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些年萦繞耳畔的經典,都是出自一個人之手

華語樂壇曾經有過一段輝煌歲月。

三十多年前,一個個歌王登上舞台,一曲曲流行歌曲傳唱在大街小巷,那時候,每一次歌單的更新都是熱歌的誕生。

那些年萦繞耳畔的經典,都是出自一個人之手

時光婆娑,歲月荏苒,走過的是時間,留下的是經典。

蓦然回首那個華語流行樂萌芽的年代,有很多火遍大江南北的旋律,其實在隔岸相鄰的日本,早有人盡皆知的傳唱時期。

幾乎所有人都是先聽到别人翻唱她的歌,再認識到中島美雪這個人。

那些年萦繞耳畔的經典,都是出自一個人之手
那些年萦繞耳畔的經典,都是出自一個人之手

作為歌手,她的聲音很美,像穿透密林的陽光,聲音中的力量像在宣告自己是行走在風花雪月中的女俠。

她是唯一一個橫跨四個年代(1970年代、198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摘得單曲榜冠軍的歌手,即使在現在很多日本年輕人的心中,中島依然是“女神”,他們說,“在她的歌裡聽見了自己”。

中島美雪是一位有極高創作天賦的人,由她親自參與創作并演唱的歌曲,不僅在日本有很高的知名度,經過翻唱後在華語樂壇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天上人間,如果真值得歌頌......”這是王菲的一首代表歌曲,優美的旋律一下子将人帶到一種很舒服的意境中,這首歌的原版,是中島美雪的《清流》。

王菲的另一首《容易受傷的女人》,其原唱也是中島美雪。

那些年萦繞耳畔的經典,都是出自一個人之手

想當初範玮琪一首《最初的夢想》在校園中被無數次播放,是一首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勵志歌曲。

這首經典的原版是中島美雪的《乘坐在銀龍背上》,也是近期《歌手》節目中米希亞翻唱的歌曲。

看歌名就知道,在日本這首歌鼓勵了一大波年輕人踏上奮鬥的征程,畢竟銀龍的背可不是想坐就能坐上的。

那些年萦繞耳畔的經典,都是出自一個人之手

鄧麗君的《漫步人生路》唱的有滋有味,被許多人傳唱至今,原版是中島美雪1980年的一首歌,叫做《習慣孤獨》。

那些年萦繞耳畔的經典,都是出自一個人之手

笑傲江湖的片尾曲是《天涯》,由任賢齊演唱,這首歌的原版是中島美雪的《竹の歌》,首次出現于中島美雪的1995年的舞台劇《夜會》。

那些年萦繞耳畔的經典,都是出自一個人之手

曾經盛行一句話總結那個年代,那就是:“中島美雪養活了大半個香港樂壇”。

據不完全統計,中島美雪有70多首歌曲被香港歌手翻唱,作品《惡女》甚至被翻唱了5個版本!

那些年萦繞耳畔的經典,都是出自一個人之手
那些年萦繞耳畔的經典,都是出自一個人之手

台灣詩人曾淑美在她《哭泣的靈魂》一書中曾說 :“美雪信手拈來的歌詞,就像雪花飄于手掌,轉瞬就要消失似的,很深情又憂傷。”

那些年萦繞耳畔的經典,都是出自一個人之手

1952年,美雪出生在北海道,家裡追溯起來算是大垣藩士市家系的士族(即所謂的貴族),5歲學習鋼琴,在母親的引導下,美雪從小就接觸到了文學和音樂。

二年級時候她就開始自己嘗試創作,不過當時她的作品被老師評論為一文不值,并不看好這個小小年紀就可以獨立作曲的小姑娘。

1970年,中島美雪進入騰女子大學文學院,在國文學系就讀,這也為她後期在作詞上有着超凡能力的鋪墊。

在大學裡,中島美雪堅持創作,演出的舞台上,在别人都流行組成樂隊上台表演時,中島美雪獨自帶着吉他上台,将自己創作的歌曲進行彈唱。

被人稱呼為“攪局者”。

那些年萦繞耳畔的經典,都是出自一個人之手

1972年的全國歌謠音樂祭上面,中島美雪憑借自己的原創歌曲《我時常這樣想》獲得優秀獎。

不過她受到當時的評委,日本著名詩人古川俊太郎“我之是以身為歌手的意義”的影響,拒絕了當時出道的機會,潛心創作,安靜沉澱。

三年後,中島美雪才正式出道。

她的代表作《時代》一曲安撫了日本經濟危機的創傷,連同日本普通群眾當時的憂郁也完美的表達。

那些年萦繞耳畔的經典,都是出自一個人之手

中島美雪在23歲創作了這首歌,剛走出校門的她在求職中遇到瓶頸,家中的父親中風倒下,她獨自承擔起敬養父母的艱辛,一向積極面對生活的開朗女孩,一下子墜入人生的低谷,而此刻唯一能陪伴她的,隻有對于音樂的追求。

在傷感的悲愁中,她寫下“今天不支到底的遊子們,總有洗心革面重新出發的那一刻”這樣撫慰人心的歌詞。

那種低沉引人共鳴,漸漸地,她的歌曲情态也從兒女情長上升到了社會意義的層面,《時代》由此大火。

她做過教師,做過廣播主持人,也自己出過小說,當然最成功的,還是她作為一個歌手。

那些年萦繞耳畔的經典,都是出自一個人之手

日本國文學系出身的中島美雪擁有豐富的文學涵養,她所創作的歌詞在業界和文學界都獲得極高的評價,她的原創歌曲中,有六首被日本收入中學的教科書中。

作為作曲家,中島出道時間超過40年,創作歌曲500多首,70多首被港台歌手翻唱。

那些年萦繞耳畔的經典,都是出自一個人之手

童話般的愛情也曾出現在她身上。

中島美雪和“日本民謠之前父”吉田拓郎郎才女貌,墜入愛情,但最終難逃分手的結局。

中島美雪終身未婚。

之後,吉田拓郎結過三次婚,49歲的他在創作力枯竭之時向中島美雪發出邀歌,要求是“像遺書一般的歌曲”。

那些年萦繞耳畔的經典,都是出自一個人之手

經過傾注真情的思考與創作,她寄來了歌曲《給我一個永遠的謊言》。

她寫道:“一切的一切皆由愛而起,為愛發生。”

歌詞包含了對愛情的回憶與感慨,吉田拓郎良久沉思。

在吉田拓郎60歲生日的演唱會上,闊别31年後,終身未婚的中島美雪,穿着白襯衫與舊日戀人合唱了這首歌曲。

那些年萦繞耳畔的經典,都是出自一個人之手

兩人一起經曆過日本50—70年代的學生左翼運動,聲勢浩大的學生運動滲透了他們的青春年華,他們一起見證了對彼此的生命來說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目光如昔,卻生華發,這是對青春時代轟轟烈烈揮灑過的熱血緻意,也是對一個時代的反思。

那些年萦繞耳畔的經典,都是出自一個人之手

她喜歡夜晚的安靜,享受那種說走就走的自由,她不願将自己完全暴露于燈光下,那樣影響到她安靜的生活。

那些年萦繞耳畔的經典,都是出自一個人之手

中島美雪在音樂上有着極高的造詣,她将自己對生活,愛情的經曆,感悟都用歌曲表達出來。

她積累的文化素養和獨特的思想見解,編織了那些發自肺腑的真情實感,通過一曲曲經典,澆灌着那個時代的樂壇。

她的原創作品,即使被翻唱,也讓許多人可以在思考中産生共鳴。

這些傳奇又不能定義她,她隻說,音樂是表達自我的音樂,她隻是用很堅強的意志來寫自己想要的音樂。

那些年萦繞耳畔的經典,都是出自一個人之手

是以,自成名之後,中島就很少上電視了,雖然不上電視,但她卻很喜歡舞台劇,個人創作的舞台劇《夜會》系列從1989年開播,已經16期了,幾乎年年都是全新的故事和音樂。

這樣旺盛的創作精力,是讓人很驚豔的。

其中作品的歌詞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形式涵蓋民謠、苦情、搖滾,在多樣化的風格中,不變的是中島美雪對世故的觀察與悲憫。

這位日本歌壇的傳奇女子,能讓人想到她坐在明月下的清河旁邊,即使夜色黑漆,但依舊能看到她的眼中泛着光亮,悠遠而明靜。

那些年萦繞耳畔的經典,都是出自一個人之手

米西亞接受采訪說:

“之是以唱這首歌,主要是想唱一首中文版本的日本歌曲,于是就選擇了這首大家都喜歡的《騎在銀龍的背上》。 另外因為中文名是最初的夢想,覺得最初的夢想是一定要實作的,我的夢想就是一直唱到“死”為止。 到現在我已經出道二十二年了,一生唱歌這個夢想還在實作的旅途中,是以最初的夢想還緊握在手上。”

兩人何其相似。

那些年萦繞耳畔的經典,都是出自一個人之手

“我之是以身而為歌者的意義”,中島始終履行着出道時的諾言,将生命裡沉積的思索與洞察,化作銀龍,謊言,阿檀樹,竹子。

她可以在夜晚某個隐秘的角落,某個孤獨的暗處,守候着即将到來的黎明,還給滄桑世事以晨曦的陽光。

中島的歌曲灑遍了那幾年的青春年華,我們的原創正在路上,準備着下一個路口的厚積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