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曹操,身上的标簽不少,衆說紛紛,不一而足,有真有假,這些标簽中,有一個曆代笑談不少,那就是“好色”,還是“好他人妻”。這一毛病,可謂是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曹操的婚姻和曹魏的曆史。
一、丁夫人和曹操
對于曹操的老婆,我們更熟悉的應該是卞夫人,也就是魏武宣皇後,曹丕、曹植他們的生母。實際上,在卞夫人之前,曹操還有一位正妻,那就是丁夫人。
丁夫人的身世,曆史上記載并不多,按照《三國志·魏紀》中,曹丕繼位後,追封祖宗的記載,曹操的生母姓丁,以此類推,加上當時的社會風氣,曹操的這位丁夫人可能是曹操的表姐妹,親上加親,結為連理。
二、丁夫人和曹昂
古代富貴人家嫁女,一般都會跟幾位姿色不錯的侍女,除了平時侍候小姐和姑爺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幫自家小姐固寵。
在自家小姐不友善或者有孕時,幫姑爺解決生理需求。因為是自家侍女,多是從小培養,自然不存在争寵的問題。
丁夫人嫁給曹操後,可能是近親結婚的影響,一直無子嗣,反而身邊的侍女劉氏為曹操生下了長子曹昂。
劉氏芳華早逝,曹昂自小便有丁夫人養大,視如己出,是以,曹昂便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嫡長子,曹操在法理上最正統的繼承人。并且,曹昂本身也十分優秀,二十歲就被舉為孝廉。
三、曹昂之死
建安二年,曹操征張繡,曹昂随同出征,不久,張繡投降。曹操久聞張繡的嬸母鄒氏(張濟的遺孀)美豔,就納為己有。
據說張繡自小為張濟夫妻所養,視如父母,怎能忍受如此大辱,心中生恨,又聽說曹操賜予自己的骁将胡車兒重金,心中更是疑懼(不排除當時曹操有想殺死張繡的可能)。于是召集親信,密謀誅曹。
張繡忽然叛亂,讓在溫柔鄉裡的曹操猝不及防,戰敗逃走。在混戰中,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韋均戰死。
(注:《三國演義》中,曹昂将自己的馬讓給了父親曹操,導緻自己被殺)
四、生隙
曹昂的死,對于丁夫人來說,就像天塌了,整個世界失去了色彩。含辛茹苦養育了二十多年感情,更是自己後半生的依仗,這下全沒了。
悲痛難以自抑的丁夫人,把一滿心恨意都轉移的曹操身上。要不是曹操的好色,他的兒子怎麼會死。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對于兒子戰死,曹操心中滿是悔意,那是他辛苦培養的的嫡長子,他事業的繼承人,他那麼優秀,卻因為自己而戰死。
即使是為了大局,表面不說,内心卻心如刀割。面對丁夫人的質問和無休止的哭鬧,曹操愧疚而又惱怒。最後,眼不見心不煩,把她送回了娘家。
五、訣别
過了一段時間,曹操心想丁夫人應該心氣順了,就想接回來,畢竟,半輩子的夫妻,感情深厚,哪能真計較。可惜,曹操還是沒明白丁夫人對于兒子的感情,此時的丁夫人,已是心如死灰。
根據《魏略》記載,曹操來的時候,丁夫人正在紡織,有人跟她說,曹操來了,她沒有應聲。曹操進來,撫着她的背說:“跟我回去吧。”丁夫人還是不說話。
曹操等了半天,走到門口,再問:“你真的不跟我回去嗎?”依然無語。
曹操說:“如果你不跟我回去,咱們就真的訣别了。”還是沒得到丁夫人的回複。
就這樣,曹操就和丁夫人離了婚,并允許她改嫁,當然,允許歸允許,丁家可不敢真讓丁夫人改嫁,丁夫人估計也沒那個心思。
丁夫人被廢,原本隻是侍妾的卞夫人被扶為正室,曹丕曹植等就順理成章的成了嫡子,也就有了後來“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奪嫡之事。
六、尾聲
丁夫人具體的去世時間,史書上沒有具體記載,按照《魏略》上模糊的說法,應該和曹操離婚沒幾年,就去世了。其實,對于一個已經沒有希望的人而言,早早的離開,也是一種解脫。
後來曹操臨終前,纏綿于病榻,自知時日不多,感歎說:“我這一輩子行事,沒覺得對不起誰,唯獨九泉之下,曹昂要是問起他的母親,我該怎麼回答啊。”
有道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從這段話能看出來,無論是對于曹昂,還是對于丁夫人,曹操的心裡,是一直充滿愧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