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沖鋒号作者:刺客
衆所周知,中東地區之是以長期動蕩不堪,除了該地區所存在錯綜複雜的包括種族、宗教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軍隊,打着“反恐”幌子在該地區的長期存在,才是引發中東地區持續動蕩的主要罪魁禍首。
近段時間以來,由于美國發動的空襲行動,導緻伊朗重要将領蘇萊曼尼死于非命,進而引發伊朗美國的報複行動。在伊朗剛剛對駐伊美軍發動襲擊之際,美國駐科威特軍隊卻宣稱準備卷鋪蓋走人了。據環球網最新報道稱,科威特國防部長周三表示,已收到美軍駐該國基地負責人的來信,宣布美軍将在3天内全部撤軍。

要知道,在之前伊拉克要求美軍撤出該國之後,美國政府不僅僅以制裁相威脅,要求伊拉克改變這種“有損兩國關系”的決定。此外,日前美國還剛剛宣布将原本設在伊拉克的國際聯盟指揮中心遷往科威特,然而,剛剛過了一天,就宣布“三天内從科威特撤出全部軍隊”。是不是因為伊朗此次針對美國所展開的報複行動,讓美國感到害怕了呢?
聯系之前美國媒體透露有關“美國駐伊美軍基地要求從伊拉克撤出軍隊”信件内容,但該内容最後被美國政府澄清“沒這回事”,雖然這不能否認這種觀點就不是美國在目前形勢下的一種選項,但要美國因為伊朗發射的幾枚飛彈,就主動放棄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存在,這可能嗎?
顯而易見,科威特國防部長是接到美國有關撤軍的通知,但這并不意味美國就真的會從該國撤出全部軍隊。實際上,美國在駐伊美軍基地遭到伊朗襲擊之後,頻繁透露出撤軍的資訊,不像是懼怕打不過伊朗的表現,反而更像是在向外界、尤其是伊朗釋放出願意緩解目前中東局勢的信号。
衆所周知,近期伊朗和伊拉克兩國同時掀起反美浪潮,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趕走在該地區長期存在的西方軍隊,在目前美伊兩國處于敵對狀态的背景下,如果美國沒有做出一些積極的舉措、甚至犧牲一點軍事利益,結果隻能導緻事态進一步惡化。
是以,從此次美國在伊拉克軍事基地遭到伊朗飛彈打擊之後,非但沒有做出任何的反應舉措,反而告知科威特國防部長,聲稱準備撤出駐紮在該國的全部軍隊,加上之前有關從伊拉克撤軍的“謠言”,這似乎說明一個事實:自知理虧的美國,正在用實際行動試圖給中東局勢降溫。
畢竟,美國此次暗殺蘇萊曼尼的軍事行動,已經将這頭中東雄獅給徹底激怒了。從最近伊朗圍繞蘇萊曼尼之死所舉行的一系列活動中可以看出,如果伊朗當局沒有給美國一點顔色看看,國内群情激昂的群眾是絕對不可能善罷甘休的,是以催生了此次伊朗軍隊針對美國的報複行動。
當然,伊朗針對美國的襲擊,也并非是真的往死裡打,而是刻意留下足夠的回旋空間的。綜合多家媒體的報道,伊朗此次采用的飛彈并非是最先進的型号,而且襲擊效果出奇的“差勁”,從美國政府和軍方所公布的資訊顯示,伊朗此次兩個波次的飛彈襲擊,雖然多數飛彈“準确命中”目标,但似乎并沒有造成美軍人員傷亡。
顯而易見,伊朗在此次針對美國的報複行動中“留了一手”,在有效地捍衛國家尊嚴、并讓國内群眾為之歡呼雀躍的同時,也因為沒有造成美軍人員的傷亡事件,而讓特朗普政府不至于會承受國内太大的壓力,進而避免因為被迫做出反應而導緻事态徹底失控。
對于伊朗在報複行動中的“網開一面”,特朗普自然也就心神領會,非但沒有對伊朗的報複行為做出反應,反而通過埃斯帕釋放“美國願意緩解兩國緊張局勢”的資訊,進一步給中東局勢澆水降溫。畢竟,伊朗這回的火氣太大了,如果美國不作出一點犧牲的話,事情就肯定不算完。
由此可見,美國在這敏感時刻,通過科威特國防部長向外界釋放出撤軍的消息,是不是真的想撤軍我們不得而知,但至少,美國此舉就是對伊朗“結束自衛行動”的一種積極回應,這對于消除伊朗國内的火氣、緩解目前中東緊張局勢而言,是很有幫助的。