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作者:跑野大爆炸RunYeah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跑鞋是一開始就有的。但是那時候的跑鞋并不是很好。從 1966年 就開始跑步的跑鞋收藏家 dave kayser 說:“市面上很少有跑鞋,如果它們還能被稱之為跑鞋的話。它們既笨重又僵硬,鞋面通常是用皮革或帆布制成的。”

runner’s world 撰稿人 amby burfoot 曾參加過 1960 年代中期的新興路跑賽,他還記得new balance 的 trackster 。1960 年釋出的這款鞋,鞋面由皮革制成,鞋底則是橡膠波紋鞋底,廣告上說它“幾乎是在所有路面上跑步的理想之選”。burfoot 回憶道:“它有很明顯的緩沖作用。那個時候,隻要是對路感沖擊稍微有點緩沖效果,我們都會選的。”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amby burfoot 在 1968 年波士頓馬拉松獲得冠軍

到了 1968 年波士頓馬拉松,也就是他赢的那一次,burfoot 已經改穿鬼冢虎(onitsuka tiger)的馬拉松跑鞋(marathon)了,這款鞋當時因為其輕便性及舒适性赢得了許多跑者的青睐。鬼冢虎的訓練鞋——“路跑者(the road runner)”,鞋跟很厚,并且有一個泡沫橡膠中底。burfoot 說:“那是第一款真正感覺像路跑跑鞋的鞋。”

burfoot 是從 jeff johnson 那裡買的鬼冢虎,jeff 是藍帶體育用品公司的第一名員工。這是一家新公司,由 phil knight 和 bill bowerman 一同創立,他們從日本進口跑鞋,然後開着面包車在比賽上售賣。關于他們的故事我們後面還會講到。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1971 年七月,runner’s world 出版了一本 46 頁的小冊子,名為《有關長距離跑鞋的一切(all about distance running shoes)》,收集了 800 名讀者的意見。受訪者平均年齡為 29 歲,每個禮拜跑量 80 公裡并持續了 6 年的時間。

讀者們從 32 個品牌中共選出了 66 款跑鞋,但大多數人穿的都是鬼冢虎、adidas 或 new balance 。實際上,超過 60% 的人都是穿的鬼冢虎跑鞋,這個牌子的鞋款在訓練和比賽用鞋中都名列榜首。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鬼冢虎 cortez 長距離跑鞋

鬼冢虎的馬拉松(marathon)跑鞋因其如手套版的貼合度、靈活性及“赤腳感”而飽受贊譽。但他們最暢銷的訓練鞋款 cortez ,則帶來了一些颠覆性的東西:緩沖。作為 bill bowerman 為美國跑者設計的第一款鞋,cortez 有一塊海綿橡膠中底,後跟下方有楔形的第二層緩沖層,可以吸收沖擊力并減少跟腱的壓力。1972年,cortez 成為了 bowerman 和 knight 創立的新公司 nike 的旗艦鞋款。

cortez 的大受歡迎建立了跑者們都想要緩沖的共識。不久之後,跑鞋設計師們就找到了一種優質的材料能夠提供出色的緩沖性能。當時 brooks 的總裁 jerry turner 說:“我接到了一個叫 marty liquori 的人打來的電話,當時他是一名世界一流的跑者。marty 看到我們在嘗試設計慢跑鞋,打來電話想和我們讨論一下。他提供了很專業的建議。”

turner 接受了 liquori 的建議,并找了美國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市 monarch rubber 公司的代表。turner 說,“我想要更好的回彈性能,更強的減震效果和更輕的重量。那邊的人說,‘我想我們這裡有正好适合你的東西。我明天再來。‘第二天他來的時候給我展示了eva材料。”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eva,全稱乙烯醋酸乙烯酯,是一種加注了空氣的泡沫材料,到現在依然是跑鞋中底的主要材料。brooks 将 eva 用在了1975年的鞋款 villanova 上,随後其他公司們也紛紛跟進。接着,在1981年,nike 釋出了第一款用 phylon 作為模制中底材料的跑鞋,phylon 是一種壓縮的 eva 材料,由玩具公司 mattel 開發用于制造沐浴玩具。

在這個充滿了創新和靈感的年代,制鞋公司們也開始搗鼓跑鞋的其他部分。在俄勒岡州,bill bowerman 在自家的廚房裡融化了橡膠,創造出了“華夫格”鞋底。足科醫生兼跑鞋設計顧問 simon bartold 說,“華夫格鞋底不僅具有更好的抓地力,而且允許跑者更靈活地彎曲腳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供非常有效的緩沖效果。”其他品牌們紛紛效仿,其對外底設計的影響一直延續至今。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在 1970 年代中期,尼龍鞋面基本取代了皮革材料,網眼設計也漸漸開始出現。并且女性跑鞋也不再隻是“小一點粉一點”。生物力學專家兼跑者世界跑鞋實驗室(runner’s world shoe lab)的主管 martyn shorten 博士說:“到了 80 年代初,多數大品牌們都使用了女性專用的鞋楦”。

跑者世界指南

随着選擇的越來越多,runner’s world 咨詢了足科醫生、跑者和制鞋公司,制定了一份用于衡量跑鞋品質的标準清單。這份排名更青睐鞋底厚實耐用、鞋跟高、重量輕且前掌靈活的跑鞋。堅固的後跟穩定片、足弓支撐和柔韌的鞋面也是加分項。

1975年,runner’s world 釋出了第一版年度跑鞋選購指南,adidas sl-72 憑借其堅固的後跟穩定片、柔軟的尼龍鞋面和靈活性摘得桂冠。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之後,為了提高這份排名的可靠性,rw 聘請了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生物力學實驗室主任 peter cavanaugh,首次對緩沖性能、柔韌性和耐用性進行了客觀的測量。cavanaugh 的珍貴資料最早在 1977 年面世。10 位專家組成一個小組,也對跑鞋進行了主觀評分,這些分數與實驗室資料一起結合得出了最終的排名。

brooks vantage 在 1977 年的榜單中名列榜首,是第一款可以解決腳掌内翻(也稱為足内翻)問題的跑鞋。brooks聽從了足科醫生 steven subotnick 的建議,加入了一塊楔形的夾層,能夠讓跑者的整個腳掌呈略微外翻的狀态。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1978 年,随着越來越多高品質鞋款的面世,rw 放棄了排名,改用了1-5星的評價系統。有些公司反對這種打分,實際上 nike 甚至撤了幾年的廣告,他們覺得他們的公司和産品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但 rw 還是頂住壓力,堅持了下來。rw 創始人 bob anderson 說:“我認為這是雜志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于整個跑圈都非常重要。”

“它幫助公司們了解跑者們的需求。我們設定了這個溝通的平台。”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随着 brooks vantage 的成功,其他品牌也開始在他們的産品中加入更強勢的運動控制功能。1982 年,兩款鞋同時引入了一個新的理念,跑鞋設計也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鬼冢虎的 x-caliber gt 在鞋跟近足弓側的下方加入了一個“穩定支柱”,而 brooks chariot 則在中底中加入了傾斜的楔形硬質泡沫,鞋内側較厚,向外則逐漸變薄。這兩種設計都代表了今天的穩定型跑鞋中仍在使用的“中底支撐(medial post)”。

穩定性很快成為了跑者們選購跑鞋時的首要考慮因素。bartold 說:“人們認為腳掌内翻和受傷是高度相關的”。選購跑鞋變得像買眼鏡前測度數一樣,針對腳掌内翻的問題,選擇相配的支撐強度變成了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

chariot 後來發展為 beast,而 x-caliber gt 則演變為 asics kayano ——這兩款鞋至今仍在售賣。随着跑鞋的關鍵性能已經确立,接下來的二十年裡幾乎沒有發生什麼重要的改變。材料有所改進,但并沒有什麼能夠從根本上改變遊戲規則的創新。重心漸漸轉移到了市場營銷上。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shorten 博士認為接下來的一個轉折點是 1989 年釋出的第一雙“具有可視性的nike air max 跑鞋”。從那以後,每個制鞋廠家都得有這種可視性的技術。無論是緩震膠(gel)、網狀結構(grid)或是液體緩沖(hydro-flow),每個廠家都得有點自己的黑科技,而且必須得是可視化的。

90 年代,這股勢頭愈演愈烈。brooks heritage 的全球總監 shane downey 說:“你在跑鞋裡放越多花裡胡哨的東西,效果就越好。”turner 将那個時代描述為“廣告吹得天花亂墜,但實際上沒有任何功能可以提高跑步的能力。”

1980 年代中期,amby burfoot 成為了美國 runner’s world 的主編,他發現制鞋業普遍對 rw 的評估方法存在嚴重的質疑。“他們指出,跑鞋是一個完整的系統,需要所有的部件協同作用,” burfoot 說,“最重要的是,你還要考慮跑者的個人特質。”

burfoot 的副主編 bob wischnia 對此表示贊同:“機器們又不穿鞋,穿鞋的是人,如果一雙跑鞋并不适合所有人,又怎麼能成為第一呢?”是以,rw加強了磨損測試,以反映行業内對于腳掌内翻的重視,新的指南從運動控制、穩定性、中性緩沖和重量這四個名額來評價跑鞋。這四個名額被制鞋廠家廣泛采用,影響了跑鞋的營銷及展示方式。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千禧年之初,制鞋行業風起雲湧。bartold 和生物力學專家 benno nigg 等研究人員釋出報告說,他們未能找到腳掌内翻和受傷之間的聯系。而其他的研究人員,如 peter bruggeman,發現當你換下高支撐度的跑鞋時,你的腳部力量會變得更強。哈佛教授 daniel lieberman 在 nature 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普及了光腳跑步更自然、我們不需要額外支撐的觀點。

在意大利,為鞋底制造商 vibram 工作的 tony post 看到了一款如手套般貼合的概念鞋。post 是一名老跑者了,他曾經做過膝蓋手術,并一直在嘗試恢複;當時,他不論穿什麼傳統跑鞋,跑個三英裡都會感覺疼痛。他穿着這雙五趾鞋(fivefingers)出去試着跑了跑。這雙鞋讓他跑得更輕,步伐更快。跑了五公裡後,他的膝蓋狀态依然很好。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post 說:“我在想,是我原來的跑姿不對嗎?是所有緩沖配置的幹擾嗎?也許這才是能真正解決我問題的答案。然後我開始思考,也許還有很多人和我一樣。”

與此同時,nike 的設計師們正在設計一款能夠模拟‘自由感’的同時仍能提供一定保護的跑鞋。而在其他地方,跑者們正在嘗試新的方法以解決長期困擾的問題。

在美國猶他州,前高中越野冠軍 golden harper 把他的跑鞋放入烤箱,這樣他就可以把跑鞋拆開,去掉内置的鞋跟。在法國,越野跑者 jean-luc diard 将他從滑雪裝置及自行車輪胎上學到的想法應用到了跑鞋上,設計除了一款像輪胎一樣非常厚的跑鞋。在科羅拉多州,超馬跑者、跑步教練兼定制矯形專家 danny abshire 正在研制一款促進前掌推進的新鞋。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消費者們也有了一些新的需求。bartold 說:“我們正處于創新真空期——制鞋公司都在嘗試給跑鞋加更多東西,讓它變得更重。而其實所有人都已經厭倦了僵硬的鞋子。這是一場完美風暴。”

這場風暴以極簡主義的形式爆發,甚至獲得了如宗教一般的地位。chris mcdougall 的《天生就會跑(born to run)》是它的聖經,而過度設計的跑鞋則是惡魔。vibram 的五趾鞋(fivefingers)銷量猛增。每個制鞋廠家都争先恐後地推出自己的極簡主義産品。但這種趨勢不僅僅是簡化跑鞋的設計,還在于對跑鞋的外觀和作用秉持一種更加開放的态度。世界各地的創新者們給我們帶來了 newtons、hokas 和 altra ——底部帶有緩沖豆莢的跑鞋、巨大圓底的跑鞋、前腳掌寬大的跑鞋等等。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極簡主義讓所有人都緊張起來集中注意力,也讓五巨頭們(adidas, asics, brooks, new balance和nike)走出舒适區,不再懶惰不前,”bartold說。這種結果是跑者們的福音。

到了 2000 年代中期,随着網際網路為跑者們提供的内容越來越多,rw 又聘請了生物力學家 ray fredericksen 成立了跑者世界跑鞋實驗室(runner’s world shoe lab),以再次提高獨立、客觀地對跑鞋進行測試的标準。fredericksen 說:“我們現在有了一套像脊柱一般切合的客觀衡量标準,以标定磨損測試受試者們的主觀評論。”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極簡主義就像超新星爆炸一般風靡全球,但随後又很快燃燒殆盡。它的願景太多但卻未能實作。人們還是會受傷。這種跑鞋也并沒有讓我們都變成 david rudisha 。散場時,一地雞毛。當 2012 年,vibram 在美國因虛假廣告被起訴時,腳跟着地的跑者們都很高興。在這次訴訟中提出了超 150,000項索賠。

然而,雖然狂熱褪去,但有一些想法還是保留了下來。跑鞋變得更輕更簡單,即使潮流又轉向更厚、緩沖性能更好的鞋底,但前後掌落差還是越變越小。許多在大破壞時期誕生的新公司們還是在蓬勃發展着。

制鞋廠家們正在研究膨脹熱塑性聚氨酯泡沫等材料來改善回彈,以創造跑者們喜歡的有彈性的感覺,adidas boost 鞋款的成功證明了這一點。設計師們也在嘗試用創新的針織物制造鞋面,重新定義了跑鞋的舒适度。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也許很快,制鞋廠家們就能夠根據每個跑者的骨骼和步幅不對稱性以及個人喜好來定制跑鞋。雖然現在還沒實作,但随着現在各式各樣鞋款的不斷湧現——從最強緩沖到極簡、柔軟、堅硬或彈性的腳感,從傳統貼合到高幫針織,以及适合各種腳型的鞋型——不太可能會找不到一雙适合自己的跑鞋,陪伴我們踏上數百英裡的快樂裡程。

随着極簡主義的破壞性設計和改變性能的新材料出現,近三十年來一直很好用的四個評價名額變得不再适合。是以,在 2009 年,自 2008 年以來一直在俄勒岡州波特蘭營運跑者世界跑鞋實驗室的 martyn shorten 開始了一項研究,使用一些易于識别的特征(如體重指數、跑步經驗和受傷頻率)來對跑者們進行分類。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2012 年,這項研究的成果彙總成了一套流程,通過在開頭詢問跑者的自身狀态及跑步狀态,将其引導至不同類型的跑鞋分組,這些分組包含了從“極繁主義跑鞋”一直到“極簡主義跑鞋”。2015 年,我們再次細化了這些問題,并在跑鞋的分類方式中加入了一個緩沖的次元,提供了具有相似性能特征的更細化的鞋款分類。

在波特蘭的 rw 跑鞋實驗室,所有跑鞋都會被稱重,鞋面會被切斷,并由機器進行精确的測量。

這種結合了資料與磨損測試回報結果的方式是幫助你找到最适合跑鞋的最有效方法。它們仍是跑者們最重要的投資。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2017年,意大利蒙紮f1賽道上,基普喬格穿着 nike 首款正式亮相的碳闆跑鞋nike vaporfly elite跑出 2 小時 25 秒,标志着競速跑鞋進入了一個全新時代。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這雙初代 vaporfly 4% 在當時并沒有引起很大的關注,人們對于新技術仍處于觀望狀态。此後,随着 nike vaporfly 4% 在賽場上不斷斬獲佳績,碳闆跑鞋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當中。其中所搭乘的碳闆,已經給跑鞋圈帶來了一場風暴。

2019年,next% 的問世,意味着 nike 碳闆跑鞋的真正爆發,成熟的技術,穩定的生産,傲人的戰績加上累積的口碑,最終讓它成為了“現象級的産品”。也正是從這個時間點開始其他的運動品牌開始意識到危機來臨,紛紛開始研制自家的碳闆跑鞋進行軍備競賽。

知識|50年夢幻跑鞋創新史

asics 、adidas、hoka one one、brooks、斯凱奇、new balance、saucony......國産跑鞋,特步、李甯、安踏也不甘示弱,在碳闆跑鞋的領域發揮實力。

時至今日,馬拉松賽場上的破三跑者中,已經很難看到穿着無碳闆跑鞋進行比賽的勇者了,在我們 2020 年的統計中,可能隻有 3%。

如今我們也很難再找到,至今仍然沒有生産碳闆跑鞋的運動品牌。

跑鞋經曆了從無到有,從繁到簡,從平底到碳闆,跑鞋的未來,還将跑進什麼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