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特約評論員 葉克飛
雅克·羅格
8月29日,國際奧委會宣布,國際奧委會前主席雅克·羅格去世,享年79歲。
2001年至2013年間,羅格擔任國際奧委會第八任主席,其間經曆了2004年雅典奧運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2年倫敦奧運會,以及三屆冬奧會,因為盛贊北京奧運會“無與倫比”而為中國人所熟知。
作為薩馬蘭奇的繼任者,羅格所面對的困難不少。薩馬蘭奇珠玉在前,是奧運會影響力的開拓者,使得奧運會成為全球水準最高的綜合運動盛會,也讓奧委會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體育組織。但也正因為商業價值的飙升,在其掌舵後期,奧林匹克大家庭出現危機。
比如,層出不窮的賄賂醜聞讓奧運會蒙羞,尤其是1998年底曝光的美國鹽湖城冬奧會申辦醜聞更是引發“大地震”;奧運會本身的過度商業化、規模過大和成本過高等弊端;還有愈發嚴重的興奮劑問題,也都讓奧委會的權威一再蒙受打擊。
跨入21世紀的奧林匹克運動,也必須面對競技、經濟、政治和文化等多層因素的挑戰。
羅格也被人寄予厚望,因為在此之前,他就是奧委會裡的救火隊長,承擔着各種組織協調和解決麻煩的工作。在當選後,羅格辭去醫生職務,成為全職國際奧委會主席,但仍然是一位不領工資的“志願者主席”。
也正是這位經曆頗為傳奇的奧委會主席,在任期内頂住了種種壓力,讓古老的奧運會在新世紀繼續前行。
有意思的是,羅格曾是一位運動員,也是一位外科醫生,他上任後便對奧運會動起“手術刀”。他坦言:“身為醫生,有惡性良性腫瘤就須切除,擠出膿液,讓身體康複。一旦出了問題,我會盡快找出症結所在,并試圖解決它。”
在反腐敗方面,羅格加強了對申辦城市宣傳遊說活動的監管,增加國際奧委會工作透明度,在處理涉嫌腐敗的委員時行動更迅速堅決。
在反禁藥方面,他與多家組織一起成立世界反興奮劑委員會,并聯合各國政府與各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成立了反禁藥統一戰線。2003年正式出台的《世界反興奮劑條例》,提出了更為嚴格的“零容忍”政策,并頂住了各大單項運動組織的壓力。
面對奧運會過于龐大的問題,羅格積極籌劃“瘦身”,曾對28個項目重新評估并控制奧運會成本,減少舉辦城市的負擔。在全球經濟危機的當口,他仍可讓國際奧委會的财政狀況保持穩定,并讓因收入問題交惡多年的國際奧委會與美國奧委會言歸于好。
此外,羅格還積極開拓奧運會舉辦的地理版圖,在他任上,巴西裡約熱内盧申辦奧運成功。雖然2016年裡約奧運難免争議,但作為南美洲舉辦的首屆奧運會,仍是奧運史冊的重要一筆。
面對網際網路時代青少年對奧運會乃至運動的熱情減弱問題,羅格推動了青奧會的舉辦,意圖以此喚起青少年的興趣。他的“文化和教育是奧林匹克運動的基礎”之判斷,不但是青奧會的思想指南,也是對顧拜旦奧林匹克理想的繼承。
相比将奧運會推向全球并崛起為商業王國的薩馬蘭奇,羅格的功績或許并沒有那麼耀眼。他曾因冷靜清醒而被一些人視為遲鈍木讷,可也正是這份冷靜清醒,讓他用“手術刀”剔掉奧運會發展中漸漸滋生的惡性良性腫瘤,使之更加健康可持續。
羅格走了,他的“手術遺産”仍在。
責任編輯: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