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開始,天地之間陰盛而陽衰,天高地闊,山遠江清,空曠寂寥。于人而言,亦是如此,外則清寒,内則陽藏。冬,是生命的結束,也是生命的潛伏,養好冬天,意味着來年春天,又是草長莺飛,陽光明媚。

《黃帝内經》:冬天這三個月,是天地萬物閉藏的季節---草木凋零,動物入穴,千裡冰封,了無生氣。
人更應該順應天道,不要随意消耗陽氣,早睡晚起,太陽出來才能起床,順應陽氣的升發;人在精神上也不要過喜過悲,應該情志内斂,泰然處之;一定要保暖,不要受寒;更不要搞得大汗淋漓地耗洩陽氣。
這就是順應冬氣、收藏陽氣的法則。冬季陽氣不能收藏入腎,春天肝木就會生發無力,還會出現痿症。
中醫養生的核心:順天時!
順着天地時序“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變化,來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
立冬,是冬季的開始,由此拉開了冬三月的序幕,養生也是以開啟了“冬藏”的大戲!
冬藏,藏什麼?
當然是收藏“陽氣” --- “五髒六腑的陽氣”!将陽氣收斂入腎。隻有積累了足夠的陽氣,才能抵禦外邪---冬季“寒燥之氣”的侵擾。
為什麼“藏”?
大部分植物花謝葉落,“斂陽歸根”就是為了避免受寒邪之氣的傷害;也是為明年春天的生發積累能量。藏陽越深,春生夏長越有力量!
“藏陽”是冬天時令養生最重要的核心點!
冬季腎不藏水,春無生計!
也就是說:我們冬季沒做好收藏之道,必傷腎!腎為先天之本,根基一動,春季百病立現。
今年立冬之後,2方面問題要警惕:
1,立冬--小雪這15天“冬行夏令”,妨礙心腎收藏,讓陽氣外洩,一定會受冬季寒邪的侵害,心腎虛弱,怕冷、心衰、心梗人群增多。
2,此時人體仍處于“夏長”的外洩狀态,中焦脾胃虛弱,加上今年濕氣偏重,是以出現脾胃問題的人群會增多。
最後,有必要多提醒兩點:
1、健康的人體應該是上涼而下溫,上涼則心火不浮,下溫則腎水得暖。
立冬開始,當重視清晨涼水洗臉(室溫即可,不是冰水,體寒怕冷有關節炎的就算了)、睡前熱水泡腳(身出微汗即可),這樣使人上清涼而下溫暖,以順應自然規律,非常有益于陽氣歸根、預防感冒。
2、素體陽虛者,建議從立冬開始補腎。冬三月由腎主時,腎要工作,就容易勞累,而借冬三月補腎,即是順應天地規律,使陽氣歸根,這是蓄積陰精,幫助人體恢複陰陽平衡。腎養好了,則精力更充沛了,睡眠更沉了,手腳變暖和了,這些都是腎精旺盛,相火歸根的反應。
今天的分享你看完了嗎?歡迎分享和轉發給更多需要的朋友!
#立冬##中醫養生##清風計劃##神經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