”

我也惶恐,因為層級越高,事情越多,責任越大,處理時就越耗費精力。我害怕打擾到他們。

第二天早上,他早早地把内容發了給我,并說到:“不好意思,現在才給。”

書單:《quantum fields and strings》、《the fabric of cosmos》和《quantum computation and quantum information》。

推薦:《quantum fields and strings》、《the fabric of cosmos》和《quantum computation and quantum information》。

理由:之是以推薦三本,蔣曉偉說:“各不一樣,第一本百看不厭,每次讀都有新的領悟。第二本是我覺得寫的非常好的科普讀物。第三本對量子計算做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介紹。”

“我都幾乎不看書的,看的也是專業性很強的書。”

“專業書籍,也可以說一兩本你推崇的。”筆者趕緊回到。

“都是和it完全沒關系的,沒人會看的。”隔了段時間,他強調:“我是學實體的。”

“和大家分享您的視野就好。”

于是蔣曉偉分享了上述他覺得不錯的書單。

書單:《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老子》、《大學》、《論語》……

推薦:《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和《老子》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這本書是很多年前了的事了,但現在仍然映像深刻。當時驚歎這本書,并不是其中提到的七個技巧(當然,這也很重要),而是因為它與其他的所謂“成功學”有本質不同,它試圖從根本(一定程度的“根本”)上改變一個人的做事方式,也就是行為習慣。我還清楚地記得開篇stephen covey舉的水兵想讓燈塔避讓的故事,還記得當時他的詞,paradigm shift。其實,stephen試圖說服讀者改變的是“參照系”,而不是利用某些技巧取得更高的效率。“參展系”決定了行為習慣,行為習慣決定了命運。更進一步,與其說是行為習慣決定了命運,不如說思維習慣決定了命運。也許有一天,會有這樣一本書:《快樂成功人士的n個思維習慣》:)

《老子》:除了眼前的苟且,我們有時還是要點詩和遠方。這是一本不但要經常讀的書,而且是一本經常要思維的書。雖然隻有五千言,裡面的道理可以說是字字珠玑。不論對生活,還是對工作,是眼前還是未來,是小我抑或是大家,都可以從中找到啟迪。試錄幾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柔弱勝剛強”;“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處衆人之所惡,故幾于道”……皆是可以反複玩味領悟和實踐的。

“可用則用,無用則棄。”列完書單後,華先勝敲了這些字過來。

華先勝是ieee fellow、acm傑出科學家、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也是阿裡雲視覺計算領域非常資深的專家。

他除了謙虛之外,也很守信。“一天都是會。”他說,隻能晚上了。

當天很晚的時候,我的釘釘前排裡冒出了他的頭像,頭像右下方赫然顯示着未讀顯示“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