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突然地動山搖,房屋倒塌,滿目瘡痍,無數人被埋在廢墟下。地震中發生了很多令人悲傷的故事,也發生了很多令人感動的事迹,除了中國解放軍戰士和全國各地志願者冒着生命危險支援汶川的英勇行為值得被傳唱以外,在地震中,還有這樣一頭豬,它的故事同樣值得被銘記,它甚至成為了地震中存活的人的精神寄托,成為了那場地震的一個符号,它就是豬堅強。
豬堅強跌宕起伏的豬生要從2007年說起,那年的4月,它出生在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某個農戶的豬圈中,後來被拿到集市上去賣,被正好路過的萬興明買下,然後帶回家放到豬圈養起來了。
正常來講它的豬生會和其它的豬一樣,每天吃了睡睡了吃,等到養得白白胖胖的時候被拉去屠宰場,然後被送上餐桌,結束短暫而安逸的一生。時間到了2008年春節,豬堅強的主人決定殺掉一頭來過春節,不過它的運氣不錯,主人沒有選擇它而選擇了它的夥伴。但看同伴被抓走依舊給了它很大的驚吓,它躲在牆角撕心裂肺地嚎叫,它的豬生從此開始茫然。
這一年的5月,主人決定再殺掉一頭豬,此時豬堅強已經長到了三百多斤,這次,殺豬刀即将指向它。主人去村裡喊屠夫來殺豬,但是去了幾次,屠夫都有事外出,豬堅強僥幸多存活了幾天。
生活中充滿了蝴蝶效應,一個小小的變量卻可能改變一頭豬的一生。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因為主人還沒有找到屠夫,豬堅強依舊在豬圈裡等待殺豬刀的降臨。突然間地動山搖,山崩地裂,汶川發生了8.0級地震,豬圈塌了,然而死神暫時放過了它,它并沒有被壓到,豬舍的木闆砸下來以後,在離地半米高的地方,被沒有倒的磚牆支撐住了。
被壓在廢墟之下的豬堅強求生欲望非常的強烈,它在與命運抗争,它不願意就此結束豬生。原本主人在豬圈裡燒了很多木炭用來在冬天取暖,地震發生後散落一地,而這些碳居然成為了豬堅強的救命稻草。地震後還下了雨,木炭正好被淋濕了,既能能解渴又能充饑,豬堅強就一直靠吃木炭為生,它不知道自己能活到什麼時候,也許它也沒有想那麼多,它隻覺得多活一天是一天。
直到有一天,成都空軍某飛行學院戰士來到這裡清理現場時,發現這裡居然還有生命迹象,要知道這已經是地震過去36天了。驚歎之餘,它們清理了廢墟,發現底下居然有一頭瘦骨嶙峋的豬,此時的它已經從三百多斤,瘦到隻剩一百多斤了。但從此以後,它再也不用挨餓了,豬堅強不僅保住了它的豬命,也成為了豬界的一代傳奇。
它的事被媒體報道後,瞬間引起了全國人民的熱議,它也成為了網紅豬,也正式被人類賜名“堅強”。不過此時的豬堅強在它的主人看來,仍然隻是自己養的一頭豬,殺了吃才是它的宿命,而且地震讓本不富裕的萬興民家雪上加霜,再把它養胖了,做成臘肉,是樸質的王興明最真實的想法,豬堅強的豬生,仿佛剛迎來了光明又陷入了一片黑暗。
但是這個時候,它的第二個救命恩人來了(如果說屠夫是它第一個救命恩人的話),四川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在了解了豬堅強的事迹之後,決定将這頭勇敢求生、意志堅韌的豬買下來放在博物館裡。最終與主人商議後樊建川以13008元的價格将它買了下來并帶回了博物館。而它的主人,用這些錢安葬了它的老父親,剩下的用來給老伴治病了,可以說,豬堅強報答了王興明的“養育之恩”。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建川博物館收養了豬堅強以後,專門為它打造了“豬堅強之家”,有專屬的卧室和餐廳,每天的飲食是專門從田裡挖來的野菜搭配着着玉米粉,有專門的飼養員照顧它的起居。
而它要做的就是每天曬曬太陽、睡睡懶覺然後抽空配合一下慕名而來的遊客們拍拍照片,俨然成為了衆星捧月的明星。而它為博物館帶來的門票收入,也算是回報了館長的養育之恩。
時間來到2021年5月10日,馬上就要到第13個汶川地震紀念日了,人們在緬懷地震遇難者的同時,一則“豬堅強進入彌留之際”的新聞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原來豬堅強居然還活着?要知道此時的它已經14歲了,這相當于人類的100歲了,真可謂豬界翹楚。
但此時鏡頭裡的豬堅強已經非常虛弱,體溫已經開始大幅下降,瞳孔已經開始放大,站起來都已經非常困難了,可能它随時都會結束它充滿傳奇的豬生,能不能再挺過最後一個512紀念日成為了廣大網友熱議的一個話題。
5月12日那天,它依舊活着,它最終挺過了第13個汶川地震紀念日,而它的主人也在這一天從老家趕過來看它最後一眼,他們從老家帶來了豬堅強半歲前最喜歡吃的玉米和青菜葉。不知道豬堅強是否依舊記得自己的主人,但是它還是艱難地站了起來,吃了很多的玉米和青菜。
或許豬堅強的生命已經所剩無幾了,經曆跌宕起伏的豬生以後它最終要倒在歲月這把“”“殺豬刀”上,但是它的精神依舊影響着世人,豬堅強在地震時那些愁雲慘霧的新聞轟炸中,給大家帶來了生命的頑強和希望。對于經曆了汶川大地震的人來說,它是大家的共同記憶,是激勵人們奮發向上的一種存在,也是對已故親人的一種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