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翠園初級中學:以“三風”課堂展示推動數字化“思樂課堂”,促教育高品質發展

國文老師彭豔在深圳市羅湖區翠園初級中學(以下簡稱“翠園國中”)很有名,她的課堂上學生就像打了“雞血”,氣氛十分活躍。今年58歲的彭豔是學校“風骨”課資深教師的優秀代表,她說:“課堂上,學生閃爍的思想火花讓我感動,學生的積極參與讓我陶醉,隻有站上講台我才覺得幸福。”

翠園初級中學:以“三風”課堂展示推動數字化“思樂課堂”,促教育高品質發展

▲校上司表彰參加“風骨”課展示的老師們

翠園初級中學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品質為核心,狠抓課堂教學,使教研與課題有機融合。通過“三風”(風采展示課、風格示範課、風骨領航課)課堂展示活動建構和推動數字化“思樂課堂”的探索,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都有獲得感,讓每一位老師都能閃耀杏壇。校長周小榮介紹,學校通過密集的展示課活動,反複的研課磨課,鍛煉教師隊伍,激發每一位教師的潛能和活力,推動學校教育高品質發展。

“三風”課展示促成長,翠園國中教改動真格

翠園國中一直走在課改的前端,早在2012年就開始進行“415”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4”即4個環節:目标展示、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當堂測試;“15”就是教師每一節課講課時間原則上不超過15分鐘,合稱為“415”模式。

據學校副校長張樂介紹,“415”是根據時代的要求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為改變教師教學觀念,轉變教師的教學行為方式,還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而提出來的。目前的“思樂”課堂的翠園模式是強調借助數字化技術手段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提升的高效愉悅課堂教學模式。數字化“思樂課堂”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學習興趣,“二者是互相融合的,數字化‘思樂課堂’傳承了之前課改的一些好的理念和做法,同時又賦以更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政策,适合目前人們對優質均衡教育的需要和向往。”張樂說。

翠園初級中學:以“三風”課堂展示推動數字化“思樂課堂”,促教育高品質發展

▲校長周小榮在“風骨”課展示現場發表動員講話

為充分調動老中青不同年齡層次教師投身課改的積極性,去年10月,翠園國中提出通過“三風”課堂展示活動建構和推動數字化“思樂課堂”的探索。展示課按年齡分為風骨課(45歲以上)、風格課(35-45歲)、風采課(35歲以下)。第一輪展示時間從10月9日至1月12日,曆時約3個月。

今年10月15日學校又正式啟動“三風”課堂展示2.0版活動。本次活動以“聚焦課堂有效性”為主題,圍繞四次元(即課堂目标的“精”準、課堂方式的靈“活”、課堂思維的快“樂”、課堂效果的紮“實”),以“風采展示、風格示範、風骨領航”三個層面為依托,不同年齡段的老師同台賽課、切磋教學。不僅為年輕老師亮相課堂提供展示的平台,也為中青年教師傳遞教學經驗搭建示範的舞台,更是為45歲以上的教師引航示範提供了難得的契機。

翠園初級中學:以“三風”課堂展示推動數字化“思樂課堂”,促教育高品質發展

▲郭雄偉老師的“風骨課”展示激情四射

翠園初級中學:以“三風”課堂展示推動數字化“思樂課堂”,促教育高品質發展

▲陳晶晶老師的“風格”課展示讓學生聽入迷了

近一年來,“風骨”課堂展示活動共有34位資深教師參與,其中超過55歲的教師就有17位之多,年齡最大的老師58歲。“風格”課展示58節,教師參與比例達84%;“風采”課展示18節,年輕老師100%參與。

周小榮表示,以賽課促成長,穩步推進翠園國中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不斷改進教與學的方式,全面提升學生學科素養和學科思維能力,是學校不懈追求的方向。

老中青教師各展風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翠園初級中學:以“三風”課堂展示推動數字化“思樂課堂”,促教育高品質發展

▲彭豔老師的課總是能點然學生的熱情

出于對課堂滿腔的熱愛,已經58歲的彭豔仍堅守在教學一線。彭豔老師集106項各級榮譽或獎項于一身,拿獎已經不是她堅守講台的目的,讓學生感受到她的課“清風滿室,樂在其中”才是她的心願。她上的一堂展示課——朱自清的《背影》廣受贊譽,學校老師評價:“彭豔老師的這堂‘風骨課’讓我們震撼:她采用整體感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式,帶領學生從《背影》中領悟作品内涵、感悟父子情深入手,達到‘使學生在感情上被感染,思想上被影響,寫法上受教益’的目的。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國文課的魅力。”彭豔老師透露,她的教學秘訣是:把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激情投入“動”起來;把分數獎給學生,讓課堂“瘋狂”起來;把方法教給學生,讓成績優起來。

初三(8)班的鐘彤彤、黃裔婷和方雨嫣都是彭豔老師的學生,她們說彭老師的課給了他們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教會了他們“怎麼學”,讓他們終生受益。

翠園初級中學:以“三風”課堂展示推動數字化“思樂課堂”,促教育高品質發展

▲陳乃權老師的課讓同學們有更多的實踐體驗

學校教科室主任、生物老師陳乃權是“風格”課老師的代表,他的了解是,數字化“思樂課堂”強調運用資訊技術手段讓學生體會到課堂的快樂,不把學習當成辛苦的事,而是一種享受。他說他的生物課學生有更多的體驗,可以用手機拍下植物在課堂進行分享。課堂也不會局限于教室,學生可以進入校園、公園拍下植物進行推送和分享。

翠園初級中學:以“三風”課堂展示推動數字化“思樂課堂”,促教育高品質發展

▲馬蒙老師的地理課會充分運用視訊等手段給學生感觀上的認識

翠園初級中學:以“三風”課堂展示推動數字化“思樂課堂”,促教育高品質發展
翠園初級中學:以“三風”課堂展示推動數字化“思樂課堂”,促教育高品質發展

▲馬蒙老師學生精美的手繪作品

地理老師馬蒙是學校“風采”老師的優秀代表,已畢業8年的她積極投身到學校數字化“思樂課堂”的探索中,她還是羅湖區總課題的骨幹成員。馬蒙認為,學校課改實行多年,從“415”到“三風課堂”的“精、活、樂、實”,每一步都緊跟時代的步伐、展現羅湖教育的發展脈絡。她說,國中地理注重“生活性”“趣味性”“故事性”,而數字化平台能夠将最新的、最真實的圖檔、視訊等資料呈現給同學們。例如,在教初二的中國地理時,她會結合《航拍中國》紀錄片以及學生的旅行活動,安排課前5分鐘《大美中國》系列講演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将所學與實踐相結合,在設計内容、制作ppt的過程中将地理的學科思維不斷滲透。同學們不僅能将所見所聞講出來,還能通過地理的方式畫出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既是班級文化建設的做好素材,還升格為了羅湖區的品質課程《廣東省趣味地理》(手繪版),真正将有趣、有味、有度、有愛的課堂還給學生。

“三風”展示課老師們收獲滿滿,翠園品牌更閃亮

在“三風”課堂的展示中,年紀大的資深教師沖鋒在前,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如在去年10月第一階段曆時3周的“風骨”課堂展示活動中,就有31位資深教師率先參與,其中超過55歲的教師就有15位之多,年齡最大的老師58歲。開創了學校老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數量之多和品質之高的先河。他們中有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國家奧數進階教練、深圳市優秀班主任、“十大功勳園丁”等,讓大家領略到名師融能力發展與素質培養為一體的教育理念和爐火純青的課堂駕馭能力。

翠園初級中學:以“三風”課堂展示推動數字化“思樂課堂”,促教育高品質發展
翠園初級中學:以“三風”課堂展示推動數字化“思樂課堂”,促教育高品質發展

▲“三風”課展示過程中老師們的風采

“風骨”課教師代表、羅湖區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宋紅玮老師發表感言說,在翠園國中,有很多無私付出、忘我工作的老師們,他們都是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一束照亮自己前行的路、又溫暖了别人心靈的光。這一束又一束的光聚在一起,最終會聚成翠園俊秀的品格,繼續擦亮翠園閃亮的金字招牌。

通過“三風”課堂建構和推動數字化的“思樂”課堂的翠園模式研究進一步提升了翠園國中的教學品質,學校2021屆中考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翠園初級中學:以“三風”課堂展示推動數字化“思樂課堂”,促教育高品質發展

▲學校“三風”課展示現場,校上司和老師們認真聽課評課

近一年來,翠園國中掀起濃厚的數字化“思樂課堂”的教學研究氛圍,老師們收獲滿滿。數學科組戚紀老師和姜翠亭老師參加首屆“京師杯”全國中小幼教師數字化教學能力展示活動分别獲得全國一等獎和省二等獎,國文科組宋紅玮老師參加全國國文報杯微課大賽獲二等獎,生物科組謝萌老師參加廣東省中學生物教學比賽獲一等獎,地理學科馬蒙老師參加深圳市中國小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大賽獲二等獎……

校長周小榮的課題《通過“三風”課堂展示活動建構和推動數字化“思樂”課堂的翠園模式研究》被列入羅湖區“數字化思樂課堂”專項課題。曆史學科邵夢老師主持區級課題《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曆史學科課堂教學模式建構》,實體學科和曉雅老師開展形成了實體pbl項目式研究課題等。

近一年來,學校先後推出115節研讨活動課,涵蓋所有年級所有學科,全校老師全員參與,還吸引了深圳市華美外國語學校等兄弟學校的校上司和老師前來觀摩取經,影響力輻射全區。

來源 | 晶報app

記者:顧蓉

通訊員:陳乃權/文 學校供圖

編輯:劉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