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從政的女性屈指可數,能夠擔任高位的女性也屈指可數,比如當時的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巴西總統羅塞夫,她近年來一直很活躍,但在動蕩的19世紀亞洲卻有這樣一位嬌小溫柔的亞洲女性, 憑借她們的智慧和遠見,當選菲律賓第11任總統,也是亞洲第一位女總統,她就是阿基諾夫。

阿基諾夫夫婦是菲律賓曆史上最仁慈的總統,她無疑是菲律賓曆史上最受尊敬和愛戴的總統,在她任職期間,她維護了菲律賓的内部穩定,發展了經濟,為菲律賓人民建立了穩定的生活環境。阿基諾去世後,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宣布了10天的全國哀悼,那麼一個女人這樣做的基礎是什麼,和我一起了解這位傳奇女人的起起落落。
阿基諾夫的全名是科拉松·阿基諾,1933年出生于菲律賓馬尼拉,當時她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名叫瑪麗亞·科拉松·科米年科。Corazon的家族,其全年業務是當地的菲律賓家庭,是一個着名的家庭。科拉松并不是一個完全的菲律賓人,因為她有一部分中國人的血統,這也來自他的曾祖父徐玉軒,徐玉軒出生于第一次鴉片戰争後的沿海城市福建,那段時期的福建正處于軍事混亂之中,徐玉軒20歲,為了生存,一路跟着長老們一路南下, 到菲律賓。起初他們不熟悉生活,隻能靠海邊釣魚謀生,幾年前,徐玉軒娶了當地的一個菲律賓女孩,跟着她走進天主教會,他的生意之路開始了。
菲律賓有着獨特的氣候優勢,橡膠無處不在,獨具慧眼光的徐玉軒,立刻注意到了這個商機,他創辦了橡膠種植園,建立了自己的農場,還兼顧制糖、水稻,甚至建築等行業,徐玉軒憑借他的堅韌、才華和多年積累的經驗,成為了一名商業大亨, 當地著名家庭,以科拉松的哥哥叔叔為由,全家開始逐漸轉移到政壇,他的父親和哥哥都曾是國會議員。繼承自曾祖父的商業頭腦和堅韌不拔,加上家族的政治環境,将在科拉松未來的總統之路上發揮重要作用。
13歲時,她踏上了在美國學習的旅程,于1953年在紐約聖文森特山學院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并于1984年在斯通希爾學院和聖文森特山學院獲得榮譽博士學位,在此期間,她于1954年回國并與Bannegno Aquino結婚。 将她的名字改為科拉松·阿基諾。
當時22歲的科拉松是菲律賓自由黨的總書記和參議員,班尼格諾是市長,已婚,有四個女人和一個男人,很幸福,但随着班農當選參議院議員,他周圍的危險從陰影中浮現出來,當時的總統馬科斯,一個貪婪的獨裁上司人,無意生活和養活人民, 隻關心保護私人口袋和鞏固權力。菲律賓人抱怨班尼尼奧先生,一個彎曲的人,怎麼能看着人們在熱水中,他立即集結了自己的民主來對抗馬科斯獨裁政權。
1972年,班尼尼奧被捕入獄,被控犯罪,七年有期徒刑,心髒病,并沒有改變班尼尼奧的第一顆心,出獄後班尼尼奧仍然試圖推翻馬科斯政權,才得知馬科斯被暗殺,才在1980年逃往美國尋求庇護。美國的生活平靜而美好,夫妻無憂無慮,但數千萬菲律賓人仍然生活在馬科斯的暴政之下,這使得班尼尼奧無論如何都無法放下它,最後,在1983年,班尼尼奧決定回到菲律賓,加入反對派,計劃競選總統,把馬科斯先生打倒。
班尼尼奧獨自踏上了返程飛機,他們再也沒有回來。當科拉森聽說她的丈夫在機場被槍殺時,我是什麼感覺?一位失去丈夫的婦女在最後一刻正在想着她國家的人民。她可能後悔沒有和丈夫一起回去,她可能怨恨,她讨厭馬科斯的殘忍,但最終,所有的情緒都變成了堅韌不拔,她不得不代替丈夫執行他的使命,以保護菲律賓及其人民。
班尼尼奧遇刺後,安乃木夫人正式登上政治舞台。班尼尼奧先生被暗殺引起了反對派的憤怒,阿諾基夫人一度成為反對馬科斯政權的傑出人物,積極參與反對獨裁政權和馬科斯的政治運動,在此期間,她赢得了許多公民的支援,甚至得到了反對派和天主教會的建議。
1986年,菲律賓人民對馬科斯的受歡迎程度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總統大選被提前到2月7日,但令所有人震驚的是,選舉結果竟然是馬科斯的勝利,該國指責馬科斯舞弊,街頭示威,所謂的"人民權力革命",最後,在菲律賓人民的幫助下, 53歲的科拉松擊敗了馬科斯,成功成為1986年菲律賓第11任總統,進而開始了她的總統任期。
自從科拉松上台以來,這個國家一直處于可怕的境地,經濟被前總統馬科斯(Marcos)拖垮,财政危機和反動勢力的威脅,這對新總統來說都不是巨大的挑戰。但科拉松憑借曾祖父骨子的力量,在理清思緒後,開始嘗試各種改革。她首先頒布了使總統無法連任的新憲法,進行了政治改革以消除腐敗官員,進行了經濟改革,打破了出口産品的壟斷,重點是發現農業,并使國内經濟在幾年内從負增長到正增長得到良好改善,科拉松非常重視公用事業的建立, 她提高了勞工的工資,大大增加了人民的福祉。
科拉森在政治上表現出了女性的堅韌和勇氣,同時也給了母親普遍的寬容。科拉松堅持拒絕使用暴力襲擊來解決内部沖突,即使軍政府反對,她繼續使用非暴力手段試圖調和菲律賓境内的勢力。科拉松曾試圖與菲律賓共産黨的新人民軍交談,但共産黨提出了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呼籲結束與美國的合作,切斷美國的軍事和經濟援助,第二個是土地改革,這兩件事與科拉松當時的經濟政策有很大沖突。 而菲律賓國民軍是1987年反叛部隊叛亂和政變的一部分。
近千人被殺,近千人被槍殺,連科拉松的兒子阿基諾二世也被槍殺,幸好沒有生命危險,叛亂政變失敗,但也導緻與共産黨和談破裂。在科拉松總統的統治下,類似的政變并不少見,他服役六年,面臨七次政變,僅在1986年至1987年期間就遭受了六次政變,他的高位和從未順利的生活,并且能夠勇敢而冷靜地面對他們,即使對叛亂分子也是如此,他仍然保持寬容,從未受到嚴厲懲罰,正是憑借這種思想赢得了菲律賓人民的愛。
Corazon的另一個重大事件是結束美菲軍事基地協定,該協定于1991年拆除了美國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其中兩個是當時冷戰政策的重要基地,對美國政府至關重要,美國政府在五年内向菲律賓支付了高達9億美元。 隻要基地還在東盟國家的共産主義勢力中。該基地的存在為菲律賓帶來了豐富的經濟資源和就業機會,但軍事基地也引起了該國自由派和共産黨人的不滿,民族主義沖突持續存在。
為了菲律賓的穩定,科拉松決定停止與美國簽訂合同,并将基地轉變為自由經濟區。這一行動将在該國各部隊的和解中發揮關鍵作用。
Corazon從不回避自己是中國人的事實,并多次公開表示希望中菲能夠互相幫助,關系可以越來越好,而且在1988年,帶着女兒回到中國家鄉,她将親自前往福建省弘毅村感受祖國的氣息, Cora Song在村支部成員的陪同下,崇拜着南洋冷杉後扛着菲律賓象征的許家璇,站在家鄉的土地上,科拉松興奮地說,她是村裡的女兒,她的"根"在中國,她永遠不會忘記,而我是中國人的後代。作為阿基諾,作為菲律賓總統,科拉松從未忘記他的根,也沒有忘記他丈夫的追求和他的使命。
科拉松于1992年退休,2009年因病去世。阿基諾夫一家的一生也到此結束,前半生平淡而後半生,女總統所展現的,是堅韌與和藹可親,是智慧與執着,相信看到你們也會産生真誠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