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首《臨江仙》,唱盡萬種悲歡離合

《臨江仙》,唐教坊曲,來源甚廣。初雙調小令,用作詞調。

又名《謝新恩》、《雁後歸》、《畫屏春》、《庭院深深》、《采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臨江仙》唱時音節需流麗諧婉,聲情掩抑,可謂“曲中多少恨,唱不盡臨江仙”

八首《臨江仙》,唱盡萬種悲歡離合
《臨江仙》 【明】 楊慎 《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開場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此詞為千古名篇,流傳甚廣。它是一首詠史詞,借叙述曆史興亡抒發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從全詞看,基調慷慨悲壯,意味無窮,令人讀來蕩氣回腸,不由得在心頭平添萬千感慨。

八首《臨江仙》,唱盡萬種悲歡離合
【宋】蘇轼 一别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 依然一笑作春溫。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怅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這是一首送别詞,全詞一改以往送别詞的纏綿感傷、哀怨愁苦或慷慨悲涼的格調,創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議論風生,直抒性情,寫得既有情韻,又富理趣,充分展現了作者曠達灑脫的個性風貌。

詞人對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寫得深沉細膩,婉轉回互,一波三折,動人心弦。

八首《臨江仙》,唱盡萬種悲歡離合
【南唐】李煜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 子規啼月小樓西。 玉鈎羅幕,惆怅暮煙垂。 别巷寂寥人散後,望殘煙草低迷。 爐香閑袅鳳凰兒。 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全詞寫景徐徐道來,寫情卻有突兀之語,全詞意境皆由“恨”生,并由“恨”止。在寫法上是虛實相生、内外結合,時空轉換自然、順暢,筆意靈活,喻象空泛,直抒胸臆卻不失含蓄,柔聲輕訴卻極其哀婉動人,正如陳廷焯《别調集》中所雲:“低回留戀,宛轉可憐,傷心語,不忍卒讀。”

八首《臨江仙》,唱盡萬種悲歡離合
【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 柳梢梅萼漸分明。 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 誰憐憔悴更凋零。 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南渡以後,清照詞風,從清新俊逸,變為蒼涼沉郁,這首《臨江仙》是她南渡以後的第一首能準确編年的詞作。

國破家亡,奸人當道,個中愁苦,不能不用含蓄曲折的筆法來表達。少女時代的清純,中年時代的憂郁,一化而為老年時期的沉隐悲怆。

八首《臨江仙》,唱盡萬種悲歡離合
【宋】歐陽修 記得金銮同唱第,春風上國繁華。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岐路,空負曲江花。 聞說阆山通阆苑,樓高不見君家。 孤城寒日等閑斜。 離愁難盡,紅樹遠連霞。

朋友相見,欣喜萬分,還記得當年在金銮殿上意氣風發的往事,而今卻時過境遷,滄海桑田,各自奔忙。相見隻是匆匆,禁不住讓人愁緒萬千。真是離愁漸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八首《臨江仙》,唱盡萬種悲歡離合
【宋】晏幾道 鬥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 羅裙香露玉钗風。 靓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 流水便随春遠,行雲終與誰同。 酒醒長恨錦屏空。 相尋夢裡路,飛雨落花中。

此詞系作者為思念一個自己曾經深愛過的女子而作,全詞寫情婉轉而含蓄。作者正面寫了與女子的初見與重逢,而對于兩人關系更為接近後的錦屏前相叙一節卻未作正面表現,給讀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間。

夢中相尋一節也寫得很空朦,含蓄地暗示了多量的情感内涵,把心中的哀愁抒寫得極為深沉婉曲。

八首《臨江仙》,唱盡萬種悲歡離合
【五代】徐昌圖 飲散離亭西去,浮生長恨飄蓬。 回頭煙柳漸重重。 淡雲孤雁遠,寒日暮天紅。 今夜畫船何處?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靜奈愁濃。 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

全詞最為獨特之處當在下阕,在于虛境實寫,化虛為實,而又虛中浸實,寫盡羁旅之情,含蓄隽永,耐人尋味。

詞人巧妙地融情與景為一體,寫離愁卻很少直接抒情,而是借助于外在的景物來表現詞人内心的離愁别恨。

詞人沿情布景,景物的轉承和變換、環境氣氛的渲染和烘托,處處反襯出詞人的内心世界。

八首《臨江仙》,唱盡萬種悲歡離合
【宋】陳與義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 長溝流月去無聲。 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 閑登小閣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這首詞通過回憶在洛陽的遊樂來抒發作者對國家淪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對比的手法,明快的筆調,通過對舊遊生活的回憶,抒發了北宋亡國後深沉的感慨。寥寥幾筆,勾畫出來的自我形象相當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