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柴宗訓(953年-973年)|後周末代皇帝,周世宗柴榮第四子資料整理:天下達觀飄搖帝位陳橋兵變周宋禅代外地生活父親母親兄弟妻子兒子資料整理來源于:網絡

柴宗訓(953年-973年)|後周末代皇帝,周世宗柴榮第四子資料整理:天下達觀飄搖帝位陳橋兵變周宋禅代外地生活父親母親兄弟妻子兒子資料整理來源于:網絡

柴宗訓(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邢州堯山縣(今河北省隆堯縣)人。後周末代皇帝(959年8月3日-960年2月3日),後周世宗柴榮第四子。

顯德六年(959年),授特進、左衛上将軍,冊封梁王。

柴宗訓(953年-973年)|後周末代皇帝,周世宗柴榮第四子資料整理:天下達觀飄搖帝位陳橋兵變周宋禅代外地生活父親母親兄弟妻子兒子資料整理來源于:網絡

周世宗駕崩後,正式即位,沿用”顯德”年号,年僅七歲,由符太後垂簾聽政,由宰相範質、王溥等主持軍國大事,重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

顯德七年(960年),經曆了陳橋兵變,禅位于趙匡胤,宣告後周滅亡。

北宋建立後,降封鄭王,賜予“丹書鐵券”。

開寶六年(973年),逝世于房州,時年20歲,谥号為“恭”,歸葬于順陵。

恭帝,名柴宗訓(953~973年),周世宗柴榮第四子。柴榮病逝世後,繼位。在位半年,為趙匡胤廢後病逝世,長年20歲,葬于順陵(今河南省新鄭縣城北廓店)。

柴宗訓,原封為梁王。周世宗于公元959年6月病逝世,他于同月甲午日繼位,沿用周太祖年号“顯德”。

柴宗訓即位時,年僅7歲,由符太後臨朝聽政,範質、王溥等主持軍國大事。

以李重進兼淮南(揚州)節度使,防備南唐;

以韓通兼天平軍(郓州)節度使,戍守開封東北面;

以趙匡胤兼歸德軍(宋州)節度使,戍守開封東面;

以向訓為西京(今洛陽)留守,戍守開封西面。

正月元旦,群臣正在朝賀柴宗訓時,鎮(今河北省正定縣)、定(今河北省定縣)兩州節度使溘然有人來報說,大遼和北漢合兵南侵,範質敕令趙匡胤帶領禁軍北上抵抗。

禁軍達到陳橋驿後,發生陳橋兵變,擁戴趙匡胤為帝。趙匡胤殺回開封,建立宋朝,廢黜柴宗訓,降封他為鄭王。後周滅亡。

不久,柴宗訓被遷往房州(今湖北省房縣)安置,去世,谥号為恭。

柴宗訓為周世宗柴榮第四子,廣順三年八月初四日(953年9月14日)出生于澶州。

柴宗訓(953年-973年)|後周末代皇帝,周世宗柴榮第四子資料整理:天下達觀飄搖帝位陳橋兵變周宋禅代外地生活父親母親兄弟妻子兒子資料整理來源于:網絡

顯德六年(959年)六月癸巳日,周世宗去世,柴宗訓于六月甲午日,在周世宗靈柩前即皇帝位 。

由于年紀太小,由宰相範質、王溥輔政。政局不穩,人心浮動,謠言四起。

一些忠于後周的官吏,馬上就敏銳地意識到動亂的根源十有八九要出在趙匡胤那裡,指出趙匡胤不應再掌禁軍,甚至有的人主張先發制人,及早将趙匡胤幹掉。

後周恭帝隻是改任趙匡胤為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

趙匡胤及其心腹也在加緊活動。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在周世宗去世後的半年裡,禁軍進階将領的安排,發生了對趙匡胤絕對有利的變動。

先看殿前司系統,原來一直空缺的殿前副都點檢一職,由慕容延钊出任,慕容延钊是趙匡胤的少年好友,關系非同一般。

原來空缺的殿前都虞侯一職,則由王審琦擔任,此人也是趙匡胤的“布衣故交”,與當時已經擔任殿前都指揮使的石守信一樣,都是趙匡胤勢力圈子中的最核心人物。

整個殿前司系統的所有進階将領的職務,均由趙匡胤的人擔任了。

在侍衛司系統的進階将領中,原來趙匡胤隻與韓令坤有“兄弟”之誼,當時他正領兵駐守在淮南揚州,京城中實際上隻剩下副都指揮使韓通,雖然不是趙匡胤的人,但勢孤力單,無法同趙匡胤抗衡。

柴宗訓(953年-973年)|後周末代皇帝,周世宗柴榮第四子資料整理:天下達觀飄搖帝位陳橋兵變周宋禅代外地生活父親母親兄弟妻子兒子資料整理來源于:網絡

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後周君臣正在朝賀新年,突然接到遼和北漢聯兵入侵的戰報,大臣們慌作一團。

小皇帝柴宗訓征得宰相範質、王溥的同意後,指令趙匡胤率領禁軍前往迎敵。

趙匡胤接到出兵指令,立刻調兵遣将,正月初二即率兵出城。跟随他的還有他弟弟趙匡義和親信謀士趙普。當天下午,到達了離開封幾十裡的陳橋驿。晚上,趙匡胤指令将士就地紮營休息。兵士們倒頭就呼呼睡看了,一些将領卻聚集在一起,悄悄商量。

有人說:“皇上年紀那麼小,我們拼死拼活去打仗,将來有誰知道我們的功勞,倒不如擁護趙點檢作皇帝吧!”大夥聽了,都贊成這個意見,就推一名官員把這個意見先告訴趙匡義和趙普。

那個官員到趙匡義那裡,還沒有把話說完,将領們已經闖了進來,亮出明晃晃的刀,嚷着說:“我們已經商量定了,非請點檢即位不可。”趙匡義和趙普聽了,暗暗高興,一面叮囑大家一定要安定軍心,不要造成混亂,一面趕快派趙匡胤的親信郭延斌秘密傳回京城,通知留守在京城的大将石守信和王審琦管好京城内外大門。

沒多久,這消息就傳遍了軍營。将士們全起來了,大家鬧哄哄地擁到趙匡胤住的驿館,一直等到天色發白。

晚上,趙匡胤假裝不知,喝得大醉而睡,一覺醒來,隻聽得外面一片嘈雜。接着,就有人打開房門,高聲地叫嚷,說:“請點檢做皇帝!”趙匡胤趕快起床,還沒來得及說話,幾個人把早已準備好的一件黃袍,七手八腳地披在趙匡胤身上。大夥跪倒在地上磕了幾個頭,高呼“萬歲”。接着,又推又拉,把趙匡胤扶上馬,請他回京城。

官修史書為尊者諱,将趙匡胤寫得無比被動。趙匡胤騎在馬上,開口說:“你們既然立我做天子,我的指令,你們都能聽從嗎?”将士們齊聲回答說:“自然聽陛下指令。”于是趙匡胤就釋出指令:到了京城以後,要保護好周朝太後和幼主,不許侵犯朝廷大臣,不準搶掠國家倉庫。執行指令的将來有重賞,否則就要嚴辦。到了汴京,又有石守信、王審琦等人作内應,沒費多大勁兒就拿下了京城。惟一的敗筆是王彥升殺死了試圖組織抵抗的韓通和他的家人,給趙匡胤的和平演變塗上了後周忠臣的鮮血。 王彥升就此被趙匡胤恨上了,終身沒有當上節度使。

與範質、王溥的見面比較富有戲劇性。先是派潘美去告訴範質等人,當時早朝還沒有結束,宰相範質抓住王溥的手說:“倉促譴将,吾輩之罪也。”手指掐入王溥的手,幾乎出血。王溥一句話也不敢說。

趙匡胤見他們時,裝出為難的模樣說:“世宗待我恩義深重,如今我被将士逼成這個樣子,你們說怎麼辦?”範質不知該怎麼回答。有個将領聲色俱厲地叫了起來:“我們沒有主人,如今大家一定要請點檢當天子!”範質、王溥吓得趕快下拜。

然後舉行禅讓儀式,但人到齊了,卻沒有禅讓诏書,翰林承旨陶谷從袖子中拿出一份,于是就用了這份诏書。

趙匡胤即位做了皇帝,因趙匡胤任歸德軍節度使的任所在宋州,就以“宋”為國号,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曆史上稱為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

後趙匡胤建立宋朝,在一塊石碑上留下三條遺訓,其中有一條就是,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于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遺訓,從柴家子孫與宋朝共存亡,以及在新舊黨争當中失勢的官員并沒有被殺,還可能會随着政局的演變由罷黜而回到中央這兩點就可以證明。

趙匡胤受禅後,降柴宗訓為鄭王,符太後為周太後。

後柴宗訓母子被遷往房州,北宋開寶六年(973年)逝世,享年20歲,被谥為恭帝。

後周世宗柴榮
大符皇後(生母,宣懿皇後) 小符皇後(養母,宣慈皇後)

哥哥

越王柴宗誼,字宜哥,被後漢隐帝所殺。 吳王柴宗誠(柴誠),字喜哥,被後漢隐帝所殺。 韓王柴宗諴(柴諴),字三哥,被後漢隐帝所殺。

弟弟

曹王柴熙讓:原名柴宗讓,後改為柴熙讓。 紀王柴熙謹,後周滅亡後,成為名将潘美養子。 蕲王柴熙誨,後周滅亡後,成為盧琰義子。
趙氏 林氏 張氏
長子: 柴永崎 次子 :柴永廉 三子 :柴永惠 四子 :柴永孝 五子: 柴永盛
投稿:[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