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服務國家大資料發展戰略,打造多層次、多類型的大資料人才隊伍,清華-青島資料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資料院)“rong”獎學金答辯會于2019年12月27日成功舉辦。
“rong”獎學金答辯會評審老師與同學們合影
清華大學研究所學生院專業學位教育辦公室主任連彥青、醫學院副院長高彥芳、軟體學院副教授劉璘、軟體學院助理研究員金濤、北京網帥科技公司ceo胡慶勇、美團點評學術合作進階經理辛穎、資料院教學部羅國榮共7位專家作為評委,認真聽取了來自我校17個院系的19位同學的答辯彙報,并根據同學們的彙報表現逐一進行了點評和指導。
“rong”獎學金為開放式獎學金,緻力于鼓勵清華大學大資料碩士項目和能力提升項目學生進行交叉學習,以培養出真正具有跨學科能力、受企業和社會歡迎的大資料領軍人才。獎學金的評定主要依據大資料課程成績、論文投稿、相關競賽、實踐活動和創新創業經曆等幾個方面對學生參與清華大學大資料能力提升項目後的各項能力提升情況進行綜合評價。資料院希望通過發放獎學金的形式,鼓勵大家進行跨學科、跨領域的融合學習,為他們帶來思維方式和技術應用方面的改變。
電機系的凡航同學目前已經在ei、sci等知名期刊上發表了7篇論文,申請了4項專利,但回顧起最初接觸項目課程時,由于一直以來學習的都是傳統工科的内容,起初《大資料系統與基礎》這門課并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但在授課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逐漸适應了課程的進度,并且能夠學以緻用,在談到項目課程對他本專業科研的幫助時他這樣講到“近期我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上發表的文章,裡面用到的算法來自于軟體學院龍明盛老師《深度學習》課程内容,那時為了幾個技術問題我與助教讨論了多次,最終算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除了科研,為了進一步證明自己的能力,凡航還積極參與資料院組織的各種資料科學競賽,如“成都80”國際金融科技比賽、清華-unsw中澳資料大賽等,完成了在80小時内與小組成員開發了一款能夠給個人進行定價和類似股票一樣進行交易的pipo系統,獲得“最佳學術獎”。作為協會會長,他還積極投身清華大學學生大資料研究協會的工作中,受《大資料治理與政策》課程的影響,籌備了一場計算社會科學的講座,網絡直播關注度高達51萬。
電機系凡航向評審老師彙報
土木系的李婷婷同學研究方向是市政交通,學習項目課程前她拿到交通資料後隻會計算資料的平均值、方差、用excel畫直方圖。在《大資料分析與處理》這門課上,老師說資料是一個金礦,隻要認真挖總能挖到金子。在完成第一個大作業時,很快遇到了棘手問題,但執着的她反複鑽研理論知識,經過6個小時的不懈努力,自己寫的資料處理程式終于能跑起來了,頓時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實踐環節中,她與小組同學一起做了“大資料驅動的北京工資與房價分析”,“那次的實踐項目讓我印象深刻,不僅鍛煉了我的資料分析能力,還利用學到的技能解決了實際問題,分析了房價與工資的關系”。
談到就業,她強調大資料能力提升項目證書使她的履歷在競争者中脫穎而出,最終幫助她拿到了資料算法研究崗的職位,“感謝項目課程的助力,讓我挖到了課本外的第一個金礦”她笑着說。
土木系李婷婷向評審老師彙報
社科學院的許弘智同學堅信紮實的專業知識基礎是開展進一步研究工作的前提,在學習中他始終對自己嚴格要求,不僅以專業第二的成績完成了培養方案内課程,還選修了大資料能力提升項目,在《政務大資料應用與分析》《大資料實踐課》兩門課中取得了a+的好成績,且連續三個學期擔任《大資料分析a》的課程助教。課程的學習使他深刻感受到了将資料科學的思維方法與社會科學的理論範式結合起來是當下大資料時代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方向。
結合課程中學習的資料分析與處理方法,他盡可能以學術論文發表的要求完成每門課程的結課論文,并發表在《青年研究》《社會》《國際新聞界》等核心期刊。可以說項目課程的學習給他為本專業的研究重新開機了想象力,使得他能夠從多元的角度去思考本專業的問題,如“資訊本身為什麼能夠具有巨大的價值”“數字化時代的勞資關系會是怎樣”“大資料技術應用會帶來哪些社會風險”。在暑期實踐中,參與了“水滴籌”線上籌款平台中的社會不平等項目,為政府和企業的決策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社科學院許弘智向評審老師彙報
認真聽取同學們的彙報後,醫學院副院長高彥芳表示:“同學們在本專業的學習外能夠同時完成大資料能力提升項目的學習,本身就是一種優秀。看到很多同學不但科研任務完成的很好,還參與了來自企業或政府的各種實踐項目,用真實的資料解決實際的問題,這對于同學們來說是很難得的鍛煉機會”。
研究所學生院專業學位教育辦公室主任連彥青認為:“通過剛才的答辯陳述,可以看到大資料能力提升項目很好地助力了同學們在相關行業的發展,尤其是對非資訊類專業的同學,各方面的提升都很顯著。在未來求職的道路上,擁有跨學科思維方式的他們已然在起跑線上領先于其他同學了。”
在rong獎學金的答辯現場,呈現出的不僅僅是同學們優秀的課業成績,還有他們更加從容和自信的心态。從局限在自己的專業知識、遇到某個問題寸步難行,到融入進資料科學的世界、與跨學科跨專業的同學合力解決問題;從一個“門外漢”到逐漸養成資料思維、掌握解決本專業問題的工具和方法,項目課程的學習使同學們在科研和未來就業中有了更多嘗試和選擇的可能。在大資料人才培養的道路上,希望看到更多的同學在項目中獲益,成為社會和企業需要的學科交叉的複合型人才,開啟同學們更加精彩的人生!
編輯:黃繼彥
— 完 —
關注清華-青島資料科學研究院官方微信公衆平台“thu資料派”及姊妹号“資料派thu”擷取更多講座福利及優質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