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以“江南甄家接駕四次”為證據,認為作者就是江南織造曹家,認為《紅樓夢》寫的是曹家的事。
江南甄家四次接駕,作者就是曹家?曹學是不是瘋了?
江南曹家接駕四次,怎麼就成了脂硯齋所說的“正題正文”?莫非《紅樓夢》的主旨是曹家四次接駕?

那怎麼文中就寫了個“元春省親”呢?曹家的四次接駕,作者寫在《紅樓夢》的哪裡了?
《紅樓夢》原著中,何止甄家接駕了四次?作者有這麼一句話:“說起當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書還熱鬧。”
“當年太祖皇帝仿舜巡”說的是賈府的那一次接駕,那時候賈府正在姑蘇揚州一帶監造海舫,修理海塘,而姑蘇揚州的主角是書中的林黛玉。
《紅樓夢》原著中,還寫到了王家也預備過一次接駕,王府單管各國進貢朝賀的事。
如果甄家的四次接駕就是曹家的四次接駕,那麼賈府與王府的接駕又如何對應呢?
《紅樓夢》可是小說,是講究文學修辭手法的,接駕就真的是接駕嗎?其實,書中的接駕不過是隐喻。
如果按照曹學的甄家與賈家都是曹家的說法解讀接駕之謎,那麼,把康熙南巡稱作太祖皇帝仿舜巡也太出格了!
清朝的太祖皇帝可以是努爾哈赤,也可以是順治,甚至可以是皇太極,但是不可能是康熙,康熙出遊也稱不上仿舜巡。
姜子認為,這裡的“太祖皇帝”四字,其實指的是《紅樓夢》的第一春——榮國公賈源(賈政賈寶玉林黛玉的組合)。
“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就是一部書,就是這部《紅樓夢》,說的是三生石上舊精魂的三世(三春)情緣。
《紅樓夢》書中以妃隐帝,這裡的接駕根本就不是接駕,而是帝位傳承,每一次接駕都意味着政權建立。
書中的接駕事件包括:甄家四次;平行空間,王家一次;當年,賈府太祖一次!
賈府接駕,隐喻大一統的崇祯朝,崇祯朝是書中的第一春,榮國府是源,是母體,是以是“太祖皇帝仿舜巡”。
賈源死後,第一個賈府(榮國府)一分為二,分為第二個賈府(甯國府)與甄府。
甯國公名演,甯國府就是王府,典出“王莽篡漢”,接駕一次,指的是清兵入關後的北方政權。
甄家四次接駕,隐寫南明帝位的四次接力。榮國府的賈寶玉,就是甄府的甄寶玉,這叫一脈相承。
正因為甄家是南明朝,是作者所處朝代,是以,甄家的四次接駕是“正題正文”。
《紅樓夢》原著中,迎春、妙玉、香菱就是隐寫南明帝王,書中寫的是南明的四個政權經曆“春”到“秋”的劫難末世。
如果甄家接駕寫的是曹家接駕,請問這四次接駕,作者寫在《紅樓夢》的哪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