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作者:香港電影懷舊

2020年紅火的國慶檔仿佛過年一樣,《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票房雙雙破10億,《一點到家》又有黑馬之姿,給電影市場帶來一片歡騰。

1995年的《紅番區》算是内地春節檔的鼻祖,當年賣了9500萬票房,賺得了滿盆缽。看到香港電影如此賺錢,内地電影人開始着手拍“賀歲片”,不選擇春節主要還是避開成龍電影。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1997年的《甲方乙方》是内地第一部賀歲片,被譽為開山鼻祖,它的誕生,催生了“賀歲檔”的概念。從另外一方面來說,《紅番區》催生了《甲方乙方》,馮小剛賀歲片之路也由此開啟。

當年《甲方乙方》投資400萬,拍攝40多天,最後斬獲了3000多萬票房,票房口碑齊飛,23年過去了,豆瓣評分高達8.3分,現在看依然不過時。

一、戰争與英雄

姚遠(葛優飾)職業是一名演員,但由于星途不順,是以和老錢(馮小剛飾)、北雁(劉蓓飾)和梁子(何冰飾)一起開創了一門服務——好夢一日遊,簡稱“夢遊”。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夢遊的第一個業務,接的是書店老闆巴頓(英達飾)的業務,巴頓滿身橫肉,卻有着一個當美國将軍的夢想,在戰場上号令千軍,大殺四方。

姚遠為了滿足他的夢想,直接實地模拟戰争,給巴頓造了一個戰争夢,自己和夥計們則扮演巴頓的小兵。

為了營造出暴戾的将軍形象,巴頓邊瞄台詞,邊讓小兵把姚遠給拉出去槍斃,這一幕也頗具黑色幽默的意味。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姚遠轉頭叫小兵拉他,小兵還沒動手,他就邊背台詞邊自己往後走,等到了門口迫不及待的給自己點根煙,再給了自己兩個子彈,嗷嗷叫了兩聲,就算領便當了。

姚遠簡直就是糊弄學始祖啊!有沒有。

随後的老錢和梁子更是演技浮誇,用手絹擦着空氣般的冷汗,用手假裝緊張的抖抖杯子。

緊接着也紛紛效仿姚遠,被小兵拉出來槍斃,再抽上根事後煙,極具諷刺意味。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士兵都被巴頓給斃了,那他的戲份也要殺青了,北雁最後給他照了張極其做作的單人照,就按捺不住,馬上當場把巴頓的衣服給扒了。

和平年代,哪來的戰争給你打呢?

想來也諷刺,戰争時期渴望和平,厭倦殺戮與鮮血;可和平年代,舒服日子過慣了,反而又厭倦和平,期待起了戰争年代。

“夢遊”的第二個業務也和第一個業務緊密相連,一個嘴上沒安門把的廚子(李琦飾)找上姚遠,說想過一天“嘴”嚴的瘾。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姚遠為了滿足他的夢想,給他設定了一個甯死不屈的英雄角色,就算死也不把心裡的秘密給說出來。

英雄難過美人關,是以廚子的第一關,正是美人關,北雁扮演了一個名伶向廚子唱戲,勾引他。不過這還隻是小把戲,廚子沒上鈎,是以北雁就讓人抓他。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結果弄巧成拙,廚子用先前商量好的道具“花瓶”,砸暈了一樓的姚遠;剩下的老錢和梁子,或許是出于敬業,也或許是出于公報私仇,直接給廚子來真的。

廚子吓壞了,一下就把姚遠交代的話給說出來了:“打死我也不說。”

這句話一語雙關,看起來像是革命鬥争劇裡,戰士經常對反派說的話,以此來證明自己甯死不屈,但實際上,卻是姚遠有意設計讓廚子藏着的秘密。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廚子經過這回,總算知道了,英雄真就不是一般人,我對英雄們肅然起敬。

的确,和平年代沒有嚴刑拷打,隻有真正經曆過嚴刑逼問,才能真正體會革命先烈的難過與不易,但可惜和平年代沒有戰争,是以巴頓是沒有機會體會真正的戰争了。

二、許你一個普通人的夢

和前面的兩位仁兄比,接下來這兩個人的夢想,更像是“有錢人變形記”。

首先是女明星唐麗君(徐帆飾),她受夠了當明星的“痛苦”了,出個門必須有保镖跟着、被人認出來簽名不斷、而且還要節食減肥等等。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她想當個普通人,過過普通人的日子。

行,普通人是吧?“好夢一日遊”滿足你,于是姚遠和北雁就代替唐麗君發表退出娛樂圈的聲明,幫她實作了這個願望。

過了一段時間後,還不忘打電話去關心“售後服務”,果不其然,唐小姐後悔了。

過慣了衆星捧月日子的人,怎麼會習慣如秋風落葉般無人問津的日子?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再也沒人找她要簽名,再也沒有電視劇、電影可以拍、再也沒有節目讓她上台表演了。

唐小姐最新排練的《我不想說再見》,不如改名叫《我打臉我高興》或者《真香》算了。

沒錯,當明星的确是要付出普通人難以承受的代價,但是你們也賺到了普通人八輩子都掙不到的錢還有掌聲和榮譽,如果連這些代價都不舍得付出,你又憑什麼享受奢靡的生活,和人前的萬丈光芒?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另一個人物則稱得上和唐小姐是“一路貨色”,家有棒球場、開着奔馳、頓頓大龍蝦的暴發戶——尤老闆(葉京飾)。

由于過慣了好日子,膩歪了奢靡的生活,是以想過過苦日子,半點葷腥都不沾,他找上了姚遠,自然他們也會好好幫他實作這個願望的。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老錢把尤老闆送到自己窮鄉僻壤的老家去了,手機、錢、車子全給收了,把人丢在那兩個月,還是被梁子提醒,才想起來要去接他。

我能想到尤老闆應該和唐小姐是一個下場,但是我沒想到尤老闆進村前後差距這麼大,仿佛像隔了一個世紀末,簡直就是活生生的虎落平陽被犬欺。

土牆上這個胡子拉碴、面黃肌瘦、穿得像個乞丐的人,我怎麼都難以和那個光鮮亮麗開大奔的大款聯系在一起。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尤老闆餓成了黃鼠狼,那個說葷腥不沾的人,把全村的雞都給吃了,連耗子都吃,就差吃人了。

兩人把他帶上車後,尤老闆又開始啃前兩個月瞧不上的雞肉,還放言要抱着龍蝦睡覺。

飽漢不知餓漢饑,隻有真正餓過窮過的人,才知道窮的可怕;而也隻有真正跌入谷底的人,才會明白爬上頂峰有多麼的艱辛。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三、婚姻與房子

最後這兩個客人就更有意思了,一個是胖子張富貴(傅彪飾),和後來《沒完沒了》裡面那副嚣張巴拉、死皮賴臉的樣子差不多,典型的沒遭受過社會的毒打。

嫌家裡媳婦兒把自己伺候的太好了,找上了北雁,想感受感受伺候人、當奴才的感覺,得嘞,“好夢一日遊”滿足您。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這次的場景設定在了地主家的小院子裡,張富貴是地主家的下人,吃的比狗少,起得比雞早,幹得比牛多,還要受地主家虐待。

他就是一個牲口,要跪下來伺候地主婆上轎子,任人踩在自己的頭上;跪在地闆上伺候地主婆睡着了,還得給地主婆用簪子紮醒。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這把張富貴氣得夠嗆的,不幹了,我要到消費者協會告你們。

張富貴這一下把姚遠一夥人給吓着了,紛紛給張富貴賠罪:

知道這受氣的滋味不好受,以後就别再欺負你老婆了,人心都是肉長的,兩口子要互相體諒。

這時,張富貴恍然大悟,原來姚遠一夥人扮演的地主對自己幹得缺德事,不就是自己對老婆幹得事兒嗎?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頤氣指使、把老婆當保姆使喚,這是娶了個老婆,還是娶了個免費保姆回家呀?

于是,張富貴痛改前非,下定決心好好對待老婆。

電影對婚姻的探讨,不僅局限于男女平等方面,更與時俱進,為我們揭露了現代婚姻下買房難的問題。

姚遠想和北雁假結婚,因為他老子放話了,他要是不結婚就把房子給他妹,為了房子他想和北雁假結婚糊弄老子。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因為沒有房子的婚姻才是不幸福的,但這句話卻一語成谶,不僅打在了社會的現實上,更打在了結尾那對夫婦的痛點上。

北雁和姚遠在醫院抽血做婚前檢查,遇到了失聲痛哭的技術員(楊立新飾),他的妻子得了肺癌,活不了幾天了。

夫妻倆因為沒有房子,是以分居兩地,妻子在青海老家,而丈夫在北京機關分的集體宿舍裡住,因為沒有房子住,是以團圓對于夫妻倆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北雁兩人覺得他可憐,就把姚遠他爸給他們的婚房,借給技術員住了,他把妻子從青海接了回來,總算圓了自己的團圓夢。

這也算是折射了中國人的買房情結,世界上應該沒有哪一個國家像中國一個這麼熱衷于買房了,買房意味着在一座陌生的城市有了歸宿,也意味着自己對于這個陌生的城市不再是異鄉人,是融入這座城的象征。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最終,北雁與姚遠真心相愛,補辦了一場婚禮,“好夢一日遊”也從盈利性質的服務機構,變成了慈善機構。

誠然,“好夢一日遊”沒有掙太多的錢,這是一群理想主義者的旗幟與号角的根據地。

善良助人,就當是成全了别人,陶冶了自己。(撰文:宋居寒)

23年過去了,再看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依然還是那麼經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